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8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119:25:56

    第二十六章:官渡之战(下)

    200年的春季,刘备打败仗了来投奔袁绍,办事一直拖拖拉拉的袁绍才正式决定进攻许都,实际上这时候,最佳的战机已经失去,袁绍的反应之慢,由此可见一斑。

    这时年初积极主张进攻的田丰却开始泼冷水,他说:“曹操已经打败刘备,解除了后顾之忧,现在进攻的最佳时机已过,曹操善于用兵,我们和他交手,就相当于是赌博,后果堪忧啊。”

    袁绍虽然优柔寡断,可他一旦决定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因此,他决定不予采纳。

    但田丰实在很固执,他继续向领导阐述不能进兵的道理,袁绍一看,你这人怎么老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不是扫老子的兴吗!

    抓起来,看老子取胜后怎么收拾你!

    袁绍,你可以处理田丰,但胜利已经不属于你了。

    200年正月,袁绍派才子陈琳书写《为袁绍檄豫州文》,这是是中国古代檄文名作,檄文从曹操的祖父、父亲骂起,把曹操家族骂得体无完肤,让曹操十分恼火。

    陈琳是后来的建安七子之一,写战斗檄文也是陈琳的强项,袁绍讨伐公孙瓒,他就倾情奉献了一篇歌功颂德的美文。

    官渡之战结束后,陈琳光荣被捕,曹操问他,那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陈琳说是。

    曹操接着说,你骂我倒也罢了,为啥连我祖父、父亲一块儿骂,他们可没有得罪你啊。

    陈琳回答十分诚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没办法,在人家手下打工,人家让我做就得做啊。

    尽管曹操还不是丞相,但他已经有了宰相肚,不但没有追究陈琳的责任,反而让他在朝廷里做官。

    200年的2月袁绍带十万大军兵剑指许都,由于曹操已经沿途布防,袁绍首先进军黎阳。

    关于官渡之战的谜团实在很多,就拿兵力对比来说吧,史书有据可查袁绍的兵力是11万左右,这个似乎没什么异议,但关于曹操的兵力,说话千奇百怪,有说不满一万的,有说一万人,有说二三万的,也有说五六万的。

    事实上,说不满一万人的是《三国志武帝纪》,但这种说法是非常荒谬的。要知道,曹操之前击败杨奉、击败陶谦,击败袁术、击败吕布、击败刘备,一直在打胜仗,顺风顺水的,而且还拥有好几个州的地盘,怎么可能才那么一点人马,何况之前他还收降了青州军30万!

    以曹操的聪明,他当然明白这是和袁绍最后摊牌了的实力,虽然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战术上他是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的,袁绍都派出了11万人马,他怎么敢只派万把人和袁绍的十万大军对抗?除非他战神,而曹操军事造诣还达不到战胜的级别。

    因此,我认为,曹操兵力比袁绍少不了多少——因为他有动员十万以上队伍的能力,也有动员十万以上部队的必要。即使比袁绍少一点,但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袁绍趾高气昂地带队出发了,虽然人数不少,但内部的有识之士出于对领导个人能力的了解,实在不看好这次征战。袁绍优柔寡断,怎么能打胜仗呢?因此,做好善后工作实在很有必要。

    比如一直的反战人士沮授出发前就召集家人分家产。

    反正袁绍就要打败仗了,不如让家人早作准备。

    虽然反应迟钝一点,但主动权还是在袁绍手里。

    那时候,振威将军程昱驻扎鄄城,手下只有700人,曹操看他兵少,准备给他增援到2000人,但程昱不肯,他说:“袁绍带领10万大军,自以为天下无敌,藐视一切,他看到我兵少,一定不会进攻;如果他看到增援力量,一定不会放过,鄄城一定守不住。所以,不必给我派援兵。”

    袁绍知道鄄城的情况,果然不予理会,他要逮大鱼,这种小鱼小虾他是看不上的。

    黎阳紧邻黄河,与曹操的防线隔河相望。袁绍打算派大将颜良越过黄河,进攻白马,为后续部队前进抢占一个有利的据点。

    但沮授认为,颜良为人高傲,不能当主帅,不能派他去。

    但袁绍不光对自己有信心,对颜良也非常有信心,当然固执己见的结果就得付出代价。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