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荒诞、穿越、离奇的演义巨作-《收复南海》!

正文 第8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815:21:41

    【仕人的天堂】:

    这是一个儒士文人大展身手、施展抱负的朝代,这是一个史上最为不拘一格、任才唯贤的朝代!正是有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尚方宝剑以及宋朝皇帝的以身作则,使书生儒士蓬勃发展起来,两宋涌现出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范仲淹、辛弃疾、陆游、吕蒙正、文彦博、朱熹、程颐、周敦颐等数不胜数的“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货真价实、人品极好的绝顶大文豪级别儒家仕人臣子,对国家的治理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为大宋王朝的繁荣兴盛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到了两宋年间,儒家已不是传统上的儒家,道、儒、释深度融合,取道家、儒家、释家三家之精华,是三合一的儒家。

    要说大宋朝能冒出如此之多的如此精良的儒家仕人臣子,这些人出身如何?是官、富二代否?是如何爬上去的?有什么途径、捷径?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是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为后来打入地狱而所摒弃的科举制度。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815:22:32

    楼主在此理直气壮的大声说,科举制度是中华史上选拔人才的一个突破性创新,也是迄今为止最为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度是由史上最贤明的皇帝之一隋文帝为了全面选拔治理国家的人才而创立的,之前中华史上的官员大多都是官富二代世袭继承!延承到了宋朝,通过科举制度选贤达到登峰造极之高度的,宋后开始下滑至没落。

    当然了,再好的制度,主要还是人执行的,人执行的好,那制度就是有用的、好的制度;人执行不好,什么制度也白搭;另外,好的制度也要考好的内容,考哪些灌输头脑的东西更是白搭,考的内容变了也是后来科举制度被后人诟病的重要原因。史上宋朝的科举考的内容不是后来限定的四书五经,很多时候的题目比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要实际得多,要考生发表国家治理、社会利弊等方面的见解。而且呢,考试更是及其严格、保密、公正的,即是到了南宋年间大奸相秦桧那么高的地位、那么大的势力,在科举上往里安插自己人中状元还是极其艰难、费尽周折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选贤任能,更是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审览考生答卷,甚至有皇帝亲自监考场、揭榜!就是这个揭榜,万众瞩目,比新皇帝登基还要受关注,后世的组织的第十**界换届大会的关注度更是难于那时的状元揭榜相比。那可谓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

    这两天恰逢史上最严格的高考日,今年的广东高考作为题目《你想生活的时代》?那还用问么,当然是中华史上文明的大宋时代!宋太祖也没设置大宋中央文明办来宣传文明,但就是文明!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815:23:57

    人们一直以来把现在的高考比作那时的科举考试,说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呀,这两者真是丝毫没有可比性!那会儿是为了真真正正的选拔人才参加考试的人没有身份限制、没有年龄限制,完全平等!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三苏(苏洵、苏辙、苏轼),更是爷三个人一起进京赶考!而且,宋朝时没有官办学校的,自己怎么学都可以,能考上就是好样的。那会儿的寒门学子考中了,那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成为女子最为倾慕相许的状元郎!而且绝大多数也都成为了忧君忧民、为民服务的好官!

    现在的高考呢,其实是骗你家里的钱!寒门学子没有白努力一回儿,高考荣幸考中了,放在宋朝那会儿起码是个举人,前程无忧。现在则不成了,不是前程无忧,首先是家庭彻底破产,然后是毕业后沦为蚁族、苟且生存,托关系、走后门有一点儿门户的或许还能到府衙弄个编外的上网违心发帖、回帖赚钱的工作。尽管如此,高考这条缺德的绝路仍是无数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改变未来命运的颇为无奈而又无所选择的一条出路,吊儿郎当、不学不术的楼主也是受益于此,否则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个煤窑里、砖厂里、工地里呢,也上不了天涯,O(∩_∩)O哈哈~

