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7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3018:44:09

    第十一章:董卓之死

    (1)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董卓是爱“和平”的,凡是势力比他强大的,能耐比他强的,他都希望与他们和平相处(真心实意的,因为搞不定),而且还有好礼相送。

    他想向对那些潜在手们表达这样的愿望,即我们关系不和谐,但我还是非常想和谐,我也希望大家能化干戈为玉帛,和我一道共建和谐社会。

    如此痴情,换在今日,必定感动广大国际评委,得个诺贝尔和平奖不成问题。

    对袁绍如此,对袁术如此,对孙坚也是如此,同样的招数,对不同的对象,反复使用,反复失败,乐此不疲,连小孩都能识破,何必呢?

    他不得不如此。

    其实他有自己的苦衷:他站在舞台的中央,风光固然是风光,但对手满天下,人人对他的权力都虎视眈眈,而他又不是东方不败,只好出此下策。

    他想搞和谐社会,但人家都不想被和谐掉!

    不服从他的除了袁绍、袁术、曹操他们那些地方军阀,除了那些农民起义军、除了朝廷官员,还有两个危险分子,就像地雷一样埋在他身边,他实在想把他们除掉。

    这另外的人,是指皇甫嵩、朱儁。

    说来两位都是他的战友,当初一同讨伐黄巾军,董卓灰头土脸,被革职抵罪,而他们两位升官发财,风光无限,可谓冰火两重天。

    他妈的,同样是打仗,老子被免职,你们就升官,老天太不公平了吧。

    在中平六年(189)征讨韩遂、马腾的战斗过,皇甫嵩准确抓住战机,一举杀敌万余人,更是大出风头,而他只跟在皇甫嵩的**后面做点扫尾工作,实在郁闷。

    在董卓看来,威胁最大的就是那个皇甫嵩,打仗算无遗策,耀武扬威的,实在可怕。

    皇甫嵩,你怎么什么都比我强!董卓的眼睛嫉妒得都快喷火了。

    嫉妒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疾病,很难根治,除非对方神秘消失。很不幸,董卓同志就患有这种疾病,而且是重症。

    更让董卓耿耿于怀的是,当初朝廷为了除掉自己的兵权,竟然让自己把军队移交给皇甫嵩。董卓当然不肯,那个皇甫嵩认为自己有不臣之心,没少向朝廷打小报告。

    现在他手里还有一支3万余人骁勇善战的军队,驻扎在扶风郡。留他在自己身边,始终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可怕。如果他和东边的袁绍结盟,那就不是炸弹,而是威力无穷的原子弹。

    董卓眼里燃起了熊熊大火,那是嫉妒之火,也是仇恨之火。

    是炸弹,那就撤除他!

    第一步,就是要解除皇甫嵩的兵权。

    董卓征召左将军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打发他到长安(当时献帝已经迁都到长安,董卓还留在洛阳)守城门,明眼人一看,还没任职呢,就先给你处分,贬低你的待遇,肯定那是凶多吉少。前面我说过,东汉各级武将大体是这么排序的:地位最高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在前后左右将军的后面是杂号将军,排在杂号将军后面的是中郎将,排在中郎将后面的才是各级校尉。因此,皇甫嵩实际上是背了个处分,降级使用。

    谁让你比我能干呢?

    他手下一个叫人梁衍的参谋长(长史)就劝他趁机反抗,与关东联军互相呼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放弃军队,赤手空拳地到到长安为董卓看城门多危险啊。

    真是如此,干掉董卓的就不是王允他们了。

    皇甫嵩不傻,他也看出来了,可他还是选择了服从。

    因为他没有野心,因为他是死心眼,东汉好多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皇甫嵩是武将,也是知识分子),明知道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还是勇敢地迎上去。

    董卓看准了这一点,用皇帝的名义下文件,像皇甫嵩这样的死心眼是不会也不敢拒绝的。

    还是老实人好欺负啊。

    董卓的第二步棋就比较猛了,要皇甫嵩的命。

    既然老实人那么好欺负,那就好事做到底,索性再欺负一把。皇甫嵩一到长安,朝廷也不会真的委屈你看城门的,而是早已给他安排好了去处——监狱。按照董卓的意思,这牢饭也不能也不能让他吃得太久,最终是要判死刑的。这样一个风头长期压过领导,长期让领导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纠结无比的危险分子,不判死刑怎么行呢?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看到父亲有难,立即从长安跑到洛阳,来找董卓理论。

    当时董卓正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抢步向前,据理力争,与董卓搞辩论赛。皇甫嵩的威名是举国皆知的,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董卓一想也是,把人家的军权夺了也够意思了,再说这人没啥野心,给他一个闲职养老得了,没必要赶尽杀绝。就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你父亲的事情啊,纯属误会,误会,你放心,我马上叫他们放人。

    皇甫嵩出来后,被任命为议郎,后又升任监察部长(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长,是个实权职务,但在董卓手里就不同了,这家伙爱权如命,又不按牌理出牌,他掌握朝廷大权,他走到哪里,权力就跟到哪里。他说那个职务有权,哪个职务就有权,他说哪个职务是空衔,哪个职务就是空衔。

    还想监察我,你能保命都烧高香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