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2-05-3019:42:46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图片,限5个链接

    (3)回到家乡后,鲁肃的一个叫刘子扬的老乡劝他投奔郑宝(就是被刘晔斩首的那位)。X X 网 站 w-w-w.-x-Xx.c-o-m。郑宝当时有几万人,活动的地盘很广,名气很大。

    鲁肃当时没去处,只好嘴上答应下来,回到曲阿准备处理完自己的一些事情后就动身北上。真如此,世上就没有政治家鲁肃了。

    恰好,周瑜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也赶到了吴郡。

    一见面,鲁肃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周瑜。

    周瑜的反应是很吃惊。那个郑宝算什么东西,怎么比得上孙策兄弟俩,你怎么能跟这种人!

    这时孙权也在吴郡,周瑜立即向他推荐了鲁肃。

    孙权急需人才,见到鲁肃这位奇才后,感觉这个人果然名不虚传,实在有料。XX网站 www.xXx.com。于是,等手下人都走后,把鲁肃单独留下来谈话。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话。

    我之所以不用聊天这个词,因为这次谈话比较重要,不是娱乐性质的那种,而是关系到东吴命运,犹如诸葛亮献给刘备的隆中对。

    孙权谦虚地问,子敬,现在汉室衰弱,我想学习齐桓公尊重王室,你对时局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好办法?

    鲁肃不再谦虚,他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思想和盘托出,据我撕下来观察,汉室岂止是衰弱,那简直是要倒闭,已经不可能复兴了,当今的曹操就是当年的项羽,是不可能一下子铲除的,因此我们只能坚持立足江东,观察天下成败,(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X X 网 站 w-w-w.-x-Xx.c-o-m。而将军是不可能当齐桓公的。现在只有一条路,利用曹操与袁绍互相争斗的机会,消灭荆州的黄祖、刘表,控制长江流域,与曹操抗衡。然后像汉高祖一样成就帝业(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就是有名的榻上对,许多人认为可以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提并论。

    但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

    鲁肃的榻上对固然有名,虽然提了一个鼎足江东、消灭刘表、划江而治、建立帝国的的四部曲,当然第二部、第三部实际上是一步棋,也就是说,鲁肃实际上提出的三步走的目标,但那时候,孙权兵强马壮,已经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即使有点山越人闹事,也是成不了气候的,第一步目标实际上已经实行了。而北方四州还在袁氏手里,全国局势尚未明了,因此鲁肃绝不是主张和刘表、曹操三分天下,其核心实际上是稳固江东,利用曹操征讨袁氏分身乏术的时机迅速占据荆州,和曹操划江而治,有机会再统一中原。

    至于在赤壁之战时,鲁肃发现没法实现自己的战略规划,主动把战略指导思想修正为鼎足而立,那是后话。

    一听此话,孙权连忙谦虚地摆手,子敬,我的打算没你想象的那么远,我一门心思只想拥护汉室(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领导的心思怎么能随意让下属猜透呢?!

    人家都掏心窝子了,你还在玩深沉,从这一点看,孙权比刘备的城府还深。

    当然,孙权有自己的难处,你说得虽然好,只能一步一步地来。万一传出去,影响不好,还是低调一点,韬光养晦的好。

    自从榻上对后,孙权对鲁肃更是另眼相看,给他大量的赏赐。

    新官上任三把火,孙权开始进行改革,主要措施就是整合队伍,把那些战斗力不强的,全部整编合并,

    这里说一下,三国的兵制。

    先说蜀汉,刘备创业之初是部曲制度,自己招兵,自己管理,到蜀汉成立,就改为东汉后期实行征兵制为主,辅以募兵制,所谓的征兵制度,大家很熟悉了,当兵保家卫国光荣,所以你有义务当兵,不实行这一点,像蜀汉连绵不绝的征战很难招到人。募兵制,就是花钱招兵,相当于职业军人制度。蜀汉兵制的一大特点就是士兵属于国家的,不是将领的私人财产,类似于现在的军队国家化。

    魏国实行的制度有所不同,它分为州郡兵(地方部队)、屯田兵,中央军(主力部队,也叫中军)。曹魏时期,国家混乱,征兵很难,开始实行世兵制,也就是强制一些人世世代代当兵,而且实行终身制,也就是说,世兵是国家的主要兵源。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