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大圈生涯

正文 第十七章 小观园(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区少埋的单,我伸长脖子看了看,吓得把头缩回来——奶奶的,两个人的费用,比上次几个大排档十几张桌差不多一百号人的账单还贵一倍,就一个芝士牛油焗龙虾,加几撮伊面,还有一瓶画着狗肠的红酒,已经差不多两千,看得我这个江湖大哥伸着舌头。区少接过账单,眉也没皱一下就给结了,那气量,使我明白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江湖大哥。</p>

    </p>

    从饭店出来,我和区少坐进一台出租车,区少在司机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司机点点头:“没问题,上了山你指路啰。”说完开动汽车飞驰而去。</p>

    </p>

    酒有点上头,我靠在后排小憩着,好半天,车还在飞驰,感觉像是上坡,前排的区少开始为司机指路了。我努力睁开眼向窗外望去,路旁尽是树林,我们的车走在一条狭窄的林荫小道上,左转右转的,终于到了一个大门前,两道石柱连着两边的围墙,中间一道电动拉门,只能形式上阻挡车子进入,门前没有牌号,没有单位名称,显得有点神秘。两道石柱前分别有个岗哨台,两个军人手持刺枪笔直地站着,看到我们的车子,示意司机停下。</p>

    </p>

    区少下车和其中一个军人交涉,没一会就回到车上,把一个小铁牌交给司机:“这个你拿着,一会出门还给哨兵。”说完,前面那自动铁门徐徐拉开,区少指着路让司机开进去。</p>

    </p>

    穿过一片竹林,前面一条小溪,沿着溪边又走了好一段路,直到路旁出现一个禁止通行的标志。区少要司机停车,给了车费,交代司机原路返回,然后领着我绕过标志牌,通过一段石桥,眼前豁然开朗开来,月色下一片绿茵草地,草地上一幢小木屋,外表有点破败。</p>

    </p>

    木屋四周环境寂静,只有溪边湍湍的水流声和四周蟋蟀的鸣叫声。我深呼吸一口气,夹杂茶花香味,格外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这种感觉,像是置身于世外桃源一样。</p>

    </p>

    木屋内几把藤椅沙发,中间一块用大树木雕琢的茶几,茶几上有亭台楼阁,有假山和小树林,还有一个小池塘,一个类似瓷泥做的长者,正在池边垂钓,那安详的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池中有些小金鱼,在小桥流水间游来游去,更平添几分生气。</p>

    </p>

    木屋墙壁上的饰物也很讲究,除了挂着的几盏古老的煤油灯外,还有面谱,木雕花,以及一个鹿头标本,那雄壮的鹿角,显得很有霸气。但最吸引我的是一幅书法字,挂在墙壁正中,装裱在一张略带古典的黄布上,龙飞凤舞写着一首诗,我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是元稹的《离思》:</p>

    </p>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p>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p>

    </p>

    字写得轻逸流畅,行云如水,自问,哪天我才可以写得出这手字呢?</p>

    </p>

    我和区少刚坐下,一个小姐一身旗袍,从木屋的房间走出来,托着茶盘,上面两只紫沙杯茶里散发着幽幽的茶香,弥漫室内,在我脑海中勾划着“清香”二字。那小姐微微欠身:“两位先生,请慢用。”边说边向后退去,声音甜美,并散发着微微的体香。</p>

    </p>

    我细细品了口茶,确是好茶,从未尝过那么香的茶,真是*。</p>

    </p>

    才一会,又一个小姐进来,浅浅鞠了个躬,同样是温柔而清甜的声音:“两位先生,请问谁来办一下手续?”</p>

    </p>

    区少应了一声,问我要了身份证,然后跟那小姐进了屋内那房间。</p>

    </p>

    我独自一人坐在木屋内,心里嘀咕着,这啥地方呀?怎么那么神秘?看着那张没有落款的诗,品着香而不俗的茶,我是越来越糊涂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唉,真搞得一团云。</p>

    </p>

    半晌,旗袍小姐从房间出来,又向我微微地欠了欠身:“先生,这边请。”</p>

    </p>

    我慌忙把杯中的茶一口喝光——这种*,浪费一滴都是罪过。</p>

    </p>

    我跟着旗袍小姐走进房间,才发现原来房间里还有个门通到屋外,连着一条木栈道,栈道顶盖上攀满枝藤,开着朵朵有紫有白的牵牛花。旗袍小姐变戏法般的手上多了个灯笼,提着闪闪的烛光在前面引路,咯咯的声音在夜里有点刺耳,我怀疑旗袍小姐穿的是木履。</p>

    </p>

    或许是旗袍小姐走得太慢,或许是我心急,栈道长廓好像没有尽头,左转后又右转,没完没了,幸好月色下两边的景色很不错,一会是池塘假山,一会是青竹花林,空气清新,略带丝丝香味,让人心情恬静平复。</p>

    </p>

    终于,前面出现一幢两层的石屋,看来面积不小,单正面看过去,石屋长约七八十米的样子,石屋外面也很破旧,感觉上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那种建筑风格,显然不属于这个时代。</p>

    </p>

    可是,从石屋门口向内望去,我却被大堂的装饰惊呆了,屋内凭着墙上烛台的红烛照明,柔和的烛光下展现的是古代殿堂般的摆设,清一色都是花梨木家具,茶几、太师椅、花瓶底座以及墙上的雕像,一统红黑色,墙身和屋顶都画有图案,我粗略看看竟没有发现任何图案重复,显然不是墙纸的效果。图案有花有兽,五颜六色,画得栩栩如生。地上铺着暗红地毯,进屋时,旗袍小姐示意我把鞋放在门外的鞋架上,换上一对木制拖鞋,我看到,在鞋架上寥寥可数的鞋中,有区少那双高档的普拉达皮鞋。</p>

    </p>

    屋子里又出现另一个旗袍小姐,这个小姐很特别,粉红的旗袍上绣着精致的图案,还戴着头饰,有点像宫廷的帽子,细想起来,应是清朝宫女的扮相,这个小宫女更加美丽,眼睛水灵灵的,像是会说话。她一言不发,向我微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而去,不用说,她在为我引路。</p></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