    谈当下的高考,不能只盯着高考,必须从根往上捋,高考只是个梢!谈高考必须得从娃娃谈起,从楼主正在揭的这个起跑线谈起,这个国家设置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圈套,让你基本上必须得钻进这个圈套,这个圈套的主要目的,一是控制你的大脑,二是让你乖乖的黑你的钱!其他都是扯蛋!这个圈套从小孩还未出生就开始灌输、下套,从幼儿园开始择校,小学至高中至大学一路高标准、高消费。既然如此,那我不上学行么?恐怕也不行,招个掏粪工、看门的、人人喊打的城管都要学历,起码本科以上,看了么,在这里等着你呢,想干活,先拿学历来,否则管你是二郎神还是孙悟空呢,没门!所以几乎是必须得钻这个套。实在上学脑瓜不灵的,那就耻笑你,没知识、没文化、没素质、没修养的社会主义“四没有”新人,其实学不学一个鸟样,基本上都是没有!即便这样,要想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大学毕业后还有无数层门等着你呢!要想进衙门,条件都具备了还要看爹,顶上的上层通道几乎是封死的!还妄想鲤鱼跃龙门,没门!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815:24:48

    对于时今的高考,我们都有感触,那么,史上大宋王朝考上状元的都是些什么人呀?是开朝元勋后代太子党,还是后来崛起的官、富二代?这些官宦子弟是否受到特殊照顾、有捷径?

    哈哈,恰恰相反,都不是!绝对让你想不到的是,两宋年间的状元百分之九十八都出身低微,是真真正正的草根、贫民出身,都是寒门子弟!这是为何?怎么可能呢?开什么国际玩笑呢?怎么会是这样?太不可思议了!

    别说状元,就是我们熟知的宋朝的大文豪,也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低微,现在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候是穷人的孩子成大家!就是这些穷人出身而又成为大家、高官的孩子支撑起了大宋王朝的繁荣与发展!看了没,史实事实证明了社会的发展不是靠富人带队!

    要说为何是这样,宋太祖赵匡胤咋就没“根什么苗什么的,龙什么凤什么的”?宋太祖之所以受到楼主的推崇,绝对是名至实归,宋太祖说了“贵家子弟,唯知饮酒、弹琵琶耳,安知民间疾苦?”那些官宦子弟、太子党之流,对不起,原则上一律不准录用,在一边呆着你的吧,没看《水浒传》里的冒出一个高衙内这么个头衔么,嘛官都不是。赵匡胤为了避免这些仕人当官以后拉帮结派,不许这些状元拜师拜门,都成为“天子门生”!这样,大宋王朝大多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严重的大臣拉帮结派的情况。别看对寒门子弟是平等对待的,对于官宦子弟,同寒门子弟相比,那可就不平等了,那是相当的、特殊的优待照顾!条件许可范围内的官宦子弟考中了,还要加试、复试,级别越高复试越严格,状元级别的皇帝亲自复试,就连秦桧也束手无策,谁也休想作弊!更为令人叫绝称道的是,同等成绩,寒门子弟排在前面,官宦子弟降级处理,即便是皇帝的亲儿子也不例外,就是宋朝史上最为混蛋的大艺术家宋徽宗也没破坏这方面的规矩,他的儿子赵楷参加科举真实的考了第一名,那也是亲自拿下,不予录用!

    要说两宋年间成年皇帝的学术、学识、知识层次、知识水平,那在中华历朝历代中绝对是首屈一指,其他所有朝代都比不了。别的不用说,就说大臣的这些上书、谏言、参加殿试状元写的文章,功底浅了,根本就读不懂,还哪里能辨别优劣呀!楼主好奇,网上找了王安石、苏轼的《上皇帝书》,也就能读懂十之二三,当今的帝王读这些文章也不会比楼主好到哪去,毫无疑问,通篇绝对是读不懂!

    以此可见,大宋王朝确实是仕人的天堂!更是让你向往的时代!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815:26:31

    百姓的天堂:

    (高考到时间了,交白卷!)

    商人的天堂:

    (高考到时间了,交白卷!)

    小贩的天堂:

    (高考到时间了,交白卷!)

    男人的天堂:

    (高考到时间了,交白卷!)

    女人的天堂:

    (高考到时间了,交白卷!)

    妓女的天堂:

    (高考到时间了,交白卷!)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