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3119:15:30

    (6)

    刘备终于开口了:

    “不能松绑!曹公,您你没看到吕布跟随丁原、董卓的最终结果吗?”

    这句话杀伤力十足,曹操立即想到吕布同志不光彩的往事,跟丁原,杀丁原;跟董卓,杀董卓。一个对领导痛下杀手的人,想想都害怕!

    曹操何等精明,他不想做丁原、更不想当董卓!

    曹操的眼里露出冰冷的寒意,原本有些笑容的脸色也由晴转阴。

    完了。

    吕布又恨又急,他瞪着刘备骂道:“大耳朵东西最不可靠了!”

    刘备的耳朵很大,所以吕布要这么骂,但你就要上路了,想骂就骂几句吧,我不计较。

    曹操和陈宫又见面了,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他们曾经是朋友、老熟人、战友,但现在变成了仇人、敌人。

    其实曹操并不想杀他。

    但从前的朋友,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交流语言了。

    “公台平时自以为足智多谋,怎么会落到这种田地啊(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

    陈宫指着吕布说:

    “就是这个人不听我计策啊,如果他肯听,我们未必会被你抓住。”

    曹操笑着说:“你看,今天这事情怎么办好呢(今日之事当云何)?”

    那意思是我想放你,就等你开口了。只要你开口,哪怕一句话也行!

    陈宫终于开口了,但却不是曹操等的那句话:

    “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我没有尽到做人的本分,应该慷慨赴死(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

    曹操有点惋惜,毕竟曾经是朋友、是自己的恩人、自己的属下啊。想说恨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曹操深深地叹口气,试探着问:“你死了,你的母亲怎么办(卿如是,奈卿老母何)?”

    那意思是,你总不能一走了之,不考虑你的母亲吧。

    陈宫冷冷地说:

    “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害别人的双亲,至于我母亲的生命,就掌握在明公手中(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

    看着办吧。

    还是没有软话。

    曹操不甘心,他继续问:“你对妻子儿女有什么考虑?”

    陈宫接着回答:

    “我听说以施仁政治理天的人,是不会杀绝别人的后代的。我妻子、儿女的死活,也在你手中。”

    看着办吧。

    陈宫没有软话,曹操也不再说话。

    气氛就这么僵着,一会儿,陈宫主动说:

    “差不多了,行刑吧(请出就戮,以明军法)。”

    士兵们不肯动手,陈宫就径自往外走,怎么也拦不住(遂趋出,不可止)。

    公台,这就是你吗?!

    公台,你真的决意已去吗?

    公台,你真的忘记了过去吗?

    公台!真的无可挽回了吗!

    公台!

    千言万语哽塞在曹操的喉咙,但他一句话也说不出,热泪不停地奔流,模糊了他的视线,直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慢慢远去,一直不回头,然后一点点变小,一点点消失,最后完全消失在他的视线之中……

    杀死陈宫后,曹操对陈宫的家属给予特别照顾:比如供养陈宫的老母、子女等等,许多时候,我认为曹操虚伪,让人生厌,但此时的曹操,是真诚的。

    这次军事行动,曹操收获颇丰,处死了陈宫、吕布、高顺,得到了徐州,而且还得到了一员虎将——张辽。

    纵观曹操的一生而言,一直都在斗争,斗争,再斗争。斗争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态度,除了对外的斗争,还有对内的斗争。

    曹操虽然大权独揽,但一开始还是基本尊重皇帝的,但后来就变了,他更换了献帝的警卫,把皇帝身边的羽林军、虎贲营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士兵,皇帝其实已经被软禁了。曹操不是董卓,但他比董卓高明、阴险,也更容易麻痹人。

    这步棋,还许多人都看出来了。

    首先感觉不对的自然是皇帝。

    197年的时候,曹操去征讨张绣,临行前向汉献帝辞行,前面说过,按汉朝老祖宗的规矩,三公级别的领导出征,都要由虎贲卫士手持利刃,左右挟持上殿。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也恢复了这个规矩。

    汉献帝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他太压抑,太恐惧了,以前一直忍耐着,这次他不再忍耐,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您乐意辅佐我,我自然感激不尽,如果你不乐意辅佐,请放我一条生路吧。”

    不要再演戏了,求求你行行好,放过我吧。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