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3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0119:49:51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图片,限5个

    (4)

    吕蒙的姐夫并不属于战功赫赫的主力部队,因此如果吕蒙运气不好的话,部队被人收编整合了,也很正常。

    虽然面临改制的风险,但好在吕蒙的脑袋很好使,他用赊账的方式背地里为自己的士兵采办绛色的服装和绑腿,训练反而比以前抓得更紧了。

    到孙权检阅的那一天,他看到的是严整的队伍和精神抖擞的士兵,操练起来也是有板有眼,孙权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不但不裁撤吕蒙的队伍,反而格外开恩,决定给他增加编制。

    从此孙权非常留意起这个年轻人的表现,他发现吕蒙不怎么好学,于是他对吕蒙说,你现在在开始掌权办理公务了应该加强学习才行啊!

    但吕蒙不想学,他推口说,军务繁忙,哪有时间看书啊。

    孙权认真地说,我难道想要你苦习儒家经典,成为大学问家吗?没有,你只需要粗略地读一读,了解一点历史就可以了。你推说军中事务多,谁能比得上我忙?我百忙之中还经常学习各种书籍,自己感觉很有用处。你也应该自勉啊。

    领导指示,那就学吧。

    要说吕蒙还真行,回去后埋头苦读,几年后,他已经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死,鲁肃去接任,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作为吴军的统帅,是有名的儒将,自然不会把大老粗一般的吕蒙放在眼里,他不想和吕蒙打招呼,但手下人劝他说:“现在吕将军功名赫赫,还是去看一下的好。”

    吕蒙问鲁肃:“你现在是统帅了,和关羽这样的猛将为邻居,有什么应对的预案没有”

    或许他真是没有计策,或许是他不想把对策说出来,反正鲁肃随口这么回答:“到时候再想办法。”

    吕蒙以为鲁肃真的没有计策,连忙说:“孙刘名义上为一家,但关羽实熊虎也,为什么不早做打算呢?”

    于是,吕蒙开始为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滔滔不竭,而且都很有见地,随后提出了早已想好的三条计策。

    哎呀,原以为你是粗人,没想到你足智多谋,具有儒将风度。

    吕蒙进步神速,鲁肃非常惊讶,他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向遇到了知音那样由衷地赞叹道:“你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吕蒙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面对赞扬,吕蒙幽默地说:“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待,兄台,你明白得太晚了吧!”从此,鲁肃、吕蒙成为至交。

    孙权知道自己的武略、个人魅力是没法同哥哥孙策相提并论的,因此他继任后,开始整顿队伍、笼络以前的老臣,为的就是树立自己新一代领导人的光辉形象。

    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他不能成事,想改换门庭。

    那个人叫孙辅,是孙权的堂兄。

    说来很早就出道了,因为他跟着孙策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被封为庐陵郡太守。当时孙权在东冶检查工作,孙辅写了一封密信给曹操,请求曹操派兵南下解放江东父老,我一定率先起义。

    但不幸的是这封信落入孙权手里。

    内部生变,孙权大吃一惊,马上赶回。

    而孙辅一直在等曹操那边的消息,可惜,消息没有等回,却盼意外地盼来了两个人——孙权和张昭。

    孙辅多少感到有些吃惊,难道自己漏出了马脚,但孙权脸上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看不出多大动静。因此,孙辅一度乐观地认为自己没事。

    孙权劈头盖脸地问,你好日子过厌倦了吗,为什么要私通他人(兄厌乐邪,何为呼他人)?

    孙辅连忙辩解说没有这回事,咱们是一家人,我怎么会做那种对不起组织的事情呢?

    让事实说话!

    还不老实,孙权脸色大变,他马上拿出了证据——那封书信。

    让他看个明白。

    张昭把书信拿给孙辅过目,看明白了吗?谁写的?你有什么好说的?

    孙辅脸色通红,没词了(昭示辅,辅惭无辞)。

    既然证据确凿,那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孙权跟着下令:孙辅身边的亲信全部杀掉,他的军队(部曲),全部充公、分流,而对这位吃里扒外的堂兄,孙权处理得倒很有人情味,只是找个地方把他软禁起来,而对孙辅的儿子不受牵连,照常封赏。

    搞定了庐陵郡,孙权心头并不轻松,他接着把目标对准了庐江郡,因为那里也反了!

    链接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