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9-09-1507:43:20

    那就是与处理军政方面的能力相比,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似乎要差一点。

    往好了说叫做对人严厉,往坏里讲就叫心胸狭窄,总之人缘很不好。当然这也与奉军内部派系太多,关系太复杂有关。

    奉军里面,随着历史的沿革,粗粗一分就可以分成两派:老派和新派。

    以跟随老张打江山出来的老兄弟为一派,称为老派,代表人物是张景惠、吴俊升、张作相、汤玉麟这些人。他们大多属于草莽英雄,早年打打游击劫劫粮草还凑合,下了山后打正规战就不那么灵光了。但此辈对老张家绝对忠诚,因此老张依畀很深,视为股肱之臣。

    除了老派,就是新派。但新派内同样还能分出三流九等。

    一派称为“士官系”,军官大多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代表人物为杨宇霆、韩麟春、姜登选等。一派称为“讲武系”,汇集了东北讲武学堂的精英,代表人物就是郭松龄郭老师。其背后实际支持者为张作霖的大公子——张学良。

    杨先生的做事原则是对事不对人,除了老帅,哪门哪派都敢招呼。

    这是一个牛人:我是孔明,我怕谁?

    作为新派的杨宇霆曾利用“整军经武”的机会,大胆树立新派,把老派人物都排挤在外。毫无疑问,老派人可都不是吃干饭的,这梁子算结下了。

    同是军校出来的,作为海龟的“士官系”与土鳖“讲武系”素来明争暗斗,隔阂很深,到“讲武系”的郭松龄搞叛乱被捕后,“士官系”的盟主杨宇霆又以总参议的身份下达了对他的处决令(其实就是他不下,老板张作霖也会逼着他下),这可就把“讲武系”连同张公子全给得罪光了。

    就连“士官系”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他不满意,认为他性情高傲,喜欢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怪来怪去,什么都不怪,就怪奉军里山头太多,庙不算挺大神仙却不少。要想在这个蜘蛛网里做老好人,除非什么都不干,做个真正的和稀泥的老油条。

    偏偏杨宇霆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换老板的时候,大家也很想把这个过于严厉的管家一并换下去。

    可是现在局面如此诡异,遍观东北军政各界,除了他杨某人,没人能压得住阵脚。于是,人们只好又把他推到台前,由他来主持这个对于东北命运来说极其重要的会议。

    东三省议会联合会的核心是出台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人选名单。

    此前,这个保安总司令的头衔是属于张作霖的。也就是说,谁当了这个总司令,谁就真正继承了老帅的衣钵。

    事实上,在会议前,各派经过明争暗斗、相互妥协后,已基本内定了总司令人选。

    会议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只有不明真相的少数人需要猜谜。

    不过谜底很快就要揭开。

    我可以告诉诸位的是:这个人绝不是张学良。

    2009-09-1513:33:00

    因为皇姑屯事件是个猝发事件,张作霖中招后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昏迷状态,几乎什么也没交待。他身前也未指定任何人接班。毕竟帝制早已废除,共和也已实行多年,虽然子继父业趋势十分明显,但不到那一步,谁也不好意思把话说得过于明白。

    老张在世,小张承继大统自然毫无悬念。但现在老张不在了,大家都得继续端碗吃饭,谁能保证自己这碗饭继续吃香吃好,就得好好惦量惦量了。

    别怪世态炎凉,只能说人性本来如此。

    杨宇霆认为,小张肩膀尚显稚嫩,恐怕很难胜任老张留下的这副担子。

    不是他一个人这样想,相当多的人都作如是观。

    接着,杨先生又把自己给排除了。他有自知之明,既然是“小诸葛”,角色定位就是辅佐型的能臣,在心理上就没有“登大宝”的准备和打算。

    更何况,他也知道这么多年来,自己在朝野上下树敌颇多,即使有这想法,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他需要提出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名单。

    在宣布这一名单之前,这位称职的大管家也充分考虑到了小主人的情绪和承受力。

    因此,会场上“适时”地出现了一份《大元帅遗嘱》:

