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0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09-12-0209:18:39

    他在士官学校时成绩就不算好,然后考陆大,怎么考也考不上。这真要了亲命了。没陆大那张金灿灿的文凭,林同学就是再有能耐,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飞黄腾达了。

    林大八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这一期出了很多人,比较有名的就有冈村宁次、永田铁山、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在林大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欣喜若狂地拿到大佐肩章时,他的这些当年同学或发小都早已当上大佐好多年,只要在家跷着二郎腿等别人来给他们换少将牌牌就可以了。

    人与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一般来说,在中日交锋过程中,联队长亲自上阵并战死杀场是比较少见的,除非这个联队都全体完完了。但是林大八与别人不一样,他得豁出命来干,否则加官进爵就别指望了。

    当时日军的战场记录,就明确记载他是在冲锋陷阵的过程中,被中国守军的机枪打中后不治身亡的。

    林大八一死,别说植田,日本国内也震惊异常。

    人没死之前,大家都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现在一完蛋,流眼泪的,擦鼻涕的,讲好话的,全来了。

    死者生身的未尽愿望予以充分满足:不仅追晋为陆军少将,还被冠以“军神”称号。

    在日本,较早被尊称为“军神”的是那个抬着三口棺材(他和两个儿子一人一个)上日俄战场的乃木希典大将。以林大八的身份和地位,能和大名鼎鼎的乃木共享“荣誉称号”,真可以说是哀荣备至了。

    林大八这么玩命的表现,自然很得被武士道精神搞得五迷三倒的日本人的欢心。但追根溯源,他不过是变态的日本考试制度和军队派系下的一个牺牲品而已。

    就在这天中午,又一个消息传来。

    日本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就是野村来上海时坐的那艘)遭袭。

    令人惊奇的是,这次袭击“出云号”的既非19路军,也不是第5军,而是一群来自民间的高手。

    领头策划的是有“美髯公”之称的胡厥文。

    淞沪战前,胡厥文是个开机器工厂的大老板。难得的是这位生意人不光会数钱,还知道忧国忧民。他之所以要留一把大胡子,并不是想学关云长,而是要把它作为“抗战胡子”,抗战一日不取得胜利就一日不刮胡子(“蓄之以记国难”)。

    开战后,他就把机器行里的人组织起来,为19路军加工制造了手榴弹、迫击炮弹等各种武器。

    胡老板抗战的情绪很高。光在后面造造手榴弹当然很不过瘾。过不多久,他就想到了一个新招:炸日军的舰艇。

    当时“出云舰”就停泊在黄浦江上,日军陆海军高层常在这艘船上来来往往。胡厥文认为,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一定也在上面。如果把“出云舰”炸掉,日军定将群龙无首,陷入混乱之中。

    可是“出云舰”是一艘大舰艇,不是普通的小渔舟,要想动它的手,谈何容易。

    首先是拿什么去炸,你总不能甩一颗手榴弹或者打一发迫击炮上去吧,其次是派谁去炸,普通人肯定不行,因为这干的可是一个剌客的活。

    说起来容易,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操作过程。

    (239)

    2009-12-0209:26:45

    qq_97兄:

    援军久不至的原因,只是采用了我在史料中能见到的一种解释,当然也是老关看来相对比较好接受的一种。观日后中日之战,中国援军赴援速度确实都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快,亦反映了两军现代化机动速度的较大差距。

    仅就“一二八”会战而论,除了无制空权,无运输设施外,如liw200等兄所言,换防确实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一支部队不能说走就走,必须等其它部队接过防卫任务后才能开拨,限于本帖主旨在此不能详述,希望大家也能提供更为详实的史料佐证。

    2009-12-0213:16:00

    答hu05102108兄:

    赣州战役史上确有其事。

    该战役由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发起,指挥官为彭德怀。红军为14000人,赣州守军有18000人,但有很大一部分为当地民团,缺乏战斗力。因此老彭在战前曾估计,如老蒋不来增援,赣州可一举而下。但没想到守敌比较挺得住,红三军团从2月8日开始,打到2月25日,都没有能把赣州攻下。这为陈诚部增援赢得了时间。11师罗卓英于2月底到达赣州对岸,并派2团1营偷渡入城。3月7日拂晓,守城部队发动突袭。红三军团遭遇惨败,一师自师长侯中英以下大部被俘。

