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6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319:09:50

    (5)

    吕布的眼睛都快喷火了,但陈登不愧是做间谍的材料,心理素质极佳,反应极快,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不是我不帮忙,我曾经对曹公说将军是老虎,如果不喂饱是要出来咬人的(言养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但曹公心里却另外有想法,他说对将军要像喂鹰,如果实行饥饿疗法或许有效,如果喂得太饱,他就要飞走,不好使唤了(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一句话,吕布同志,不是我不帮忙,而是无能为力,我对你的遭遇深表同情,,你就节哀顺变吧。

    吕布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想想也只能如此了,曹操吝啬,那就认命吧。

    值得一提的,公元198年曹操带兵和吕布最后摊牌时,陈登同志就是开路的急先锋。他率先召集精兵强将把吕布围困在下邳,恐怕是头脑简单的吕布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吧。

    其实陈登除了搞农业,搞行政,还善于搞军事。

    需要指出的是,陈登这个精明的政治投机分子,是没几个人会真正喜欢的,包括曹操都是如此。按一般人的看法陈登协助曹操除掉吕布后,他该走红运了,但奇怪的是陈登还是任广陵太守,曹操只不过给他加了一个伏波将军安慰奖。他并没有高升,并没有大红大紫。

    事实上只要我们考察一下曹操和陈登的为人就很清楚了。曹操都是狡诈无比、城府森严的角色,他怎么会喜欢和他同类型的人物?陈登在当地的能量,影响力曹操都很清楚,也是很忌惮,所以对他只能合理利用,而绝不可能把你当心腹。

    其实也没曹操想象的那样复杂,陈登投靠曹操后,基本上是忠心不二的。

    好了,说了陈登那么多缺点,下面还是接着说说他的闪光点吧,我始终认为,写历史,最重要的是要客观、公正。而只有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全部,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他的成绩、他的错误,而不是各取所需、断章取义,那才是真正的客观、公正。

    陈登虽然在政治角斗场人品不咋的,但除开这点瑕疵,他基本上都是优点,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好人、能人。以前在陶谦手下主抓农业就成绩斐然,到广陵郡当太守搞行政、搞军事名声也一直不错,史书的记载是“广施仁德,明审赏罚,民畏爱之”。就是他离任后,都还有许多老百姓抓住这位父母官的手不放。做官能有如此待遇,够了。

    陈登除了能治理地方,还能打仗。

    曹操派他任广陵太守,广陵紧接长江,有一次孙策派军队攻匡琦城(也是紧邻江边)。孙策的军队很多(十倍於郡兵),气势汹汹地坐船赶来,陈登手下的人害怕招架不住,纷纷建议弃城逃跑(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等客人回去了再回来。但陈登却驳斥了范跑跑们的荒唐想法。

    之所以如此坚定,因为他有信心。

    敌人强大,他就故意示弱,偃旗息鼓、紧闭城门,让东吴军队以为城里人肯定不行。

    估计敌人麻痹了,陈登立即派出两路大军进行攻击,一路打正面,另一路骑兵带头,从后面包抄,断其后路。

    为鼓舞士气,他亲自擂鼓。士兵们愈战愈勇,孙策的部队没有防备,再加上衣甲被水湿透,想战斗,力不足;想撤退,上不了船,只能四处逃窜,这**育成绩差的同志就要吃亏了,陈登趁胜追击,战果辉煌,史书上说是“斩虏以万数”。这在三国时期,也算大捷了。

    第一次较量,陈登完胜,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敌人和一切反动派是不会甘心失败的(借用一下宣传口号),他们大举进兵,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陈登知道,这次想故技重施怕是不行了。因此,他赶紧派人去曹操哪儿求救。

    问题是敌人已经赶到了,即使曹操派兵来,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总得想办法把客人送走才是啊。

    陈登还真两下子,第一次他是故意示弱,这次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虚张声势,麻痹敌人。

    最好的时机在夜晚。

    他让人在城外的大道上每隔十步就点燃柴火,远远望去,宛如长长的火龙。士兵们上城,欢声笑语传来,就像迎接援兵一样闹热。

    这一招很凑效,敌人以为曹操救兵真的连夜赶到了,惊恐万分。陈登则浑水摸鱼,发动追击。搞不清楚虚实的东吴士兵被“斩首万级”。

    遗憾的是陈登那么有才,曹操对他却没有予以重用。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