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3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0919:13:12

    (4)

    荀彧当即看出其中有诈,立即命令军队加强戒备,同时叫夏侯惇商议对策。

    夏侯惇(?~220),字元让,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夏侯渊的同族兄长。大家都知道夏侯惇作战很勇猛,脾气是很火爆,鲜为人知的是还很爱学习,在行军打仗之余还把老师请进军营,当面请教。

    在他14岁时,有人污辱他的老师,被他杀死,他火爆的脾气很快他在乡里出了名。后来曹操带兵回来和吕布作战时,夏侯惇的左眼不幸被一支万恶的箭**中,光荣报废。当然演义上为突出他的胆略,说夏侯惇把眼睛都拔出来吃掉,那是艺术虚构。

    当时曹操军中有两个夏侯将军(另一个是夏侯渊),为了区别,士兵们根据生理特征称他为“盲夏侯”。

    夏侯惇当然不高兴。

    夏侯惇是个爱面子的人,每每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愤恨,将镜子推往地上。

    夏侯惇走后,濮阳空虚,吕布趁机占领濮阳。

    情况糟透了。

    荀彧第一次出他杰出的指挥才干。

    由于大家很快知道张邈、吕布兵乱的事情,鄄城里人心惶惶、骚动不安。

    夏侯惇赶到,快刀斩乱麻地杀掉一些与张邈通谋的危险分子,人心才算安定下来。

    虽然杀掉了几个,随后却赶来了凑热闹的。

    豫州刺史郭贡率兵数万来到鄄城城下。

    情况非常紧张。

    大家知道,刘备也是豫州刺史,不过刘备那个是陶谦任命的,只有小沛那一块地盘,而郭贡这位兄台可是朝廷命官,不是冒牌货。

    那人提出要见荀彧,包括夏侯惇在内都劝荀彧,那人和我们没什么交情,说不定是吕布的同伙,你别下去,那里危险。

    荀彧笑笑,**有成竹地回答,我还是下去见见他的好。那人和我们没交情,但和张邈他们也没什么交情啊。我估计他是来打探虚实的,如果我们弱,他会倒向张邈他们一边,如果我们强,他自然会倒向我们一边,即使不指望他和我们同一条心,哪怕保持中立也好啊。

    事实正如荀彧所料,当他泰然自若地走下去,和郭贡摆事实、讲道理,比如曹孟德是如何的威武,如何神勇,你和我们作对的后果会如何如何,你和我们交朋友的好处会如何如何等等。

    经荀彧这么一忽悠,那个头脑冲动型的郭贡果然识趣,凭自己的两刷子怎么能和曹操对抗呢。

    还是带兵回家聪明一点。

    郭贡走后,夏侯惇却遇到了麻烦,由于这位老兄粗心大意,竟然被吕布派来诈降的几个将领给绑架了,如果他老兄真的被撕票,兖州的命运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的还真难说。

    关键是处理绑架者和人质的关系是很难的,不依从绑架者吧,人质有生命危险,依从吧,人质也不一定会得救。现代社会一般都是首先考虑人质生命安全再考虑制服绑匪,否则人质家属的板砖都得拍死你。

    何况夏侯惇和曹操的关系众所周知,如果把曹操的心腹爱将给弄没了,这个责任谁负?

    这时他手下一个叫韩浩的将领站出来,对那些绑架者说,你以为你们劫持一个将军我们就会手下留情吗?我奉令行事,怎么还会在乎这些?

    说完,立即发起攻击,夏侯惇得救了,绑架者全部伏法。

    后来曹操得知事情的经过,非常满意。他下令说,以后再有类似事情发生,不必因为人质安全畏畏缩缩,一律首先攻击绑架者,不要给敌人以侥幸心理。一句话,利益第一,利字当头,虽说缺乏人情味儿,但据说,命令颁发后,效果还不错,绑架事件真的少了不少。

    对于荀彧而言,局势岌岌可危。

    兖州的地盘在自己手里的原来有4块,但濮阳被吕布占据后,就只剩下3块了:鄄城、范县、东阿。要命的是曹操还远在徐州,远水不解近渴,当务之急是稳住这三块地盘。如果连这三块地盘都丢了,曹操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鄄城不消说,有自己和夏侯惇,守住应该不成问题,但其它两个县力量单薄。

    这时又有传言,陈宫带兵自取东阿,又派手下一个叫氾嶷攻打范县,派谁去好呢?

    作为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展示出自己杰出的才能,他派出了程昱。

    之所以选程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程昱是本地人,在当地很吃得开。更重要的是在曹操的阵营里,程昱可算是一位传奇人物智勇双全、有胆有识。

    程昱,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早在黄巾起义的时候,他就崭露头角,那一年,他们县里的秘书长(县丞)王度起兵响应,自己人来这么一手,吓得县令也弃城逃跑。但王度这个家伙似乎脑袋有点问题,叛变时居然烧掉县中的仓库,弄得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只好跑到城外搞野炊。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