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4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2618:38:01

    (4)

    所谓假隐居,其实是那时文人流行的一种抬高身价的把戏,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叫作秀。患者具体症状如下: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玩深沉,故意扭扭捏捏不出山,政府三番五次地聘请也不挪窝,和外界玩躲猫猫。政府找不到,就觉得这个人像神仙一样神神秘秘的,肯定非凡,必须花大价钱才能请动,而当事人一旦出山,身价立即暴涨,名利双收。隐居,这可是出名的终南捷径,东汉的某些名士最好这一口了,经反复验证,的确有效。

    隐居一般都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或者是岩洞之中,过山顶洞人般的原生活,袁绍这个公子哥实在很有个性,他不想过原始人的生活,他喜结抛头露面社会名流,并和他们打得火热。

    隐居,煞费苦心地选择在大都市,作秀痕迹太明显。

    虽然是作秀,但那时的袁绍和初出道的曹操一样,是个热血青年。他结交的不是宦官一党,而是进步人士——党人。

    袁绍隐居之时,正值党锢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士人和宦官两派高手势不两立,斗得热火朝天。

    所谓的党人,就是落入宦官黑名单的士人,是宦官的重点打击对象。

    而袁绍同志虽然赶上了斗争的大好时光,却无法上阵和宦官死磕——因为他级别不够,严格说,他还不是圈子里的人。

    但袁绍强烈要求进步,他也很仗义,常常利用自己的关系,想方设法地帮助党人排忧解难,逃脱法网,非常高调,毫不避嫌。

    也就是说,袁绍同志也积极参与了地下斗争。

    举动如此出格,实在让人侧目。

    如此积极的表现,当然会给他带来麻烦。

    一向和袁家关系暧昧的宦官也不干了,这小子不是在隐居吗?什么时候复出了?还欢蹦乱跳的!

    中常侍赵忠就脸色铁青地发出警告:“这个袁本初啊,朝廷请他做官他还摆臭架子,却专门和养亡命之徒(党人)称兄道弟,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啊,你们袁家脚踩两只船,你到底是哪一部分的?

    叔叔袁隗听到风声,怕惹火烧身,要他和士人划清界限:“我们袁家之所以能屹立官场不倒,就是因为不去管闲事,不去得罪人。你把宦官得罪了,这是要让我们袁家破产啊!”

    虽然在宦官心目中袁绍这个失足青年的形象不佳,但由于其家庭背景深厚,人妖最终还是高抬贵手,放他一马。

    而在士人心目中,热血青年袁绍的形象却更加光彩照人。

    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开始笼络知名人士,此时的袁绍也小有名气,在加上他的家庭背景,自然在大将军的邀请之列。

    这次他不再玩深沉,他从“隐居”的豪宅里走出来,和那些社会名流一起涌进朝廷,准备大显身手。

    好好干吧。

    但袁绍的精彩表演到此为止。

    他接下来的表现,并不精彩。

    灵帝死后,国家命运又走到了十字路口,作为大将军的高参,袁绍对何进提了很多建议,但中心思想就一个:斩草除根,铲除宦官——是所有的宦官!

    袁绍的心可够黑的。

    何进同志虽然是杀猪匠出身,但却没有一颗勇敢的心,他还是怕。

    要知道,以前的蹇硕,虽然狠一点,但也就是一个体户,对付起来不费事;而现在的十常侍,可是一个久经考验的黑社会组织呵,要想把这些成妖成精的人拿下,其难度系数可是五星级啊。

    袁绍不住地为他加油打气,何进终于下定决心:翻脸不认人,彻底铲除宦官!

    行动之前,还是必须取得合法手续——太后的支持。他这个太后妹妹啊,很爱权,而且和张让他们这批宦官关系很好,因此估计这事儿和妹妹明说,通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何进变换了一种说法,宦官祸国殃民,影响实在太坏了,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就让他们全部回家闭门思过吧。

    听上去很仁义,只是让他们退休,比较无赖的说法也有,先把宦官的政治权力剥夺了再说,余下的东西,咱们接下来再聊,一步一步玩死你。

    可惜妹妹这次和哥哥不是一条心,她不同意。

    何太后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宦官以前帮过她的大忙,没还礼不说,还要一下子把恩人赶尽杀绝,太不够朋友了;再说,现在皇帝还小,让宦官全部下岗回家种地,男女授受不亲,你让我一个寡妇人家怎么和大臣们面对面工作?万一吃饱饭没事干的狗仔队胡乱给你编点八卦新闻,传点风言风语的,我怎么见人?

    一句话,做人要厚道,要注意团结,注意影响!

    妹妹话似乎很有道理,她的态度又很坚决,何进也觉得难为情,也不好意思和妹妹撕破脸,于是事情就这么拖下了。

    但拖毕竟不是办法。

    这边,性急的袁绍他们在不住地催促,时间过那么久了,怎么还没有一点动静呢?

    何进只好退而求其次,他抠破头皮终于捣鼓出一个折衷方案:先杀几个罪大恶极的首恶份子,杀鸡骇猴,然后再说。

    其实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打击了首恶分子,又教育挽救了大多数,方方面面都应该接受的(宦官除外),太后方面应该能通过,士人方面也应该能接受,人民群众也会拍手称快的。宦官虽然几千号人,真正有资格将坏人坏事进行到底的成功人士就那么一小撮。

    但何进小看了党人的胃口,不,具体说是袁绍同志的。

    总体上,何进自己是比较胆小的,袁绍是比较胆大;何进是比较心好的,袁绍是比较心黑的。

    他坚决不同意。

    他还亮出自己的底牌,杀气腾腾的:

    只杀几个哪儿够本,一不做二不休,要让他们全部在地球上消失才行!

    还是那句话,把宦官统统杀掉,一步到位,一个不留!

    太绝了!

    都没出路了。

    这时宫里的宦官也得了到消息,他们立即意识到,以前那个客客气气和他们和谐共处的何进已经不见了,现在何进已经变脸了,成为他们的死敌,靠不住了。

    翻脸了。

    那就亮剑吧。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