    “余不幸归途遇难,今病势已驾,殆朝暮人间矣!余自束发从军,早自誓以身报国,生死置之度外。现年已五十有四,死已非天,惟是救国之志未遂,不免耿耿耳。今以奉天重任,付之学良,望汝善为料理……”

    全文意思大致如下:我在回来的路上不幸挨了炸,现在快不行了,完蛋只是早晚的事。我成人当兵后就发誓要以生命报效国家,所以早就不怕死了,现在我已经五十四岁了,完蛋了倒也没什么,就是还没完成我的救国志向,太遗憾了。现在我把守卫治理奉天的重任,交给我儿子张学良,你们要帮我多关照他。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绝不是张老爷子的语调,倒是很像孙老爷子(孙中山)写的绝笔。如果老张当时还能撑着立断气遗嘱,绝不至于这么假文酸醋,他只会说:妈拉巴子是免票,后脑勺子是护照,老子今天是过不了这一关了,弟兄们好好干,帮我把小六子扶上马,再送一程……

    杨参议到底做过秀才,愣是无中生有地把老张打扮成了个文化人。

    “假遗嘱”的前段部分明显是在应付差事,任何一个当过兵的人死翘了以后都可以加以套用(只需修改一下死亡时的岁数)。

    实质体现在后面那句话:守卫治理奉天。

    摆明这是个地方官,没有谁做了省长还兼国家主席的道理,所以这就意味着小六子的东三省总司令肯定是当不成了。

    这就是杨宇霆和会议参加者们准备留给张学良的面子。

    有人说,这份《大元帅遗嘱》是杨宇霆之流违背张学良意愿偷偷炮造出来的。

    违背张学良意愿,这可能是事实。因为小张并没有明确主动地表示过他不想继任掌门。但“偷偷”就谈不上了。毕竟事关重大,大帅没来得及留遗嘱这件事在内部知情人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如果这份假遗嘱不是得到了与会的大多数人(包括张学良)同意,谁敢再重新捏造一份出来并当众宣读?

    就像任何一次颁奖一样,安慰奖总是放在最前面的。

    大家都把期待的眼神投向了杨宇霆,等着他宣布那个特等大奖的获得者。

    谜底随即揭开,果然是他!

    2009-09-1515:48:00

    会议主持人随后提出表决,一切毫无悬念,因为赞成的人远远超过半数。

    但是人们发现,偏偏这个人没有到场。立刻有未举手的人提出,鉴于被选举人本人不在场,这样推举有欠妥当,不合规矩。

    杨参议不愧是宦场老手,回答从容不迫:本人不在而推举甚多,说明众望归一。

    再没有任何异议。

    主持人当场宣布:选举结果有效。

    此时,张学良的心一定已经悲凉到了极点,但他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此外没有其它任何办法。

    东三省最高军政长官就要新鲜出炉了,但这个人却不是他。

    就在这时,历史的天平又一次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一个人忽然出现在会场门口,并引起了一片惊呼声。

    此人身着孝袍,腰系麻绳,脚蹬麻鞋,不像是开会来的,倒像是奔丧来的。

    张学良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来了!

    张作相,时任吉林省督军兼省长,老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担任奉军第二军军长,是张学良的顶头上司。

    听名字,你可能会认为他与张作霖有什么亲戚关系。其实不是,两人同姓纯属巧合。尽管不是血缘上的亲戚,但这两人绝对有过命的交情。历史上,张作霖两次结盟,张作相均榜上有名。

    张作相之所以能“众望归一”,确实是由于他的声望。

    郭鬼子造反,十万精锐直逼奉天,形势危如累卵,幸亏他和吴俊升两人拼死护主,才转危为安。此事不仅使老张感慨系之,认为关键时候还是几个老兄弟最忠心,而且为他自己在老派中赢得了巨大声名。

    郭部兵败,除处决郭愤青外,老张气恼之下,还准备将叛乱将领一律处死。幸亏张作相以平叛功臣之身再三苦谏,才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郭老师闹事,小张学生自然不能免责,用老张的话说,自己儿子“信任郭鬼子已经胜过信任他老子”了。按照老张的性格,死罪虽可免(总要有人接班),活罪却难逃。也是张作相充分发挥好人做到底精神,使尽浑身解数,做工作,说好话,总算让小张得以全身而退。

    无论老派还是新派,对张作相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厚道,三个字的评价:真厚道。

    既有与老帅八拜结交的资历,又有平叛立功的业绩,还不会为难兄弟们,这样的人,不选他,选谁?

