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19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2720:15:20

    (3)

    当然,这或许只是一家之言,反对者的意见是:其它史书上的记载都是曹睿非常尊重郭女王这个继母,即位后,母子同心齐心协力共建和谐后宫的佳话(《魏略》“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何况郭太后死于公元235年,也就是说魏明帝即位9年后,如果曹睿有心报复随时都可以,何必等到9年以后!

    呵呵,自相矛盾,还是让读者朋友们自己思考吧。

    甄洛的故事讲完了,咱们接着回到冀州。

    夺取邺城,占领冀州后,曹操特意前往袁绍的目的祭拜一番,哎呀,占人地盘,把人气死,做做秀抹点眼泪安抚一下死者家属也是应该的。

    作秀,是表演的需要,也是收买人心的需要。

    但屠城后,带着血腥味就跑人家坟头去抹眼泪,怎么看都像是猫哭耗子。

    事实上,纵观曹操一生,他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矛盾的人,他极具表演天赋,他可以一边感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忧国忧民,也可以一边高高地举起屠刀,这样出神入化的表演功底,足以让当今的什么金马奖金鸡奖影帝也会自叹弗如的。

    相当恶心。

    作秀完毕,该办的正事还得接着办,比方说名分问题,曹操以前是司空兼兖州牧,中央、地方的事情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现在皇帝下诏,让他改任冀州牧,于是曹操辞去了兖州牧的职务。

    曹操拿下冀州后,接到两个消息,一个坏,一个好。好消息在他的意料之外,并州的高干受到震慑,自愿献上并州,弃暗投明。对高干同志的政治觉悟,曹操是极为欣赏的,仍然让高干兼任并州刺史。

    而坏消息其实早在他预料之中的:那个不安分的袁谭同志趁着他攻打邺城的机会,突然扯起旗帜,反了!

    由于无人盯防,袁谭的进展很顺利,先后拿下甘陵国、安平国、勃海郡、甚至在非常时期还不忘给兄弟袁尚落井下石,攻打中山国,让袁尚同志连夜搬家到幽州投靠袁煕。

    事实上,袁谭的每一刀都是冲着兄弟来的,刀刀见血,目的就只有一个——吞并兄弟。

    尽管袁谭出拳打击的是兄弟,但曹操心里依然很不痛快,自己做大做强,明显是和我对抗嘛!

    得罪兄弟,得罪亲家,袁谭就这样把自己逼上绝路。

    曹操也毫不含糊,立即把袁谭的女儿送回去。

    亲家,对不起,多有得罪额。

    断交了,开打!

    没有姻亲关系,那就是敌人,动起手来更没有心理负担了,往死里弄就是了。

    听说曹操来真格的了,袁谭立即显出狗熊本色,204年12月,袁谭退出平原大本营,退守南皮布防,曹操先夺取平原,接着一点点蚕食平原的地盘,把南皮孤立起来再说。

    到第二年的(205年)正月,曹操吃饱喝足后,赶到南皮参加会战。

    袁谭这个人是很有特点的,凡是他参加的大战,除了青州对极个别(如田楷和孔融)软蛋外,基本上战无不败,打不过曹操,打不过兄弟,挨揍多次,也不见长进,实在难能可贵。

    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敌人太厉害啊。

    而在这里他只想打翻身仗,因为他已经没路可退了。

    好歹是个死字,拼吧。

    于是袁军上下求胜心切,役一开始就进入胶着状态,袁谭突然超常发挥,曹操也感到有些吃惊,他甚至一度想到了打退堂鼓。

    一个将领的劝说让他他坚定了信心——虎豹骑统帅曹纯。

    虎豹骑很神秘,但他的八个头领却非常有名:曹纯、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因此也有人把这支部队称作八虎骑。虎豹骑的士兵挑选非常严,(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也就是说在其它部队你是一个军官,但在虎豹骑你只是普通一兵而已。

    这次是虎豹骑的**秀,由曹纯表演,而他是虎豹骑最优秀的统帅。

    曹纯同志在传说中很不出名,甚至三国志上还没有单独为他立传。他的锋芒常常被哥哥曹仁、曹洪、夏侯兄弟等人盖住,事实上,史书上没有传记并不代表没本事,是金子,放哪儿都得放光。

    众所周知,虎豹骑是曹操的精锐部队,为他挑选一个合适的统帅是件很伤脑筋的事情,但曹操左看右看还是选中了曹纯。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