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8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9-11-1809:15:13

    上午,日本轰炸机群到达真如上空,同时有从“凤翔”号航空母舰上飞起的舰载攻击机5架(有说3架)左右护航。

    空防警报长鸣。出击。

    中央航空队9架“八国联军”腾空而起,如鹰之展翼,向日机俯冲杀来。

    双方的战斗机立刻缠斗在了一起。

    华侨飞行员们的空战技术谈不上有多么高超,经验更等同于零(打内战就他们自己在天上飞,只要记得往下面扔个炸弹就可以了),但战斗热情都很高涨。

    比如这位——印度华侨朱达先。

    他原先据说是在印度闹过革命的(不知道与甘地熟不熟),后来英国人要抓他,风声紧,就跑到革命的老根据地广州去了。

    他先在广东航校过渡了一下(资格证总是要的),然后便分到了中央航空队。

    空战开始后,这位兄弟开着自己的英制林柯克单座战斗机就上去了(别的机一般都是双座的),表现还很是兴奋,左砍右劈,浑然忘我。

    打着打着,机身上中了好些弹,腿也被打折了,只好开着战斗机又返回机场。

    英制林柯克战斗机是中央航空队中唯一能跟日式战斗机的性能靠近一些的机型,所以一下来就被另一个飞行员“抢”过去了。

    这个飞行员叫黄毓沛,美国华侨,飞行分队队长。

    飞行队的好飞机不多,大家都想用,是只能用一个“抢”字。

    但也许是战况过于紧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那就是:这是一台中了弹的战机。

    按照飞行规定,所有中弹战机在返航后都不能立即升空,必须首先进行检查。

    由于操纵系统骤然失灵,该机未能投入战斗就不幸坠毁。

    这次空战时间很短,双方各有伤亡(日机1架受伤,中方飞行员1死2伤,损失飞机1架),中方看起来还更吃亏一点,所以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勉强合格。

    当时的中国空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技术,都显得过于稚嫩,而航空署的头头脑脑们对打空战也没多少信心,因此真如空战结束后,空军基本上处于防御状态,只求自保,没有多少制空权可言。

    但他们在关键时候亮的这把剑,事后还是得到了国内舆论的高度评价(一如海军被批得抬不起头来一样),这为空军日后真正的一鸣惊人奠定了基础。

    等着吧,英雄终将出世,到那时候,且让你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东京方面,得知上海前线仍然只能打成这个鸟样,原先互不相让的两个人都沉不住气了。

    军令部长博恭王和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只好又坐到一起来了。

    经过一番挖空心思的讨价还价,双方总算达成一致:载仁同意先派混成第24旅团(久留米混成旅团),后派第9师团(金泽师团)赴沪支援。

    而在部队的指挥关系上,不知道内情的人也许会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

    久留米混成旅团到达上海后,归第3舰队指挥,但它反过来可以指挥海军陆战队。

    金泽师团到达上海后,可以指挥久留米混成旅团和海军陆战队,但与海军上层指挥系统又横竖不搭界。

    没办法,这就是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国情”,哪怕你总是看不太懂。

    达成一致后,第3舰队扬帆起航。在旗舰“出云号”巡洋舰中坐镇的,就是负责上海作战的日军最高指挥官——野村吉三郎中将。

    跟一般人印象中日本人总是又矮又锉的印像不一样,当年的日本海军里面,很有些长得帅的。比如跟山本五十六是铁哥们的米内光政中将,就很招那些艺妓们的喜欢,人人以跟他有过一腿为荣。

    野村也算一个,此人身材高大,一表堂堂,而且脸上总是挂着笑,不笑不说话,不像那些陆军军官一个个满脸横肉,一看就是杀猪的出身。

    这人确实见过点世面,因为他不光会指挥海军,还涉足外交,曾出席巴黎和会,并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美国大使馆副武官。虽然官不大,但却混得有头有脸,认识不少华府要人,连大名鼎鼎的罗斯福(就是那个瘸腿美国总统,时任海军次长)都跟他有交情。

    仅此一点,也可以看出为什么海军看不起陆军。人家层次在那里摆着,就是不当兵,也可以干点别的(野村二战后下岗再就业,曾被松下幸之助聘为企业经理),而你陆军除了打仗还能干些什么?

    (197)

    2009-11-1814:25:55

    海军用野村来换盐泽不是没道理的。

    中将和少将的区别,不光是军衔,连眼界和阅历都不一样。

    换句话说,野村比盐泽更有思想。

    船还在海上,他已经在战略上有了考虑。

    他判断,日军要想真正在上海一战定乾坤,还得依靠后续的第9师团等大部队,因此眼下只能采取守势,待援兵到齐后再全力出击,毕其功于一役。

    可久留米混成旅团来了以后也不能什么都不干。

    野村就给他们找了一个活:拿下吴淞要塞。

    那里炮台已废,守军也不多,一个旅团上去肯定能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攻克吴淞要塞,不仅可使来往日舰不用再担惊受怕,而且还能为后援部队建立一个良好的登陆点。

    因为吴淞炮台的南面就是吴淞车站,那是淞沪铁路(吴淞铁路)靠近长江的最后一个火车站点。

    大兵一到,只要沿此打通淞沪铁路,包括第9师团在内的援兵,就可以通过铁路线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市区。

    应该说,野村的想法是好的,也顾全大局,很为陆军着想。

    在巡洋舰上,他向久留米混成旅团的旅团长下元熊弥少将(陆大23期)发出了第一个电令:进攻吴淞炮台,然后直接登陆。

    电令是发出去了,但产生了一个疑问。

    这陆军能听他的吗,虽然只是一个临时组建的步兵混成旅。

    我看悬。

    如果我是一个日本人,可能会对日本海陆军这种互不卖帐的混乱状况感到焦虑和痛心,但我是中国人,所以绝不会不开心,实话说了吧——还有点兴灾乐祸。

    苦大仇深的陆军弟兄们,既然海军如此不把你们当人,那就别听他们的,跟他们干到低。

    事实证明,我一点没有低估日本陆军的觉悟。

    因为下元少将就是这么想的:凭什么听你的?

    2月7日,下元率领他的久留米混成旅团,坐着巡洋舰,在海军的护卫下,从长江口进入黄埔江,然后在张华浜铁路码头轻松登陆。

    简直太轻松了,谁说登陆难,难登陆的?

    其实是19路军因兵力不足,已经收缩了防线,在张华浜并无相应力量配置。

    按照野村的命令,必须拿下吴淞炮台,但下元却觉得这个临时上级蠢极了,还不是一般的蠢。

    打吴淞炮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要进攻上海市区吗?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登陆,还理那个破炮台做甚。

    会不会打仗啊你。

    于是下元挥笔给野村起草了一份报告。

    你不是让我进攻炮台吗?

    对不起,我攻坚材料不足(不知道他需要什么材料,难道是攻城的云梯?),打不了。

    随后又给参谋本部发了一份电报。

    对着他的娘家人,下元有一肚子的委屈和气愤——那个叫野村的瞎指挥,乱弹琴,真是干不下去了。

    市区的情况那么紧张,这厮不让我们去,却派我们打什么吴淞炮台,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吗?

    参谋本部收到电文,觉得下元说得十分有理。

    早就猜到海军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果然。

    (198)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