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一部最完整最好看的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正文 第28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8-2418:53:46

    在他看来,你来我这来无所事事,我管吃管住不说,临走还送你大礼包,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物资打折,友情也会跟着缩水。

    这件事上,刘璋很善良很体贴很厚道,刘备可一点不厚道,你若不不满足我的一切条件,我手下的将士绝不答应!

    实话实说,刘玄德来益州那么久,一直被人当神一样供着,之前还真实在不好意思对老实人下手,而现在不同了,他终于找到行动的借口了!

    吝啬是一种罪过,大方也是一种罪过。

    你现在的举动,我已经无法容忍了。

    刘备召集手下将领,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翻山越岭来益州替刘璋讨伐张鲁容易吗,向他借点东西,他却如此抠门,我们凭什么当冤大头替他卖命(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而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大夫死战乎)!

    这番话清楚地表明,刘备他客人当油腻了,现在想翻身做主人了。

    只要能达到目的,宣传手段厚黑一点也是无所谓的。

    刘备打算回荆州的消息传来,让远在成都的铁杆卧底张松同志信以为真,他不明就里,连忙给刘备、法正写信,那意思是眼看革命就要成功了,为什么要放手呢,你们舍得走吗(今大事垂立,如何释此去乎)?

    但不巧的是消息走漏,被他哥哥广汉太守张肃知道了。张肃长得帅不说,也人比较正派,他怕自己受到连累,于是果断决定大义灭亲,他向刘璋举报了自己的可爱弟弟。

    这下张松同志惨了,还没有见到胜利的曙光,就被刘璋诛杀。由此可见,搞地下工作,加强保密是多么重要。

    杀了张松,刘璋心头并不轻松,也难怪,身边藏着两个带路党成员,想想都后怕。

    他们内外勾结,要企图掏空自己的全部家当!

    所谓的友情、朋友、援助其实都他妈的在卖拐!

    从头至尾,这都是一场骗局!自始至终,自己才是真正的冤大头,遇到这么个白眼狼,自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刘备就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可悲的是自己从头至尾一直在引狼入室,积极上当。

    为什么不多长一只眼睛呢,为什么要对陌生人报以幻想呢!

    眼睛可以不多长,但幻想是绝对不能再有了。

    抛弃幻想,现实是严峻,也是残酷的。

    棋局已经很糟了,但也得一步步地下。

    刘璋大彻大悟之后,立即亡羊补牢:给刘备的援助,全部停发!所有益州将士,不得擅自与刘备交往!

    亡羊补牢,可惜已经晚了——狼已经进入羊圈,再怎么修修补补,该被叼走的羊还是得被叼走。

    现在领导算是清醒过来了,但还是有人没有清醒过来。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竟然是白水关的守将杨怀、高沛!

    按说这二位是精明人,刘备到达后不久,整个益州载歌载舞,但他们却能及时发觉这支友军私下里不务正业,不太不对劲,为此还曾经提醒老板刘璋把刘备这尊大佛送回去,原以为请神容易送神难,没想到刘备自己居然提出了要回去。

    好事啊,走了瘟神,益州太平。

    可能就是此时他们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结果稀里糊涂地被刘备骗出了城,在接受了客人一番大义凛然的训斥后,又稀里糊涂地被杀,他们死后,白水关群龙无首,很快被刘备拿下,部队也被刘备收编。

    由此可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多么重要。

    刘备打响了夺取益州的第一枪,益州上下立即进入战争状态。

    以前刘璋一直认为的敌人是曹操、张鲁,现在他才发现,真正最危险的敌人就在眼皮底下,还是自己主动请来的,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现在刘备三万大军虎视眈眈,完全把益州当成一块大肥肉,巴不得一口吞下去,怎么办?

    手下人说什么的都有,有说主动迎击的;有主张就地搞好防守的,这些主意听上去似乎都不错,但实施起来似乎都是困难重重,没有绝对的把握。

    而刘璋自己一如既往的没主意。

    倒是他手下一个叫郑度的官员提出一个很绝的建议,归纳成为四个字就是坚壁清野,具体内容就是把白水关周围的巴西郡、梓潼郡一带的老百姓强行迁移到涪江以西,带得走的东西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东西,一把火烧掉!

    刘备不是逞能吗,他也有自己的软肋啊,他的部队要吃要喝,只要我们搞好坚壁清野工作,他们就只能喝西北风。如果刘备发动挑战,我们就闭门不出,

    为了照顾刘璋同志的畏敌情绪,郑度还善解人意地把刘备军队的人数缩水成一万人。

    区区一万人,有什么好怕的。

    这个建议,听上去很美,头头是道,不少专家也据此认为,如果刘璋采纳了会如何如何阻止刘备前进的步伐,至少能够让刘备占领益州的时间往后再推迟几年。

    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我认为在和平时期的移民工程尚且是让人头疼的大工程,何况是战争时期,仓卒之际,要在刘备的眼皮子底下要把那么多老百姓移走,谈何容易。

    害了自家的老百姓,却帮了别人,因此,我认为郑度同志出的不是什么金点子,而是典型的馊主意——反正受苦的又不是自家的亲戚。

    刘璋虽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也不想让刘备占便宜,但他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好心人——他不想扰民。

    他用这样的铿锵有力的回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哼哼,你说的是什么高论,我只听说过保境安民的,还没有听说过残害百姓来躲避敌人的(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

    为了表示对郑度同志的最彻底的鄙弃,刘璋训斥完对方后,还顺带摘掉了他的乌纱帽(于是黜度,不用其计)。

    以前我认为,刘璋是以昏官、庸官,但现在我认为,他是一个好官。

    虽然没有采纳坚壁清野的主张,但龟缩在城里被动挨打总归不是什么好办法,刘璋最后还是决定主动出击。

    是好是歹,咱们较量一下!

    刘璋派出的第一拨将领一共五位:冷苞、张任、吴懿、邓贤、刘璝,但刘备是势头实在太猛,几人抵抗不住,退到绵竹。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