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5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319:46:19

    (3)

    其实典韦一直都是张绣比较忌惮的人物。

    原来张绣投降之初,曹操是非常高兴的,于是设宴款待这些投诚人员。而曹操行酒时,典韦就手持一把大斧头跟在他身后,寸步不离。外加他形貌魁梧、不苟言笑,老是喜欢用那双警惕的眼睛盯着对方,让这些刚刚投诚过来的人员吓得战战兢兢,生怕斧头一不小心落到自己头上,连看都不敢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这次断后,典韦将在属于自己舞台上完**生的最后壮举。

    典韦在大门口阻击,张绣的士兵根本无法通过,只得分头寻找其他通道。

    此时典韦身边有亲兵十余人,在他的表率下,个个拼死战斗,无不以一当十(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

    但敌人越来越多,杀了一个又一个,杀退一群又一群。好个典韦,只见他用长戟左击右刺,一戟刺去,总要将对方十多支长矛折断(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

    随着时间的推移,典韦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地倒了下去。典韦自己也受伤数十处(韦被数十创),他已经感觉不到丝毫的疼痛,他能感觉到的是热血在他**膛中沸腾!他依然在战斗,即使只有最后一个人,即使只有最后一口气,他依然要战斗!

    这就是典韦!

    敌人越冲越近,越来越多,那就贴身肉搏!

    拼了,典韦!

    最后时刻,典韦兵器也不用了,徒手挟着两人将其击杀,其余的人只是痴痴地看着,谁也不敢“以身试法”。典韦却不管这些,他冲入前去,又杀数人……

    传奇,终有结束的时候,最终典韦伤势越来越重,他带着斑斑血迹,怒目大骂几声,慢慢地倒下了。

    最终对手确认他已经死亡后,才上来割下典韦的头颅,他们带着好奇、恐惧、钦佩、仇恨的心情互相参观着——或许他们搞不明白,这个大大的脑袋里,到底装着多少勇气、忠诚、毅力、力量!

    曹操这次输得很惨,队伍全乱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一直退到舞阴(河南泌阳)才稳住阵脚。

    得知爱将典韦为保护自己已死,更是悲痛流涕,他花重金请人取回典韦的尸体,予以厚葬,他每次经过典韦的坟前都要大肆祭拜一番。对恩人是没法报答了,只有抚恤其家属。他他先封典韦的儿子典满为郎中,爱屋及乌,后来索性将他提拔为司马,留在自己身边。

    虽然惨败,但也有亮点,曹操发现了一个人才——于禁。

    在三国中,蜀汉的五虎上将其实是不存在的,刘备只封了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也有说车骑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是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并没有上榜;蜀汉没有,而魏国却一直有五子良将的说法: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宁阳县)人。他出道很早,黄巾起义的时候,他已经随跟随鲍信起兵讨伐黄巾军,后来于禁和鲍信一起投靠曹操,虽然从事此项工作的工龄很长,但于禁一直都是不引人注目的无名之辈。

    后来鲍信死后,于禁跟了一个叫王朗的将军(注意,不是那个在曹丕手下担任司空的王朗),在他手下担任都伯。

    这里说一下曹操队伍的编制,除开各级将军外,由低到高大体上是这样的: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军司马、都尉、校尉、中郎将、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重号将军。5人为伍,10人为什,因此,算来算去于禁同志只是一个指挥几十个人的低级军官。

    地位低一点没关系,是金子始终会发光的,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我感觉这句话有时这么说才更符合生活的实际:只有你被人发现,金子才会发光。

    没人发现你,金子就永远不会发光。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