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2012-08-0415:39:44

    经过怂恿,马超决定去攻打卤城。

    马将军威武!

    上当了!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领导不仁不义,下属也不仁不义,

    马超走后,赵衢、梁宽立即变脸,下令关闭城门,同时紧急搜捕马超的妻室儿女,并且全部杀死。

    血腥的屠杀换来的是血腥的报复,马超,作为儿子,是失败的,作为父亲是失败,作为丈夫也是失败的,一个男人一生的三个角色你都没演好,你是否醒悟?

    马超自然是不会醒悟的,他只有愤怒,无边的愤怒!

    他觉得城池的失陷,降将的倒戈,一切都有可能是那个杨阜在暗中捣鬼,只有把他抓住,才能抵消心头的怒火。

    他决定攻打卤城,这次依然是人多打人少,前次攻打冀城他获得成功,这次他希望可以复制昨天的故事。

    但结果却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美妙,杨阜、姜叙抱着必死的决心带领大家顽强抵抗,加上全城的士兵都鄙视马超的为人,个个斗志昂扬,尤其是那个杨阜更是生猛,身上受伤五处,宗族兄弟有七人战死,仍然战斗不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卤城的战斗力显得非常顽强。

    马超付出巨大代价,依然一无所获。

    有时候,残暴是虚弱的代名词。

    现在他进退无路,处境非常尴尬,于是决定攻打历城。

    历城是姜叙的地盘,姜叙也是他切齿痛恨的人。

    总要抓住一个仇敌,来发泄心中的怒火。

    这次,他运气要好得多,历城守军风闻马超已败走汉中,以为是姜叙率军归来,马超捡了一个大便宜轻松进城。仇敌是抓不住了,于是马超捉住姜叙母亲,姜母怒骂马超无情无义,

    马超恼羞成怒,杀死姜母及其儿子,放火烧了城池,逃往汉中。

    在汉中,马超和张鲁的关系还不错,建安十九(214)年春,马超居然从张鲁处借了一些兵,卷土重来,反攻凉州,包围了祁山。

    姜叙等人急忙向夏侯渊求救。诸将商议,认为应等待曹操的命令。夏侯渊想起冀城失陷的惨痛教训,就是因为要等等待领导的批示,等来等去,来回折腾了大半年,最后救援大军出发了,黄花菜都凉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夏侯渊决定便宜行事,他让张郃率领步骑五千人为前锋,从陈仓狭谷进军,自己带着粮草随后跟进。

    张郃来到渭水边,恰好和马超相遇。

    之后的故事就很戏剧化了,一向很生猛的马超,这次却熊了,还没有开战,撒腿就跑,辎重器械全被张郃缴获,马超再次逃往汉中,从此,他再也没有跨进凉州的土地。

    对于马超,我是有看法的,可能不少三国迷不赞同,但我依然坚持认为,马超无情无义,并非人们景仰楷模。在全家被软禁许都的情况下,他依然置父亲的安危于不顾,不住地闹腾。有人说,曹操软禁他全家,他当然要反抗了,但我要明确地告诉你,那时候,地方投诚人员、甚至是自己内部将领出征都要送人质到许都,说来也是老规矩了,不单单针对马超、马腾父子,所以,曹操的政策虽然说不上光明正大,但也算是公平合理,用不着叫屈。

    事实上,他反抗曹操,并不是为了汉室,为了大义,而是为了割据,为了一己之私。为一己之私,置父亲、兄弟安危于不顾的人,的确让人不齿。

    等夏侯渊同志赶到的时候,凉州的其它郡县均已归降

    话说潼关战役后,韩遂率其部众阎行等逃往金城(甘肃兰州)。

    金城离邺城很远很远,曹操虽然对韩遂失望之极,但他不想劳师远征。

    他想分化瓦解韩遂的战斗力,因为他手里有韩遂和阎行送来的人质。

    曹操为了进一步争取阎行,只将其父亲关进监牢,没有处死,然后派人给阎行送去一封信,信中从他的领导韩遂同志说起:韩遂这个人实在可笑,我多次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可谓仁至义尽,他还是执迷不悟,我已经无法容忍了(观文约所为,使人笑来。吾前后与之书,无所不说,如此何可复忍)!说完了万恶的韩遂,曹操也没有忘记说阎行的在远方家人,你的父亲目前平安无事。当然,就是生活、居住条件的地方稍微差点(牢狱之中),住那个地方,我也是没办法呀(你们逼的呀),不过,我想提醒你一句,即便如此,监狱不是养老院,政府是不可能为你父亲养老的,(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

    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一定要站稳立场,不能当墙头草!

