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9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618:59:41

    (4)

    李傕急了,慌忙叫皇帝派使者前去劝和。

    马将军请留步,都是一家人,和为贵,退回去吧,咱们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

    但马腾很激动,皇帝的面子也不给,不但不退兵,反而大踏步前进,大有不拿下长安誓不罢休之势。

    老子兴师动众把人都带来了,车马费都没处报销,你一句话就想打发我走啊。

    这时,驻扎在金城郡的韩遂听说马腾和李傕他们要打架,也急急忙忙赶过来劝架,没想到劝来劝去,自己也掺和进去了,最后竟然和马腾合兵一处,屯兵长平观,威胁长安。

    李傕急了,但他不知道朝廷还有人比他更着急,比如谏议大夫种邵、侍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平时看着李傕飞扬跋扈恨得咬牙切齿却没什么好办法,现在外面有人带头闹事,他们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找到马腾,表示愿意当卧底,里应外合,诛杀李傕。

    当卧底的滋味不好受,需要守口如瓶,保守秘密,需要口是心非,应对敌人,但几位明显没有余则成那样的良好演技,不久消息就泄露了,逃到外地被杀。

    李傕派郭汜、樊稠,以及他的侄儿李利出战,好在马腾他们阵仗虽大,却不禁打,被人干掉一万多人,败退。

    李傕见好就收,还让皇帝赦免他们的罪过(好像也没啥罪过),分别把他们封为安狄将军、安降将军,好歹是安慰人家一把。

    这次,马腾领情了。

    解决了马腾,干掉种邵,长安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李傕他们精力依然旺盛无比,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更加重要——内斗。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现在的朝廷格局是三公六府共同执政,除开徒有虚名的三公(太尉、司空、司徒)府,李傕、郭汜、樊稠都开府治事,都有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直接把三公们踢到一边。

    但三个人一起执政也是有问题的,大家多少都是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大权独揽,谁听谁的?

    朝廷这座山头上一下窜出三只老虎,不打架都难。

    四大恶人也不团结了。

    开始是打嘴仗,但有贾诩忙着从中斡旋着,几人还勉强听得进去,能和平共处,但不久后又旧病复发。

    后来,打嘴仗也嫌不过瘾,索性升级为武斗!

    公元195年,内部斗殴比赛正式开始。

    这次比赛的赛程很长,延续了整整一年,斗来斗去,自己人还没有斗出一个头绪,皇帝却飞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投入曹操的怀抱,如此搞法,真是很失败。

    李傕是老大,也最好斗,一切斗争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

    他首先想拿樊稠开刀。

    因为他怀疑樊稠这个人政治上有问题。

    李傕的怀疑也是有根据的:问题就出在樊稠、郭汜、李利联合攻打马腾、韩遂联军时,由于李利的表现很不给力,惹得樊稠很不高兴,就忍不住骂了几句,瞧你这个熊样,你叔父李傕都是过街老鼠,你得意什么,小心我砍下你的狗头当球踢信不信?

    骂人捎带一把手,西北风吹昏头了。

    骂人很痛快,骂人的后果就不那么痛快了。

    稍后,马腾他们战败,樊稠乘胜追击将他们追到陈仓,本应该趁着大好时机将其斩草除根的,但作为败军之将的韩遂突然提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和老乡樊稠单独见上一面,叙叙旧。

    都是老乡,平时又没什么刻骨仇恨,叙叙旧有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樊稠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众目睽睽之下,两人骑马并肩单独交谈起来,具体谈话内容外人无从得知,但让李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问题就严重了。

    关键时刻,你公然和敌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议,让我如何相信你。事实上,这次谈话后,樊稠像是真的和韩遂达成某种默契似的,他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收队回家,如此表现,想不让人家怀疑都难。

    大军一班师,李利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向李傕做了汇报。

    李傕原本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一听这个故事,更是又惊又怕,惊的是这个樊稠竟然如此大胆,光天化日之下之下竟然敢勾结叛贼韩遂,怕的是樊稠本事高强,又深得部下拥护,长此以往,必然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

    人一旦被上司怀疑,就离完蛋不远了。

    樊稠脑袋的晕劲儿还没过去,回长安之后,他又向李傕提出了一个大胆新的计划:自己打算带兵东出函谷关去征讨各地诸侯。但自己的兵不够,需要得到李傕支援。

    这是一个好主意,换什么时候李傕都会举双手赞成,但现在此外!

    前些天你和韩遂勾勾搭搭、纠缠不清,现在还要管我要兵要粮,不是想造反是想干什么?

    除掉他!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