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9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2-2519:13:00

    当然,他带来的那两个团也不是白给的。

    打到晚上9点,本想一鼓作气拿下罗文峪的日军步兵也终于软下来,“三而竭”了。

    不过经过一个晚上,鬼子们又有了新的思路。

    拿不下罗文峪,就直接攻山楂峪。后者还在罗文峪西面,打下那里,等于把罗文峪也都给包了。

    越想越兴奋,不由佩服起自己的应变能力来了。

    既如此,那就干吧。

    老规矩,必要的花招还是要使的:罗文峪照攻,但主要兵力放在相距罗文峪口仅5里路的山楂峪,这个就叫声东击西。

    一开始,连刘汝明都没识破。

    相对于罗文峪,山楂峪是小关口,他仅在那里部署了一个营(刘福祥营)。

    铃木旅团在山楂峪使出了日军常用的“要你命三招”。

    第一招,用炮打。

    不是泛泛轰击,而是集中一点,意欲打开长城之缺口,同时为下一步进攻营造气氛。

    第二招,步兵冲。

    成百上千日伪军向缺口处涌入,就是挤,也得挤进来。

    第三招,天上炸。

    这是最后一招,因为挤不进来,就只好招呼轰炸机出动,进行低旋轰炸和射击了。

    三招用完,日军还是站在原地,一块长城砖也没捞到。

    可恼哇。

    情急之下,又额外想了一招:用烟幕弹。

    利用烟幕弹为掩护,悄悄地派部队摸到守军阵地的左前方高地上去。

    这帮小子大概认为,烟幕弹一放,对手就看不到他们了。没想到的是,别人固然看不清你,可你也同时看不清对方了,而且你这烟幕弹一放,就等于告诉29军:我要玩阴的了。

    那刘福祥也打了多年的仗,是个老兵,如何猜不透鬼子的这点小伎俩。

    放烟幕弹正好,还免得你又是炮轰,又是枪打的。

    刘福祥立刻派了一个连建制的预备队上去,同样以烟幕为掩护,爬到高地上,对着日军就是一顿猛砍。

    在付出较大伤亡(连长中弹阵亡)后,高地失而复得。

    这一早上,铃木旅团就算白干了。他们索性假戏真做,又在罗文峪这边撒起了野。

    从中午开始,日军就闭着眼睛打炮,转眼之间就甩过去500余发炮弹,好像炮弹都不要钱似的。

    这本钱可真够大的,炮弹密度把好端端一座山都掀得不成了样子(“山谷为之变形”)。

    山犹如此,人何以堪?

    刘汝明能“堪”。

    如果这几下就吃不消,那还叫善守之将?

    日军大炮叫得欢的时候,他早就带着1个团(李曾志团)、1个特务营手枪连(实际上也就是专属大刀队)走了。

    没跑远,就趴在山口两边,看着你打炮。

    炮兵闹腾够了,自然就要派步兵上了。毕竟打炮不是目的,占领阵地才是目的。

    经过刚才那番狂风暴雨,对方阵地上一枪未放,似乎已经彻底歇菜了。

    看来,只要接收一下,履行个手续就可以pass。

    日军遂分成四路纵队,大模大样地上山来了。

    刘汝明一声不响,看着他们往山上爬。

    难道准备放弃阵地了?

    答案很快揭晓。

    相距200米,突然发作。

    一个人蹭地一下从地上率先跃起,舞着刀就朝日军砍了过去。

    正是刘汝明自己。

    (454)

    2010-02-2609:04:08

    虽然可能没有赵登禹那么凶悍,不过人家毕竟也是靠刀混饭吃的,那刀法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还有什么榜样比自己的长官更好,于是,一众猛男没一个怯场的。远的炸(用手榴弹),近的剁(用大砍刀),一时间,气势锐不可挡(“杀声震天,血光满地”)。

    按照29军在喜峰口大夜袭前定下的规矩,生擒和砍死日军都是有奖金的,不过赏格不一样,前者比后者更值钱,两个死鬼子才低得上一个活鬼子。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抓活的,当然要比死的上算。

    但是整个罗文峪之战,鬼子脑袋倒有不少,活的却不多。倒不是日军又耍酷,给你来个宁死不降什么的。事实上,在大刀制造的血淋淋效果面前(“肢体异处,鲜血四溅”),再骄悍的日本兵也得原形毕露,没几个敢再逞英雄。据说在刀口之下,还有真鬼子为了不被砍头,装朝鲜兵跪地求饶的哩。

    实在躲不过去,也就只能做死狗状,用手遮住耳朵,闭住眼睛等死(“掩耳闭目”),嘴里还要念几声“爸爸”——好奇怪,别人这时候都是叫妈的嘛。

    罗文峪的29军对抓俘虏没兴趣!

    碰着死,沾着亡,100块大洋固然好,但是太费事,不如一刀痛快。我再多抡几刀,没准还不止这个数呢。

    碰上这些大白天出没的杀人无常,自命凶狂的日军这下也没了脾气,只好撒开丫子往后跑了。

    武士道悍不过真正的铁血。给人印象一向有进无退的日军也开始溃退了,而且一退起来就不可收拾。

    先是退出了中国守军的阵地前沿,接着又退出了自己的山头阵地,一个不小心,连他们引以为豪的炮兵阵地也丢了。

    还没完,得继续。

    铃木偷鸡不着蚀把米,不得不拉起数道防线,以阻止对手近乎疯狂的攻势。

    然而在已经杀上了瘾的29军官兵眼里,防线根本挡不住他们,几乎一撕即破。

    下午2点,冲破第一道防线。

    一个小时后,第二道防线又土崩瓦解。

    本来还要再往前面冲,但山楂峪那边顶不住了。

    刘福祥营损失惨重,阵地亦几得几失。

    其实能坚挺到现在,已属大不易,如果不是他们吸引了日军相当多的兵力,罗文峪这边也不可能打得这么爽。

    刘汝明只好缓一下,派李金田率李曾志团过去帮忙。

    这样一来,右翼突进就变成了两翼齐飞。

    晚上7点,日军全线后撤。

    这一天,应该算是刘汝明得了便宜。

    可他还放松不下来。

    不把山楂峪那里的鬼子再赶远一点,迟早是个威胁。

    助长刘汝明这一想法的,当然还有长城内外沉沉的夜幕——这么好的环境,不搞两部恐怖片出来,如何对得起自己。

    一声令下,祁光远团的王合春营被抽出,担当午夜杀手的重任。

    喜峰口夜袭队是11点出发,他们是12点,从山楂峪准时潜行出关。但与前者相比,这次行动的难度系数已大大加码。

    说来说去,还不都是给喜峰口夜袭给闹的。从那以后,日军都变成了“怕黑的男人”,他们根本不敢在山楂峪下面宿营,非得隔老远,相距五六座山才能放心地安营扎寨。

    然而这就安全了吗?NO。

    (455)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