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8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8-1720:25:37

    刘璋说到做到,手下人也深刻领会领导意图,坚决贯彻领导指示精神,据史书记载,刘璋前后供应的财务折合武器达到一亿钱之多,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也在五六千万以上,刘璋是在是有钱人啊。

    当然,刘璋手下也有个别同志是不理解的,比方说巴郡(大体管辖现在的重庆地区)太守严颜就拍着**口叹息说:“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当然,他叹息是不管用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备的队伍趾高气扬地开进了他的防区,然后又大摇大摆地离开他的防区,最后到达涪县(四川绵阳市)。

    涪县,不是前线,但刘备刘备要在这里稍事休息。

    因为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作为东道主的刘璋要在涪县为刘备同志举行热烈的欢迎仪式,以壮行色。

    刘备不远千里,不辞辛劳,来一趟多不容易,是该好好欢迎一下嘛。

    这是两个州领导的第一次会面,相当富于戏剧性。

    事实证明,刘璋相当重视这次会晤的,排场搞得相当铺张。

    要说刘璋毫无戒心也不对,为了这次会晤他他特意带上三万人,那么大的阵仗来见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除了摆阔,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既是想考察一下对手。

    虽说张松、法正把你吹得像一朵花一样,但我眼见为实,我还是要亲自考察你一番。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冬,在涪县城外的富乐山,刘璋和刘备这对“有缘人”终于见面了。

    因此,虽然刘璋热烈欢迎他的到访,实际上刘备同志的内心是很忐忑的。

    刘备内心紧张,还有人比人更紧张——张松。

    张松和法正现在已经把宝全部压在刘备这边了,看到刘璋带人去会见刘备,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在张松脑海里形成:趁着喝酒的时机,发动斩首行动,一举拿下刘璋。

    张松自己不方便去,他派法正去告诉刘备。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千万不要错过!

    张松的主意传虽然很激进,很冒进,但刘备手下对此表示赞同的人也有,比方说庞统,他就表示如果会面时发动突然袭击,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得到益州,省事省力,何乐不为呢?

    张松的主意看上去很美,但他忽略了一点,这次见面,表面上是欢迎新朋友来做客,实际上是刘璋对刘备的大考,通过了,什么都好说,如果一不留神露出了马脚,后果就会很严重:斩首行动的可行性我们姑且不讨论,即使成功,刘璋手下的三万人都会任由你刘备摆布吗?

    毕竟是领导水平高,刘备摇摇头告诫部下,我们初来乍到,人地两生,恩德和信义还没有建立,不能够冒险。

    是啊,即使占领了人家的地盘,如果大家都不买账,到处惹是生非,处理后事也是非常麻烦的。

    一句话,益州我想要,人心我也想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是曹操,二话不说就会动手,如果是孙权也会毫不犹豫地动手,什么恩情,什么人心,那都是很次要的问题。

    感情?感情多少钱一斤?只要我占领了地盘,你们那些老百姓不服也得服,如果耐不住寂寞想反抗的,哪有那么多宽大政策,直接派军队收拾你们,比方说孙权对山越人,曹操对辖区内的农民武装都是这种政策。

    但刘备两样都想要,虽然难,但刘备决心迎难而上,这种勇气,实在让人佩服。

    刘备虽然打仗的本事差点,但人品绝对是上乘。

    由于刘备同志内心没有鬼(暂时的),再加上他是江湖老将,对组织考察、民意评比、喝酒聊天这一类东东非常在行,因此,他很顺利就通过了刘璋同志的考查。

    经过此次会面,原本脑袋就不大好使的刘璋更加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了:看来刘备不远千里,不辞辛劳来到益州,已经完全把益州人民的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铁杆的朋友才有的国际主义精神啊。

    汉中的事情就就全部交给你了!你办事,我放心,你今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别客气,我在成都当你的后勤部长!

    刘璋和刘备在涪县一共呆了一百多天,双方吃吃喝喝,共话友谊,要说他们会翻脸,鬼才相信。

    临走,刘璋大力弘扬东道主热情好客的精神,又是给刘备发慰问品,又是发奖金,刘备又吃又拿,拿东西拿得手发软,更是感动不已:富哉!今日之乐乎!

    那座山便因此得名富乐山!

    这次会晤取得了丰硕成果,刘璋推荐刘备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这可是除皇帝之外最大的官衔;刘备则投桃报李,推荐刘璋当镇西大将军兼益州牧。

    虽然都是虚职,但也是身份的象征啊。

    为了表示对刘备工作最彻底的支持,刘璋还把白水(四川广元)驻军调拨给刘备指挥,这样,加上刘备自己的部队,刘备手里能调动的部队已经达到三万人。至于后勤,更是不用担心,全部保质保量地提供。

    一句话,刘备到了巴蜀,就和到了家一样,所谓的宾至如归,在这里绝不是一句废话。

    我们苦一点没啥,千万不要苦了朋友,这就是后勤部长刘璋同志的崇高思想境界。

    相对而言,刘璋同志的动机是很单纯的,我花钱请你干活,只要你表现好,给我拿下张鲁,多付出一点也没啥。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刘璋同志的一厢情愿。

    正如现在的大款处处摆阔,一掷千金,往往被人骂做傻帽一样,刘璋大方的举动,不一定能换来他想要的结果。

    实话实说,刘璋同志如此热情好客,是大大出乎刘备意料的,弄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对刘璋下手了。

    欺负老实人,说出去,怎么都不大好听。

    按说刘备官也升了,慰问金也拿了,人员也补充了,他需要的条件,刘璋都无条件地满足了,接下来应该说干活了。

    刘璋返回成都后,刘备北上推进到葭(jiā)萌关(广元市昭化镇,刘备后来改名为汉寿县),这里离汉中郡的阳平关最近,但仍然有相当的距离,但刘备并没有选择继续北上积极备战,反而是在原地小动作不断,不断地给当地施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不务正业,为了啥?

    地球人都知道,只有刘璋不知道。

    刘璋这个领导人糊涂,但他手下的将领是清醒的,除了之前的严颜,还有奉命听命于刘备的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

    刘备四处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简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嘛,这样的人,我们还是多留一个心眼。

    于是他们开始打报告给刘璋,强烈要求把刘备这尊不务正业的大神送回荆州。不管他也没有野心,把他送走就少了一个安全隐患。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样的味道。

    对于这点,刘备的谋士庞统是最警觉的。他原本建议刘备在涪县就来个斩首行动,直取刘璋,以免夜长梦多,没想到刘备不忍心下手,现在事情都要暴露了,还顾忌什么兄弟情分、朋友友谊!

    不能再迟疑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