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1513:49:00

    序言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由于种种原因,帖子改不了名字,因此,发个整理版,将名字改过来。同时充分尊重广大网友们的阅读习惯,今后是每天上传一节,2000字左右。如果遇到停电、有事,第二天就上传4000字左右,绝不太监。希望朋友们继续支持!

    以前我没写序言,现在考虑实在不妥,写序言可以把网友关心的一些问题向大家交代清楚,比如本文的主要内容、性质、作者观点等等,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

    历史往往与你想象的不一样,比如三国,咱们最熟悉莫过于三国演义,许多时候,我们认为,那就是历史。

    其实那是小说。

    我们熟悉的,往往并不是真相。

    三国时代,侠义的指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到三国归晋的公元280年这60年历史,广义的则是指黄巾起义的184年到公元280年这将近百年的历史。

    虽然很短,但浓缩是精华,它非常精彩。

    这本书将以史实为基础,将为大家再现这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不戏说,不演义。

    虽然在我之前,有许多人写三国,相信在我之后,还会有许多人写三国,但我相信,这本书是最独特的。

    首先因为它比较完整。现在市面上写三国人物的书不少,但从头至尾写完三国的不多,而这本书从黄巾起义写到三国归晋,同时对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详细的描写,让你全面了解三国人物所不为人知道的一面。

    其次因为它比较好看。现在市面上不少书是专家、教授的大作,往往严谨有余,生动不足,可读性不强,本书语言幽默,文字生动,让你轻松了解历史。

    再其次因为它比较真实。现在三国类图书天马行空随意虚构的不少,而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历史,是历史的真相,这本书所有的故事都有据可查。

    最后还因为它比较独特。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就是心灵史,因此本书并不是机械地描写三国历史,而是适当加入了笔者的人生体验,希望这本书能带给大家独特的心灵感受。

    写历史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个是史书观点、包括专家观点;二是作者观点;三是有争议、没有定论、非主流观点。本书将根据史书,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笔者将罗列资料,让网友们自己思考,我想也是一件乐事吧。

    同时,本人也不迷信专家观点,在许多地方会适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刘备(不是张飞)鞭打督邮,许多专家认为是刘备蛮不讲理,我查阅资料才发现,其实刘备他们才是受害者。比如对于曹操,老百姓认为他是奸臣,专家认为他是英雄,但我认为,他一开始是英雄,是治世能臣,最后慢慢地变成一代奸雄。比如曹操出道时,相当英雄,许多人在赞美他勇气的时候却忽视了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他父亲曹嵩……

    还有许多事件,我将尽量亮出自己的观点,供网友们思考。

    历史是见仁见智的,因此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们畅所欲言。

    本书分为四部,大概100万字,连续上传,现先把第一部的提纲向大家晒一晒,希望广大三国迷们能喜欢。

    第一章:黄巾起义,乱世出枭雄

    第二章:曹操,治世能臣

    第三章:刘备,一切从零开始

    第四章:将**进行到底

    第五章:后宫,巾帼不让须眉

    第六章:决斗,最后的决斗

    第七章:董卓,狼来了

    第八章:酸枣,会盟还是作秀

    第九章:曹操,自古英雄多寂寞!

    第十章:孙坚,猛虎来了

    第十一章:董卓之死

    第十二章:犯长安,王允之死

    第十三章:李傕、郭汜,没事狗咬狗

    第十四章:献帝流浪记

    第十五章:袁绍空手套冀州

    第十六章:欢喜冤家: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幽州

    第十七章:东郡,第一块根据地

    第十八章:徐州,便宜了刘备

    第十九章:兖州,祸起萧墙

    第二十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章:黄巾起义,乱世出枭雄 (1)

    历史往往比文字更精彩。

    东汉的灭亡之路是从两个极品皇帝开始的:比如汉桓帝刘志在位期间,好事没干几件,工作基本上都在梦游,但坏事却做了一火车:宠信宦官,搞政治运动打击士人(即著名的党锢之祸),自己穷奢极欲、五毒俱全,搞得民怨沸腾。

    真的很极品。

    在他驾崩后(公元167年),又一位比他更混蛋,更极品的皇帝闪亮登场了。

    他就是汉灵帝刘宏。

    所有的极品皇帝都是相似的,前任汉桓帝干过的那些破事儿,比如娱乐、比如斗争,比如搞政治运动,他基本都干过,而且同样是胡搞、乱搞加瞎搞,他干得更荒唐,更无耻,更流氓,因此他的名气也更大。

    极品中的极品,千年一遇。

    斗争的结果,是正义的文人(士人)全部靠边站了。

    文化人被晾一边了,那就让没文化的人上。

    于是宦官上台了。

    汉末除了皇帝带头乱搞外,乱搞的,还有宦官。由于他们常常帮助皇帝夺权,因此在皇帝大人眼里,他们是同志加兄弟。

    汉桓帝宠信宦官,汉灵帝更加宠信宦官,而且这家伙打破中常侍一般四人的常规编制,一口气突击提拔了十二个宦官,号称“十常侍”。

    所谓的常侍,就是中常侍,通俗地讲,就是皇帝秘书,可别小看这领导秘书,不光管生活,还管政治。由于皇帝不大理事,这个职位的实权大体相当于丞相,很牛气的,其中的两只领头羊张让、赵忠更是不得了,一个混成了皇帝他爹,一个混成了皇帝他娘(张常侍乃我公,赵常侍我母)。

    严格说,汉末掌权的宦官已经不是人,而是人妖。

    所谓的人妖,似人似妖,非人非鬼,有时是人,有时是妖,在皇帝面前是人,在皇帝背后是妖。

    是妖怪就要吃人的。

    这么说吧,这些直起腰杆的人妖,除了自己掌权,还安排亲友团成员到各地做官,有福同享,大家一起祸害国家。

    一个妖怪已经够受的了,十二个妖怪一起兴风作浪,还让不让人活?

    都乱套了。

    更乱的还在后面。

    汉末以来的年份是比较诡异的,除了宦官爱折腾外,老天爷也爱时不时出来凑热闹,灾害频频,什么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瘟疫、冰雹,怕什么,来什么,品种齐全、花样繁多,数都数不过来。

    比如史书记载豫州灾后的情况是“饥民死者四五”,而冀州的情况只比豫州多两个字——“尤甚”。

    尤甚,尤甚,真是要命。

    天灾加**,双重打击一块儿上,谁受得了?

    活不下去,怎么办?

    造反!

    一切改变从184年开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