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0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2920:07:29

    (5)

    对于幽州发生的这一切,最高兴的莫过于做客辽西的袁熙、袁尚兄弟,他们趁机挑唆乌桓部落去趁火打劫,自己好浑水摸鱼。这些少数民族兄弟原本文化不高,脑袋不好使,经不住诱惑,发兵攻打曹操所置都督幽州六郡的度辽将军鲜于辅。

    玩大了。

    曹操对于这些上门的新主顾,十分重视,亲自带兵,先打赵犊,摆平后,然后直扑上门的乌桓部落。

    事实证明,这些顾客平时干点杀人放火的买卖还行,但和做惯了大买卖的曹操相比毕竟差好几个档次,曹操一打,他们就垮,他们一垮,幽州又稳固了。

    幽州是稳固了,但曹操还来不及摆酒庆贺,并州烽烟又起。

    这次造反的,是并州的高干。

    说来这个高干还是有点本事的,能文能武,且很有名气,周围投靠他的人很多。以前曹操攻下邺城后,迫于形势,他不得已投降曹操,但事后他就有点后悔了,并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一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他手下有好几万部队,一仗未打就这么白白送人,他总觉得肉疼。

    这次他看准曹操亲自带队征讨乌桓部落,邺城空虚的时机,开始胡思乱想。

    这个想法,在平时是不错的,可惜,他的对手是曹操。

    高干首先活捉上党太守,率兵扼守壶关口。壶关口又名壶口关,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壶口山下,顾名思义,因形如壶口得名。

    壶口关东面不远,就是邺城。

    曹操派李典从正面展开进攻,考虑到壶口关易守难攻,光是正面进攻估计耗时耗力,曹操还派名将乐进则从北道迂回上党,加工高干的背后。高干受到前后夹击,这下子比较难受了,只好后撤固守壶关城,双方僵持不下。

    高干与曹操的争斗暂时没有结果,并州的一些地方官却按捺不住不住寂寞,蠢蠢欲动了:比方说河内张晟自认为现在曹操他们打仗,并州两个领导,就相当于是没有领导,自己怎么干都是没人管了的了,于是大着胆子带着自己手下的一万余人在崤山、渑池间大肆抢劫,勤劳致富。

    除了他,还有弘农的张琰、河东郡掾卫固、中郎将范先等人都准备动手了。并州、关中的局势更加糟糕了。

    虽然关中有个钟繇,但他的强项是玩政治,而且闹的地方也多,估计一个人照应不过来,尤其是河东郡,必须派一个得力的人手。

    曹操再次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荀彧,他可是曹营的伯乐,眼光特准。

    并州那么乱,给我推荐个人吧。

    荀彧这次推荐的是杜畿。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陕西西安一带),在我看来他是三国时期最优秀的地方官之一。

    杜畿的祖先比较有名,但到他这一代,早已经是普通人家了。杜畿从小是孤儿,家里只有一个后母。后母对他不咋好,但他却对后母很有孝心,竟然成为当地有名的孝子。

    成年后,杜畿一直在官场沉沉浮浮,也没见他贡献什么突出的政绩,直到他遇到了伯乐——荀彧。

    说来杜畿与荀彧相识还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已经官场下课的杜畿跑到许都找到侍中耿纪,没事就大声畅谈什么理想啊,人生啊,时事政治等等,而且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这个耿纪应该是个老实人,虽然参与了学术讨论,却没怎么表态,而耿纪住着一位伯乐——荀彧。

    恰好荀彧同志也听了杜畿的高谈阔论,恰好他也很欣赏杜畿同志的言论,荀彧是什么人,在朝廷中什么地位,大家都知道了,杜畿同志的命运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次日天明,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荀彧派人去找耿纪,用有些责怪的口吻说,你家来了一位高人,为什么不把他推荐给国家呢?你是干什么吃的。

    荀彧立即向曹操推荐了杜畿,

    既然是荀彧推荐的,那就是我的亲信,曹操也不含糊,一出手就大方地给了一个司空司直(司空府副部级的监察官),不久升任护羌校尉,使持节,兼任西平太守。

    在荀彧的大力推荐下,杜畿临危受命。去西平郡的半道上就被快马追回来担任了河东太守。

    之所以派他去河东郡,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重要了,简单说吧,河东郡属于司州,处于高干的并州与马腾等人控制的关中、关西之间,现在高干叛乱,如果河东郡失守,难保三心二意的马腾不与他们重新勾结,如果那样关中、并州联成一体,是曹操最不乐意看到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