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3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1619:50:39

    (3)

    董卓,字仲颖,出身于陇西临洮(今陕西岷县)的一个豪强之家。岷县属于凉州,是一个特殊地区。地处边远,汉人、羌人、胡人多民族杂居,也是治安热点地区。那儿的民风总体上是非常剽悍的,加上凉州土地贫瘠,条件艰苦,耕种技术落后,因此,地里也没啥土特产。像其它地方那种男子耕田,女子织布的情形是很难见到的。

    不干农活干什么?

    操练武艺,准备打仗。

    不是开玩笑,作为治安热点地区,学点武艺,可以强身健体、正当防卫不说,还可以挣钱来养家糊口——因为东汉实际上是实行的募兵制,当兵是一种职业,打仗是一种工作,上班就有钱拿。

    董卓自小生活在这种地方,有人据此认为他是混血儿,是不是杂种不好说,但放纵任性、粗野凶狠和胡人有几分相似倒是真的(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和其他胡人相比,董卓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他识文断字,在贫穷的边远地区,也算是个文化人。他身材魁梧,是个大力士,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开弓,功夫实在了得。

    有本事,外加有脾气,因此,无论汉人还是胡人大家都怕他。

    慢慢的,董卓在当地混出了名气,逐渐成了当地风云人物。

    董卓是很机灵的,羌人不招惹董卓,但他却主动访问羌人部落首领,目的很单纯——和他们交朋友。羌人豪帅也不傻,他们也积极回访董卓,人家也不是打空手白来,而是牵牛赶羊地来。

    董卓虽然为人凶悍,但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豪爽大方,凡是来客,必然宰牛杀羊,好酒好肉地款待,大家在酒席上共叙友谊,把酒言欢。

    时间一久,大家觉得董卓这个人不光够义气,而且很有点本事,因此对他既畏惧又感激,都乐意听他调遣。他热情待人,人家也给予他丰厚的回报,甚至还有人牵着一千多头牛羊来送给他。

    此时的董卓,已经有了长远的打算,他不光网罗羌人,还对本地零散势力进行兼并重组,作为自己日后起家的本钱。

    家庭出身好,再加上他特别能混,很快,他在本地的名气愈发大起来。

    人怕出名猪怕壮,政府正为本地日益恶化的治安形势头痛呢,看本地出了这么个优秀人才,自然不能让他闲置报废。而能镇住那些流氓强盗的,也只有他这号猛人了。

    州郡政府开始请他出来做一些剿匪捕盗这类的工作,他本人也不负领导期望,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大概是167年,董卓因为家庭出身好而当上了一名特种兵——“羽林郎”。所谓的羽林郎,隶属于大名鼎鼎的羽林军。汉朝的羽林军,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军,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是皇帝的两大警卫主力部队(另一支是虎贲营)。

    东汉的羽林军一般维持在二千人规模,其中羽林中郎将所属“羽林郎”128人,为皇帝的宿卫侍从;羽林左、右监所属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担任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这样看来,羽林郎可以算是皇帝的贴身警卫了,比羽林骑更吃香。

    羽林军作为皇帝的警卫部队,是职业兵、贵族兵,待遇优厚,因此,士兵挑选标准也极其严格,具体说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挑选人才:

    一:选自从军死事之子孙,就是说选军烈士的家属,称为羽林孤儿,政治靠得住。

    二:选自征战有功者,即所谓的军事过硬。

    三:挑选来自六郡、三辅地区的良家子,主要是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的武林高手。所谓的良家子,即良民子弟,也就是家庭出身要好。像现在很吃香的生意人、有红包拿的大夫、工匠啊什么的那时都是下等人,想混进宫来当兵保卫皇帝那是没戏的。一句话,英雄也是要问出路滴。

    以上三点归纳起来就是:政治上特别过硬、军事素质特别过硬、家庭出身特别过硬。

    想当羽林军不容易啊。

    董卓的父亲担任过纶氏县的县尉,董卓本人也担任过凉州的州郡公务员,属于又红又专一类的人物,他不当选谁当选?

    于是,董卓由边远之地的凉州来到京师洛阳。

    时来运转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