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7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9-11-0909:13:04

    声势搞这么大,面对的却是一座空城,兴致勃勃赶来的各路鬼子也感觉很无聊。

    除了第20师团(朝鲜龙山师团)、关东军飞行队侦察第8中队驻守锦州外,其余部队都各回原地驻防。

    按照常理,既然东北军都已经跑了,锦州日军的日子应该很好过。

    朝鲜龙山师团原来常驻朝鲜,那个地方的“治安”,用他们的话来说,是糟透了。有时候大白天的,日本人都不敢一个人出门,唯恐一不小心被拖到角落里给剁了做成人肉叉烧包。

    能够有机会跑到东北来透透气,散散心,放松一下心情,实在是件美事。

    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东北这疙瘩,也不是好呆的。

    锦西葫芦岛,是东北军撤退关内的必经之地。龙山师团经过情报侦察,发现那里的东北公安总队也已经撤走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东北军在锦州这个地方也不是真的一枪都没打过,不过大多不是正规军人打的,是警察打的。

    东北公安总队实际上是一支警察部队,而他们的头,就是那个后来跟小萝卜头关一块的黄显声。

    提起这兄弟,可是铁骨铮铮的一条硬汉子。

    黄显声是东北讲武堂出来的,跟张学良还是一个科:炮科。对讲武堂的同学,少帅自然要格外关照一些。先是让他入了自己的卫队旅,后来又任命他为奉天警察局长。

    张少帅手下的官,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居多。惟有这个黄显声,那是比较认真的。

    当了警察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起缉毒风暴。

    别的警察局长也不是不反“黄赌毒”,不过基本上是走过场,所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一般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看僧面看佛面。

    到了黄显声这里,只要你藏着毒,统统别想过。

    如果光打苍蝇不打老虎,那就不叫黄铁汉了。在任期间,他不仅找过日本人的麻烦,就连黑龙江省主席汤玉麟的私货也被他抄过。

    照这个趋势下去,东北这块地面上,就没有谁他不敢惹的。少帅那是提早一步跑到北平去了,要不然被他抓住,没准发起性子来,也会被当作瘾君子给送到局子里去蹲两天。

    “九一八”后,东北军做了缩头乌龟。黄铁汉愤愤不平,就来了个无证上岗,带着手下的这帮警察兄弟和日本人干了起来。

    不是说“绝对不抵抗”吗?那说是的军人,我是警察,凭什么不抵抗。

    张少帅虽然不愿意拿军队去拼,让警察偶尔打打黑枪,他还是乐意的。

    黄显声和他的东北公安总队是最后一个从锦西撤走的。他们都撤了。日本人就知道东北军真是全躲到关内去了。

    尽管如此,锦西还是要驻防的。

    龙山师团命令混成第38旅团(依田旅团)出人。

    旅团长依田少将把古贺传太郎大佐喊来,让他带着自己的骑兵第27联队(古贺联队)去锦西溜上一圈。

    没什么仗要打,就当去郊外散心。

    古贺这小子,虽然一直在朝鲜当差,对东北倒不陌生。早在日俄战争时,他就到沈阳搞过侦察。

    不过这段经历绝对很惨,因为他不幸被老毛子抓住了。

    当然最后又逃了出来,但东方不是西方,做过俘虏那是很丢脸的一件事,影响仕途啊。

    看看他的职务你就知道了,日俄战争都经历过,还只是当个小小的骑兵联队长,混得好是这副德性?

    说起来是一个骑兵联队,但由于是临时编组(就象第38旅团也是临时编成一样),庙大和尚少,把他自个加起来,超不过一百个人,只能勉强算一个中队。

    混成这个样子,脸皮薄点的就不如拿块豆腐撞撞死算了,活着多丢人。

    古贺不算脸皮薄的,他要把面子找回来。

    (170)

    2009-11-0914:13:14

    就在这里,那个不用他费神打仗的锦西。

    弱者面对更弱者,也可以当自己是强者。

    他并没有带部队直接进入锦西,而是在走到锦西县城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叫来翻译:你去,让锦西的文武百官排着队来迎接我。

    翻译觉得这是一个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

    东北军都撒丫子跑了,县里的那帮老少爷们还能定定心心在城里等您老人家露面?

    可古贺联队长的话也不能不听,当下只好硬着头皮进城了。

    一进城,放心了。

    县太爷真没走。

    锦西县长张国栋听了翻译的传话,连连点头,急忙找人准备欢迎仪式去了。

    翻译觉得联队长的话很神,其实张县长是有苦说不出。

    能跑,我还不早跑了。

    张学良主政东北,不仅自己收税自己用,还发行一种地方货币——奉票。张国栋做过奉天省(辽宁省)的议员,到了锦西后便也有样学样,印发了一些地方流通券,从老百姓手里捞走了不少钱。

    流通券不是黄金,战乱一起等同于废纸。等到锦州危急,张县长想跟着黄显声一块走的时候,就发现走不了了。

    大家伙一把拖住了他。

    先别走,你得讲清楚,这个流通券还值不值钱。要不你给我黄金,我把流通券还给你。

    这么一扯,倒霉的张县长就落下来了。

    眼下,先应付日本人要紧。张国栋把县衙里留下来的人都召集到一起,一清点,少了一个人。

    这兵荒马乱的,少谁都正常。他也没太在意,便带着一众人等欢迎城外的“皇军”去了。

    张国栋在日本留过学,知道一点“迎宾”的规矩,仓促间,竟然连日本国旗都赶制好了。

    古贺带着他的骑兵联队一摇三摆地过来了。张国栋诚惶诚恐组织起来的“迎宾仪式”自然让他很是受用。

    接着,又挺着胸脯,把张国栋这帮人召集起来开会,让他们组织维持会,以维持当地的“治安”。

    一伙新晋汉奸无不胁肩谗笑,附首贴耳,没有一个不把这位古贺太君当太上皇给贡着敬着的。

    看来官大不大都不要紧,有感觉就OK。

    可是古贺太君,你的面子是肯定有了,但命马上就要没了。

    因为已经有一帮强人在那里磨刀了。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袄年华,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中庸》

    以上这段话,是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对他的学生子路说的。那时候他就看出来了,北方人不怕死,凶猛,是一群“强者”。

    锦西葫芦岛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强者居之”的北方之地。

    当然不是指城里,而是指乡下。

    在锦西的乡下,盛产溜子。

    不用猜了,这不是什么好吃的水果。跟胡子的意思差不多,其实指的是“道”上的朋友——绿林好汉。

    与之相适应的是,为了防溜子,锦西农家几乎户户有枪。

    买枪的银子还都是各家各户从自己口袋里摸出来的。别地方的人有钱了就拿出来再买地,这个地方的人都想清楚了,地再多也是进贡给溜子的。那还不如买枪划算,至少可以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致饿死。

    于是,枪便成了宝贝。有地有钱的单买,没这种经济实力的就搞拼车,合起来买。最后十几户几十户上百户,便可以凑成民团。

    锦西的民团,那是遍地开花。

    民团和溜子本来是死对头。日军来了却把他们捏成了一堆——但凡身上有点血性的,谁会拒绝团结起来保家卫国,一道打鬼子?

    当然这中间还需要有一个人捏合。

    (171)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