    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相当于是通牒了。

    韩遂听说马超的亲属死了,自己的亲属死了,唯独阎行的父亲独没被处死,心里更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卧底,会叛逃?

    阎行是他的心腹爱将,他既舍不得杀,也舍不得放,这年月,人才难得,想来想去,韩遂决定发动感情攻势,把他的心拉回来。

    当然,对阎行这样两头俏的同志而言,光是好言好语说服教育估计是不顶用的,还得来点实惠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这一点上韩遂的确很够义气,他把女儿嫁给了阎行。

    阎行原本不同意,我本来是曹操的人,你韩遂现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谁和你扯上关系谁倒霉。但领导意志坚决,且脾气不小,让你做我的女婿你就得做,讲那么多废话做什么?

    最终胳膊拧不过**,阎行只能勉为其难地娶韩遂的女儿。

    阎行成亲了,韩遂也就放心了。

    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你胳膊肘总不能往外拐吧。

    后来的事实说明,有时舍得孩子也套不住狼,因为他这个乘龙快婿阎行一点都不开心。

    虽然吃的是老丈人家的饭,但阎行想的是归顺曹操。

    曹操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再拖延下去,曹操自己的父母将成为曹操的刀下鬼。

    不久,机会就来了,韩遂派阎行驻守西平郡。

    这下,摆脱老丈人控制的阎行像出笼的鸟儿,他可以率领部归顺曹操了。

    但阎行还想为曹操献上一份精美的见面礼——韩遂的人头。

    他想杀死韩遂后投归曹操,但和韩遂打了一丈,没有收获,随即带着家人投奔曹操。

    虽然来得有点晚,但曹操还是很喜欢,把他封为列侯。

    最倒霉的当然是韩遂,他活了大半辈子,搞了一辈子造反事业,这才明白什么叫强扭的瓜不甜不甜。此事发生后,韩遂不由得感慨万千,我真是倒八辈子血霉了,连自己的女婿都要拿自己开刀,怪哉,怪哉!

    女婿都跑了,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少,再加上周围都是曹操的势力范围,自己的路是越来越窄了,这么一想,韩遂有点灰心丧气了,甚至萌生了途经羌族聚居的地区南投巴蜀(今亲戚离叛,人众转少,当从羌中西南诣蜀耳)。

    事实上,那时的益州已经快要成为刘备的地盘(刘备正在攻打益州),如果韩遂过去,一不小心又可以遇到马超,大家还可以捐弃前嫌,共话友谊呢。

    但部将成公英认为你人都要老了,还东奔西跑的干什么,他为老领导量身定做提新的就业方案——打游击。

    将军怎么就这样认栽了?

    不就是一个夏侯渊吗,怕什么,又不是曹操亲自来,何况他又不是老虎。我们留在羌族地区,凉州的地盘我们最熟,他们来了,我们就躲,他们走了,这次输了不要紧,我们可以召集那些少数民族兄弟,把本钱翻回来(招呼故人,绥会羌、胡,犹可以有为也),这总比去益州给人打工强吧。

    以前是称霸一方的诸侯,现在成为游击队,虽说越混越差了,但总比去益州看人家脸色行事强吧。

    凑合吧。

    于是韩遂决定扎根基层,开始第二次创业。

    由于他是凉州本地人(金城人),以前对羌、胡人还非常不错,群众基础好,因此,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

    而那些山区的少数民族兄弟平日里受尽朝廷的欺压,穷惯了,苦惯了,一听说韩遂这只领头羊要带领大家造反致富奔小康,人们的眼睛都发绿,这样的好事不干是傻瓜,这样韩遂同志毫不费力地组织了一万多人。

    有枪杆子,自然就有野心了,于是韩遂逐渐向东发展势力。

    .</b>,,<a href="http://www.173zhai.com" >免费小说</a>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