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0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219:35:17

    (7)

    是啊,吃人的是老虎,不吃人的是猫。

    但卫固实在很顽固,他依然不为所动。

    相对而言,范先的脑袋要实在得多,看杀不了杜畿,范先决定杀鸡骇猴,他一口气杀了郡政府30多个高级公务员。

    之所以这么做,一半是警告,一半是试探。

    看明白了,这里是谁的地盘,如果给我们玩花样,下一个走黄泉路的就是你。

    面对这血腥的场面,杜畿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他心里明白,任何不适当的言论就将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于是,他选择了忍耐。

    于是,卫固上当了。

    看到杜畿如此麻木,如此顺从,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不但不怕,卫固积极反而开导范先,这个杜畿啊,没什么好担心的,杀了他对我们没啥好处,反而落得坏名声(难道你们的名声不够坏吗?);不如留下他多少还有点用处。

    范先点点头。

    都上当了。

    初次考验有惊无险地过关,但杜畿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自己依然必须夹着尾巴做“官”。

    于是他谦虚地表示,河东郡有现在的成就,全部是大家的功劳。我呢,虽然是太守,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今后还要仰仗大家多多帮忙,从今往后郡里的大小事物,一定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由大家共同协商决定。

    多么谦虚,多么懂事的领导啊,有这样低调听话的领导,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大家在权力分配上终于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卫固、范先听完非常激动,他们鼓掌表示完全拥护领导所做的重要讲话,一定认真积极贯彻执行好领导的指示精神。

    光是嘴上说说恐怕哄不了人,为了彻底忽悠这两个人,杜畿还给官,给权。首先他大大方方地把行政权交给让卫固,让他当都督,还兼任郡丞和功曹,相当于是郡里的二把手了;而那个疑心最重的范先,杜畿也非常重视,直接给兵权,把郡里的三千多名将校士兵,全由交给他统领。

    什么都给你们,完全没有把你们当外人,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吧。

    放心,你如此仁义我们都是同道中人,当然放心喽。

    从此,二人便不再提防杜畿。

    其实卫固、范先等人之所以密谋造反,那还是有底气的,他们两家都是郡里的世家大族,根基深厚,是响当当的实力派,但要干一番大事,必需做一点基础工作——征兵。

    3千人打起仗来,往人家阵地一扔就没了,因此,他们还需要人手,很多很多。

    好在卫固他们家底雄厚,如果发出通知,招兵应该不难。

    偏偏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硬是没办成,因为新入伙的革命同志杜畿提了一个不错的建议,搅黄了他们的好事。

    杜畿说,我知道大家都想干大事,对此我表示完全的支持和理解。但招兵这件事朝廷没有批准,明里不好操作,再说老百姓都想过安稳日子,你公开搞,人家以为你要打仗,说不定还不肯应征;倒不如低调一点,私下里来,找人去拉人头,反正大家就不缺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这玩意儿还怕拉扯不起队伍?

    二人一想,倒也是,还没有和朝廷公开翻脸,搞阴谋就像是老鼠会,低调一点的好。

    这项政策落实下去,很快产生了两个后果,钱花了很多,兵招了很少。

    办事效率如此之地,都是托杜畿的福。

    问题是,杜畿暗中使坏,卫固二人却懵懵懂懂的毫无知觉,由此看来,两位同志并不是搞阴谋的那块材料,还得多多加强学习才行啊。

    不久杜畿又出招了。

    这次他好心地建议给部队的军官放假,按照该同志的说法是这些军官平时工作是很辛苦的,人太累,再加上也没什么福利休假,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夫妻分居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搞不好会影响部队战斗力呢,不如放他们几天假,回去处理家务事,有事再召他们归队,这样社会也就和谐了。

    这招相当狠。

    军官都没了,留下士兵起屁用,但卫固对杜畿已经深信不疑,没怎么想也就同意了。

    说是放假,其实是遣散,遣散了人家队伍还不算,更损的还在后头,杜畿私下里已经拉拢一些可靠的将领。

    不久河东郡周边更乱了:上党郡,各县父母官被杀;弘农郡,太守被抓。世道乱了,当官也没有安全感啊。

    而河东郡自身也不太平,白骑军(农民暴动队伍的一支,因为头领骑白马得名)地进攻东垣(山西垣曲县),高干军进入濩泽(山西阳城县),杜畿不再沉默,他经过调查了解,知道许多县已经归附自己。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