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5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119:51:43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图片,限5个链接

    第二十二章:征讨张绣(1)

    话说建安元年后,曹操主要抓了两件事:迎接汉献帝到许县,积极屯田,准备粮食。虽然周围的军阀打得热火朝天的,但他却稳坐钓鱼台。

    政治工作搞好了,后勤工作也搞好了,曹操就要出手。

    此时在他周围已经形成一个包围圈:北面是冀州牧袁绍,东面是徐州刺史吕布,西面是马腾、韩遂,南面是荆州牧张绣、刘表。

    先打谁,如何打,是个很考手艺的事情。

    其实曹操早已想好了,袁绍虽然和自己的矛盾越来越深,但这位仁兄一门心思和公孙瓒争夺幽州,和自己还没撕破脸,而且他的实力也最强,实在不能去惹,只能尽量和他搞好关系;马腾和韩遂正在内讧,对自己的威胁不大。

    剩下的只有吕布和张绣了。

    两线作战,是兵家的大忌,曹操决定,先拉拢身边的吕布,稳住他,然后趁机攻击张绣。

    事实上曹操的办法很凑效,吕布和袁术联姻告吹,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这当然曹操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剩下的的,只有张绣了。

    张绣是它们几个中最弱的,曹操决定拿他开刀。

    张绣是谁?骠骑将军张济的堂侄儿。

    前面说过,献帝东归途中,张济与李傕、郭汜联兵追截,都希望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地盘,汉献帝北渡黄河后,李傕、郭汜各自回到自己的地盘,张济则留在弘农。不久,因为缺粮,张济决定带兵外出化缘。

    他相中了荆州。

    那时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相当于世外桃源。张济认为,和平安宁的地方一般都没有什么战斗力,因此自己去搞粮食、搞地盘应该问题不大。

    张济估计得不错,刘表和陶谦类似,搞地方治理是一把好手,但打仗就比较外行了。想当初曹操收拾陶谦,如秋风扫落叶,而自己虽然能力不能和曹操比,但抢刘表一两座城池应该问题不大。

    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张济同志带人攻打穰(rǎng)城时被一支可恶的流箭**死。

    张济死后,他的堂侄儿建忠将军、宣威侯张绣随即接管了部队。

    表现最奇怪的是刘表,敌人死了,不但没有喝酒庆祝,然后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反而派和平使者到张绣军中。除了对骠骑将军同志的不幸遇难表示沉重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外,还表达了双方进行合作的强烈愿望。

    真是老好人啊。

    原来张济死后,荆州人也曾经向刘表表示祝贺,但刘表同志实在很博爱说:“张济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来我们的地盘化缘,我们东道主不但没有招待好客人,反而让他争战而死,遗憾啊。所以今天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庆贺!”

    刘表不是作秀,张绣反而有点感动了。

    反正都无家可归了,不如跟着刘表吧。

    刘表也爽快,让张绣带着队伍,驻守南阳郡宛县,帮忙看守北大门。

    曹操认为,张绣的队伍实力有限,比较好下手。其实曹操的观点,只对了一半,也就是说,还有一半是不对的,张绣虽然不咋的,但他队伍中有高人呢。

    这个高人的名字叫贾诩。

    关于贾诩同志的光辉事迹,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一些了,不过还不全面。按照我写历史的习惯,写人,尽量写全,优点、缺点都写,只有这样,才算是客观公正的。

    因此,随后出场的贾诩同志基本上都是优点了。

    自从汉献帝逃出长安后,宣威将军贾诩同志就主动下岗,离开李傕。不是混不下去,而是实在不想待下去了。他知道是自己一句话让李傕杀进长安,使皇帝成为软禁的囚犯,对此,他内心是有愧的。所以皇帝脱离李傕魔掌后,他坚决地辞职不干了。李傕拿皇帝都不当人看,但对贾诩同志一向都是恭恭敬敬的。

    贾诩离开李傕后,来到了华阴段煨军中。这个段煨虽然也曾经是董卓手下的人,但他却和如狼似虎的李傕、郭汜等人不同,他驻守华阴重视生产,爱护百姓,献帝来到他的地盘,也是好酒好肉地孝敬,不提任何要求。所以贾诩欣赏段煨。

    贾诩在西凉军阀中已经是人气王了,对这位大名人来投,段煨自然十分欢迎。

    不光他欢迎,连他手下人也十分欢迎,这样看来,贾诩在段煨军中实在干出了成绩。

    再接再厉吧,贾诩同志。

    但不久贾诩却收拾行装准备离开。

    有人不解:“干得好好的,你离开干啥?”

    原因很简单——干得太好了,才离开。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