    2009-12-0213:20:32

    胡厥文找了一帮志同道合者商量。

    在胡厥文找来的这个圈子里面,有搞实业的(有资金),有搞科研的(有技术),有搞军工的(有门路),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我们草根一族的力量,如果能够凝聚起来,往往就是一个强人团体,不比那些坐而论道的专家差多少。

    炸弹很快找到了。

    那是上海兵工厂仓库里的一颗旧的水雷外壳。

    旧,没关系,技术人员可以搞定。

    经过重新配引信,灌炸药,老瓶装新酒,一颗500磅的大水雷就出来了。

    人也找到了。

    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勇敢的潜水员。

    大水雷,潜水员,都有了,接下来还需要策划一下。

    具体安排如下:找40只空的油桶,一一密封,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潜水员在水下推行。

    而水雷,就固定在其中一只油桶下面。

    日本人恐怕不会想到,黄浦江上随处可见的油桶漂浮物下面,竟然还藏着足以致命的大水雷!

    可惜的是,在行动真正付诸实施时,由于时间计算上出现失误,导致水雷尚未贴着舰艇就提前引爆了,结果未能把“出云号”炸伤炸沉。同时,白川当时实际上也不在这艘船上。此前,他一直在“妙高号”舰艇上进行指挥。水雷爆炸时,他已经移到了公大纱厂的日军指挥部。

    袭击“出云号”虽然大快人心,但无论成功与否,从军事行动的角度而言,对整个战局并无很大影响。

    此时,中方指挥官们真正感到焦虑和担心的,除了正面战场日军来势凶猛以外,就是善通寺师团主力已经在七丫口实施登陆这件事。

    都是会家子,日军从这里登陆要干什么,大家都一目了然。

    得知消息后,负责左翼指挥的张治中迅速做出反应,砸锅卖铁,把一直舍不得用的左翼军总预备队都拿了出来。

    宋希濂旅再次被赋予重任。

    在大部分军校关于反登陆战的教案中,都会明确一点,那就是登陆后24小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第一时间内不能把对方赶下海,那就只有你自己跳海了。

    作为黄埔资深教官,张治中当然不会不清楚,他要乘善通寺师团登陆后立足未稳的机会,施以重拳,让其在岸上呆不下去。

    宋希濂,你还能像当初强渡蕴藻浜那样挽狂澜于既倒吗?

    但是命运终于没有能够再次赋予他这样的机会。

    还是缘于该死的机动能力。

    浏河距离部队所在位置将近60多里路,最快的办法是用汽车运。但宋希濂想尽了办法,也只找到11辆汽车,一趟只可运1个营。

    这当口,你就是急死也没用。

    先上1个营,其他人跑步前进。

    宋希濂亲自带这个营(521团第1营)先行出发。

    上午11点走的,到浏河已经12点半了,路上用去了足足1个半小时。其实如果按正常速度开,半个小时即能赶到。问题是他们在快到浏河时被日机盯上了,没法正常赶路。

    日机又是扫射又是投弹,部队不得不下车隐蔽疏散,这一耽搁,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更惨的是,11辆汽车,被炸了8辆,只有3辆勉强可用。

    还好,总算离浏河已经不远了。3辆车掉转头一拐一拐地回去接人,先行营则继续往目的地跑。

    在浏河,宋希濂迎面碰见的不是教导总队,而是冯庸义勇军。

    当时来上海参战的民众义勇军很多,影响较大的就有南京中央大学义勇团(后嫌名字不够响亮,又改名铁血军团)、华侨救国义勇军(顾名思义,是由爱国侨胞组成的),不太知名但名称雷人的有天津骷髅团(打不死你,吓也要把你吓死)、中国国民救**第一军第一师(比实际作战的19路军和第5军还要高调)。

    在所有外地义勇军中,要论国仇家恨,冯庸义勇军的感受最深。

    因为他们就是一路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而流亡到关内来的东北大学生。

    (240)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