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华夏风云》

正文 第7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4-245:19:00

    “老卢”其实很年轻,也就40出头的样子,儒雅俊朗,戴着金丝边儿眼镜,周身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

    1962年的边疆伊犁事件中,就是这位“老卢”亲自带着克格勃化装成边民混入中国境内,在赫鲁晓夫的指挥下,“老卢”的班子精心策划了几万名边民叛逃,连当时的伊犁军分区司令祖龙耶夫少将都被他策反成功,足见此人的功力之深。

    西方谍报圈里的人提起伊犁事件就会联想到神秘的“老卢”……

    注:“伊犁事件”是发生于1962年4月下旬的一次震惊世界的边境居民集体叛逃事件。这次事件是由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根据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指示一手策划、指挥实施的。

    克格勃启用“老卢”亲自出马,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他们的目的自然是针对内蒙边缘的某国防设施,也就是后来很著名的某军械试验基地。

    间谍学校为“老卢”配备的成员都是各方面的全才,代号“貔貅”的冷血杀手**手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中,貔貅凶猛威武,喜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转化为财富,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也有一种说法它是龙的第九个儿子……

    **手这个家伙精通烹饪,是从中国偷渡到苏联的负案在逃者,经过系统的训练,成为间谍学校中最冷酷的杀手之一,擅长用飞刀和布置**阵,在同学当中享有“逃脱大师”的美名。

    为配合“老卢”更好的完成既定任务,克格勃总部特意从远东某基地调来一名女特工,代号“冰”。与代号“老卢”的特工头目是夫妻关系。“冰”的长相很能迷惑人,如果穿着普通服饰行走在大街上的话,绝对不会有人觉得她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么说吧,“老卢”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冰”往那儿一站,说到头了也就是个家庭妇女的范儿。

    切莫小瞧了这位外表酷似家庭妇女的女性!

    “冰”出身特工世家,其家庭成员的情报员身份最远可以追溯到十月革命期间的“契卡”……

    伟大卫国战争后期,年轻的“冰”大学毕业后旋即按照家族训诫宣誓加入了克格勃,并且与当时的教官“老卢”相识,后来成为名噪一时的“阴谋夫妻”。“冰”和“老卢”曾经有过一女,代号“司音”,出生数月时离奇失踪。有人传言是被克格勃的少年特工培训学校抱走了……

    为这,“冰”的家族长辈亲自出马,向当时的苏共最高领导要说法。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冰”是克格勃易装大师,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变身为任何想变成的角色!这在后来的间谍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除了易装,这个貌似忠厚的女性还是“燕子”中的佼佼者,擅长用美人计迷惑对手,然后断然消灭对方……

    这三个人各怀鬼胎,各安心事的凑到了一起。

    对于校方的精心安排,“老卢”表示满意。于是,经过一段时间对**手的接触和了解,三人小组开始行动了……

    当“老卢”和他的组员们再次出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上时,穿着打扮已经与当地人毫无二致。

    “老卢”一副书呆子的扮相,穿中山装,戴着特制加工过的厚底眼镜,手里提着样式很普通的工作包,脚蹬一双老旧的皮鞋,看上去,和那个年头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们一样,很普通。

    “冰”的打扮则更接近于百姓生活,挎着个菜篮子,一身蒙族妇女的衣着,被寒风吹的红扑扑的脸上显出那种很健康的颜色,走在街上丝毫不引人注目,全无在谍报学校里的那种雍容华贵。

    “冷血貔貅”**手把自己从头到脚整成了一个普通工人,坐在路边的小吃店里,一边喝着粥,一边啃着馒头,一副满足的样子。

    从现在开始,“老卢”不存在了,连名字也完全中国化,叫卢工,是呼和浩特某中学的老师;“冰”也用了她过去的名字,稍加改动,叫白冰含;“冷血貔貅”则更名为沈科,是包头钢铁厂的工人。

    这三个人的出现,让我们的故事更加曲折,更加精彩,也更加惊心动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