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9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919:26:21

    第十四章:皇帝流浪记(1)

    李傕这个人很迷信,尤其相信巫术,经常在宫门外用猪、牛、羊三牲祭奠董卓。李傕每次见到献帝,或者称献帝为“明陛下”,或者称“明帝”,和神经错乱差不多,尤其是向献帝控诉起郭汜的罪行,更是义愤填膺,滔滔不绝献帝也知道不能和这个军阀硬来,只好虚与委蛇,按照他的意思敷衍几句了事。李傕喜不自禁,原来皇帝还是很信任我啊。

    皇帝的命揑在你手里,敢和你对抗吗?

    皇帝不但不敢和李傕对抗,他还希望郭汜也不要和李傕对抗,大家和平相处。

    还是那句话,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皇帝也遭殃。

    为了少遭殃,献帝决定,再次派人调解两人的纠纷。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派人调解了,第一次派身边工作人员(尚书、侍中),但没有丝毫效果;第二次派三公九卿的豪华阵容,效果却更为悲剧,连使者都被人扣为人质。

    看来人家是铁了心的要打仗,要什么和平?

    虽然实现和平停火的可能性很小,但汉献帝还是决定继续调解下去,因为他实在没有别的更好办法。

    如果两人以这种精神玩下去,整个朝廷不是被李傕灭掉就是被郭汜灭掉,皇帝连傀儡都当不成!

    只有李傕和郭汜和谐了,整个朝廷才有一线生机。

    这次他派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先去见郭汜,如此这番地劝说了一通,好不容易郭汜接受了,但回到李傕这里又卡壳了。

    李傕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摆出的理由有两点:郭汜不过是一个盗马贼,地位低贱,怎么能和我车骑将军平起平坐呢?再说,郭汜绑架公卿大臣,实在是罪大恶极,怎么能和这样的人谈判呢?

    李傕如此牛逼,实在是有点来头的,因为他一向吹嘘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有这么一个光荣的祖先,那靠小偷小摸起家的郭汜算个啥。

    更重要的是自己兵强马壮,不虚任何人!

    皇甫郦掌握一些有价值的新情报,他相信如果说出来足以让李傕改弦易张:一个是郭汜和张济有联合的迹象,二个是李傕自己内部人心不稳,部将杨奉有背叛他的嫌疑。

    皇甫郦一针见血地指出,郭汜绑架公卿大臣罪大恶极,你李傕绑架的是皇帝!罪过比这大一万倍!连你的部下杨奉都知道你罪大恶极,准备背叛你,你得意什么?

    一席话说得李傕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很不好看,但他仍不肯醒悟,痛骂着把皇甫郦赶走。

    皇甫郦两手空空地回到献帝身边,调解行动又告失败,刘协很焦虑。但他最担心还不是两个军阀争强好胜,而是皇甫郦的安危。你冒犯了李傕,人家说不定会报复你的,你就快逃吧。

    果然,皇甫郦走后,那个李傕思前想后的硬是没想通,决定杀掉这个铁嘴,以除后患。

    他派出一个叫王昌的特种兵(虎贲武士)前去执行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王昌很快追上皇甫郦,连刀子都举起来了——却没有下手。

    我虽然是刺客,却知道什么是大义,你是正直之士,快跑吧,我不难为你。

    那你?

    好办。

    王昌回去汇报,推说那个皇甫郦狡猾狡猾的,跑得比兔子还快,追不上了。

    最近,李傕开始向他的偶像董卓看齐,车骑将军当腻了,开始了更高的人生追求,又改当大司马。反正皇帝在他手里,他想当什么官儿就可以当什么官儿,没有任何一点阻力。

    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的汉朝老祖宗具有浓郁的尚武精神,将军的名号稀少且地位崇高,远远超过文官。东汉将军分为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并不属于三公九卿序列。其中权力最大、地位最为尊贵的是大将军,相当于军队的总司令,一般由外戚担任,地位超过三公,大将军往下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他们的地位比三公(总理)低一点,比九卿(内阁部长)高一点,大体相当于副总理。再其次是前、后、左、右将军,名义上比九卿略低。以上职务都是重号将军,都不是常设职务,常常因人而设,多半由皇亲国戚或功臣担任,他们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开府),混得好的,还有自己的人马(部曲),因此实际地位往往更高。除重号将军外,还另有一些所谓的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就是除上述重号将军以外拥有将军头衔的人,但他们也属于临时工(度辽将军例外),任务完成编制取消。

    一句话,东汉的将军是很稀缺,物以稀为贵,拥有一个将军头衔很值价的。

    但汉末至三国时期就不同了,官制开始混乱,除了多出一大堆的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外,连大将军也是扎堆儿地出现:除开大将军外,还有征西大将军、征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等。将军多了,就不值了价。

    大将军不再是外戚的专利,地位也开始下降,而大司马地位逐渐上升,超过大将军。比如魏国的大司马是“上公”,地位高于“三公”,也高于大将军,如曹家帮的曹仁由大将军升为大司马、曹休由征东大将军升任大司马、曹真由大将军升任大司马等等。

    蜀汉的大司马地位也高于大将军,如蒋琬就由大将军升为大司马。

    吴国的大将军地位更低,干得好还可以升任上大将军(比如陆逊、吕岱、施绩就先后担当此职位)。但上大将军也不是最高的职务,如果干得好,还可以升为大司马。值得一提的是吴国的大司马还分左右(以右为上),无论左大司马、右大司马,地位都在上大将军之上。

    由此看来大司马才是汉末三国时代武将的最高官衔,李傕由此一下子站到了人生的顶峰。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