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6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擺渡搜】-1819:27:18

    得知事情真相的刘备更是感慨万分:“我那时不也是逼慌了,穷得没办法了才去求人的吗,殆不免周瑜之手想不到差点落入周瑜的黑手!天下英雄所见略同,当初孔明也极力劝我不要去冒险,也是担心的这一点(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老是认为孙权要抵抗曹操,是离不开我这个穷朋友的,现在看来实在太过冒险啊(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刘备明白,所谓的政治上的朋友,都是以利益为纽带,说得好听一点,叫互惠互利,说得难听一点,叫互相利用,所谓的感情,奢侈品而已。

    借荆州是周瑜在从中作梗,如果该同志在,自己借地盘的事情怕是没指望了。

    那就等吧,只要你耐心足够好,命足够好,机会总是会有的。

    210年12月,南郡太守周瑜前往京口汇报工作,他向孙权建议,批准他和孙瑜(孙权的堂兄)带兵去攻打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然后留孙瑜镇守,与马超搞好关系,我则回来和将军您一道进军襄阳,俯视中原。

    呵呵,打败曹操,周瑜的心气也高了,什么孙刘联盟,见鬼去吧,离开刘备,我们单干,一样有机会问鼎中原!

    鲁肃的榻上对很实际,周瑜的对策很冒进,但也更诱人。

    如果拿下益州,刘备夹在益州,扬州、襄阳之间,日子会非常难过,如果他听话倒好,如果不听话,嘿嘿,反正我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孙权动心了,面临如此诱惑,谁都得动心啊。

    批准,公瑾,你回去好好准备吧。

    应该说,周瑜是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他什么都好,老婆好,性格好,人品好,音乐好,军事好,就一样——身体不好。

    在会南郡治所江陵的途中,周瑜患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周瑜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留下了自己的政治遗属,要说周瑜同志人好、厚道也不那么靠谱,临死前也不忘点刘备同志的大名,黑他一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啊,刘备留我们身边就像养一只老虎一样,后患无穷(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除了刘备,周瑜最关心的就是他的好朋友鲁肃了,对这个铁哥们,他当然不吝溢美之词,鲁肃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好同志,靠得住,我死后,让子敬同志接班吧,他办事,我放心。

    周瑜之死,无疑是江东的重大损失,因此最悲伤的要数孙权。

    想当初,孙权的职位只是讨虏将军,部下将领与宾客们对他的礼节还较为简单,大家称兄道弟,没有什么讲究,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固然是好,但群众和领导打成一片就大大地不好了——长此以往,领导的威信从何而来?

    因此,最佳的办法就是和群众保持距离,神神秘秘的,让人觉得天威难测,那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

    这方面,孙权当然懂,但刚刚掌权,手下的骄兵悍将个个都是元老,自己的资历只能算小字辈,实在没有资格耍大牌的。

    幸好有更懂游戏规则的周瑜。

    周瑜和孙策是铁哥们,而吴夫人也叫孙权把周瑜当哥哥来看待,按说周瑜的资格够老,但他却非常谦虚,对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定位非常清楚,大庭广众之下他从没有孙权当兄弟,而是当领导,处处以臣僚的礼仪尊重孙权,恭恭敬敬、一丝不苟,这下大家都看明白了,老资格的周瑜都如此尊重领导,其余的人自然无话可说,孙权的地位自然稳固多了。

    除了尊重领导,他还很尊重老将。

    程普是他副手,仗着年龄比周瑜大,资格老,多次耍老资格凌辱周瑜。

    据说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官场定律:要想自己死得更快更难,那就和领导作对吧!反之,这条定律还可以这样解释:除非你有更大的靠山,请千万不要同领导做斗争。

    但程普就这么做了,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比较嚣张,甚至攻打江陵的时候差点误事,这么严重的情节,他却没有遇到什么紧箍咒,也没有穿什么小鞋。

    原因很简单——周瑜时时处处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对待程普,从不斤斤计较。

    对老同志、老革命、老前辈,我一向是非常尊重的。

    时间一久,程普也慢慢觉得老是倚老卖老占年轻人的便宜,实在不够厚道。

    再久而久之,程普对周瑜同志更加钦佩了,他告诉别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好象喝下醇厚的美酒,不知不觉就已沉醉。”

    总之,周瑜心**是很宽阔的,除了对个别同志狠点(比如刘备、曹操),对领导是尊重的,对朋友是友好的,对工作是尽心尽力,这样的好同志说走就走了,孙权怎么不伤心呢?

    周瑜死后,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刘备——因为新上任的鲁肃是个厚道人,他从来不像周瑜一样老打盟友的主意,巴望不得盟友早点死光光,自己单干。

    照现在的说法是他是个亲刘派。

    鲁肃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对敌。

    而刘备无疑是要团结的对象。

    因此,鲁肃上任后主动调整外交方针,联合刘备,防备曹操。

    现在刘备暴发了,既然要团结人家,就得给人家一点甜头,因此鲁肃主张,既然刘备想借荆州,那就借一点地盘给他,比方说江北的南郡就可以暂借他嘛,他守在哪里,可以帮我们抗击襄阳的曹军,相当于是给我们减负。

    而且在他看来,借就是借,借了还得还,今后还得给利息,这笔买卖不会亏。

    非常仁义,非常慷慨。

    因此,刘备的所谓借荆州,就是借南郡。

    孙权原本是不想借的,南郡毕竟是周瑜同志历尽千辛万苦、搭上无数将士的性命才换来的,换谁都不乐意。

    但不同意似乎也不好,首先鲁肃作为军队的新掌门人,一开始就捣鼓出这么个建议,就被领导一票否决的话,似乎也不合常理,而更重要的是他也需要刘备的帮助和支持。

    周瑜死后孙权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时代不一样了,东吴目前没有人有周瑜的雄才大略,能够带兵吞并益州、汉中,接任者鲁肃,负责战略还行,像带兵打仗一类的战术问题,比周瑜毕竟要差一个档次。因此,对于他,要求不能太高,能把东吴的一亩三分地守好那就及格了。

    .</b>,,<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