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9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716:53:44

    对于曹操,我们不能从平面看问题,他是立体的。

    他有功绩,也爱屠城。

    我认为,客观、公正是历史的灵魂,因此在我的笔下,他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不能简单地否定,也不能盲目地翻案。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719:04:29

    (6)

    而淳于琼同志打了败仗后,被名将乐进俘虏,也被割去鼻子去见曹操。当年的西园八校尉,淳于琼是右校尉,曹操是典军校尉、袁绍是中军校尉,这样看来淳于琼和曹操是老相识了。

    怎么会搞成这样呢?看见老同事栽倒在自己手里,曹操不禁有些得意。

    成败都是命中注定的,有必要问吗(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淳于琼回答。

    曹操考虑到淳于琼与自己毕竟是老相识,倒也不忍心下手杀他,但许攸说话了,曹公啊,你不杀他,明天他一看见自己的面容一定会非常恨你。

    说得没错,割掉了人家的鼻子,人家不恨你才怪。

    于是曹操只得下令,杀掉淳于琼。

    话说许攸官渡之战立下大功,并没有步步高升,反而几年之后就被曹操砍了。

    立功的是他那张嘴,而惹祸的也是他那张嘴。

    原来许攸虽然长期在官场上混,却不懂官场哲学,自从跟随曹操平定冀州后,就开始翘尾巴了。对别人傲慢一点可以,关键是他很不识相,对曹操也大不敬,大庭广众之下居然叫曹操的小名阿瞒。

    领导的小名是你随便叫的吗?

    曹操虽然没有发作,内心痛恨之情已经油然而生。老熟人怎么啦,老朋友怎么啦,老子不高兴一样可以杀你!

    而许攸对此却浑然不觉。

    让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许攸,有一次出走邺城东门,他突然大发感慨,这家人(曹操)要不是我许攸啊,怕是进不了城的。

    他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身边的人会去告密。

    没有你,地球就不转了吗!

    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曹操再也不想容忍了!

    许攸,你的的好日子到头了!

    2004年,许攸被杀,由此可见,祸从口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话说官渡之战,曹操虽然取得战场上的胜利,把袁绍打得丢盔弃甲,但北方四个州依然在袁绍手里,一句话,曹操还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

    曹操当然想渴望胜利,但袁绍没有咽气,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自己取胜也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在里面。

    但曹操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不对袁绍下手,并不意味着他不对别人下手。

    曹操很快就相中了两个软柿子,他看中的第一个软柿子是孙权。

    此时的孙策刚刚挂掉,弟弟孙权即位,人家还在忙于办丧事,曹操却突发奇想,准备给这个给江东的这个新老板一个下马威,派兵扫平江东!

    虽然很新潮,但作为国家领导人(司空),趁人之危还兴师动众地办那事,办成了了倒好说,办不成可是臭名远扬。所以手下人劝曹操多栽花少种刺时,曹操也就从善如流了。

    不是不想,而是时机不成熟。

    既然不做敌人,那就做朋友。

    曹操决定做个顺水人情,推荐孙权做了讨虏将军,大家保持着一种友好的关系。

    201年3月,曹操驻军安民,一边补给粮草,一边寻找下一个软柿子。

    曹操看中的第二个软柿子刘表。

    之所以打算要选择刘表,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刘表的确比较软,比较不会打仗,曹操打他比较有把握;还有一点,刘表以前是袁绍的盟友,现在袁绍这个靠山都快要倒台了,不管怎么打,袁绍都是帮不上忙的。

    因此,打刘表很合算。

    但曹操的雄心壮志有人很不理解。

    这个人是荀彧。

    荀彧这位兄台的战略眼光我们就不多说了,反正很毒,他看出曹操同志有头脑发热的倾向:

    “袁绍打了败仗,元气大伤,已经是强弩之末,我们应该趁机一鼓作气拿下冀州,而不是长途跋涉去攻打荆州。万一荆州拿不下,而袁绍恢复了元气,卷土重来我们就惨了。”

    说的没错,曹操同志的才干虽然不是超一流,但人还是非常谦虚的,首席高参的话怎么能不听呢。

    到了四月,曹操开始在黄河沿岸布下重兵,不断地给对方施压。

    曹操也怕袁绍反击。

    其实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严重,袁绍已经不可能有多大作为了,因为他正在生病。

    也难怪,11万人出征,仗打完,就只剩下一个零头不到(800骑兵),换谁都怄气。

    官渡之战留下的后遗症如此严重,以至于到202年的5月,袁绍同志一直郁郁寡欢,最后硬是没挺过来,居然吐血死掉了。

    一代枭雄袁绍就这么死掉了,连死的方式都和他弟弟袁术一样,不同的是袁术死时,已经是个光杆司令,也没啥遗产,没什么后患。

    而袁绍死后,留下一大笔丰盛的遗产,同时还留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