    在会议召开前,已经有人把总司令军服送到了张作相府上。

    但是张作相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进入会场后,他手捧那套保安总司令的军服,把它放在了张学良面前。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人人面面相觑。小张本人也手足无措,连忙站起来表示自己太年轻,各方面经验不足,还是敦请老叔(张学良对张作相以叔伯辈相称)统管东三省军政大权为好。

    当着众人的面,张作相声泪俱下,真动了感情:老帅在世时,经常要我关照汉卿,我如就任此职,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老帅。汉卿年轻有为,子承父业名正言顺,大敌当前不能再拖了。

    这些话入情入理,真是说到小张心坎里去了,一时间既感动又激动。

    2009-09-1607:49:15

    对会议的选举结果和任命,张作相表示实难从命,理由是要赶回锦州给母亲办丧事(“作相不孝,家母归天,作相随即赴锦治母丧”)。

    九天以后,东三省省议会联合会推翻举手表决的方法,改用选票推举,结果张学良顺利当选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一职。

    两天以后,小张正式宣布就职。同时,成立东三省保安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没有什么实权,但能把老棍棍们都装进去,基本相当于后来老蒋在台湾搞的战略顾问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杨宇霆名列其中。

    但是杨马上提出辞职。

    “老将”(张学良对张作霖的称呼)手下的老兵,三朝元老,当朝宰相,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招呼不打一声就给免了,也太说不过去了吧,不就是主持会议时没选你,历史上有那么一点意见吗?

    人一“小诸葛”,给你个小字辈当顾问逗着玩,也太不拿人当人看了。

    知道老杨是嫌职务不够份量,怎么弄一个够份量的位置让他干干呢。小张很头疼,憋了半天,总算憋出了一个“黑龙江省军务督办”来。

    老杨不听犹可,一听气得差点抽风抽过去。当总参议那会,黑龙江省省长都是要向他汇报工作的,现在竟然要到给他汇报工作的下级那里去当个公务员,这在最看重等级的军阀体系中,不啻于给他老脸一嘴巴子,是一种明明白白的侮辱。

    走人,甩袖子不干了。

    老杨走了,小张笑了。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不是一点点难对付。现在走了正好,全世界都清净了。

    毫无疑问,在时年二十七岁的少帅走上红地毯的那一刻,他心里一定充满了对那个被他称为老叔的人的无限感激之情。

    大家没有看错,这确实是一个天底下少见的忠实厚道之人。

    当东北王的桂冠向他招手时,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只为了一句承诺:老帅在世时,我答应老帅要关照汉卿!

    东北少帅张学良上台后,对外连做了两件事:与北伐军议和息兵,将关内所有军队全部撤回东北;正式发表大元帅张作霖死讯。

    现在悬在田中首相心上的,是张少帅还会不会做第三件他最担心的事。至于兑现他老子的那些画饼式的协议,则还是其次了。

    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东北易帜。主意是南京的老蒋先提出来的。

    把奉军赶出关内容易,要跑到关外去解决东三省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实际上,在皇姑屯事件爆发、奉军逐步退回东北后,原先共同北伐的四兄弟蒋、冯、阎、李就已经不齐心了。

    这四位各有各的算盘,都不是什么善茬。眼看随着平津拿下,全国已大半统一(除了东北),老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同时削弱地方实力。而那三兄弟谋算的则是怎样凭借参与北伐之功,在既能保持住自己的山头的同时,还能拿到尽可能多的好处。

    老蒋电邀这三位去北京参加善后会议,阎老西(阎锡山)和李宗仁早早就到了,但是左等右等,就是没有冯玉祥的影子。传来消息说是生病了。这下老蒋急了,本来谈的就是四个人的事,现在缺了一个,这会还如何开得下去。

    老冯真的生病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