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24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4-2919:02:34

    作者:冷月孤星雨回复日期:2010-04-2915:32:09

    老蒋果真两次召开高宗武——>是“召见”吧,呵呵

    ————————————————————————————

    汗一个。

    2010-04-2919:03:58

    先是日本驻张家口领事馆向张北驻军提抗议,接着北平公使馆又直接向宋哲元本人提抗议,层层加码,上纲上线,硬是把芝麻绿豆大一件小事“炒”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最后,宋哲元除了派张北驻军的最高指挥官赵登禹向日方道歉外,又撤了一个连长的职。

    黄郛说过,日本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无穷。

    什么叫**无穷,就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快马加鞭,一直要往前赶的。

    光这些就够了吗?

    不!

    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又提一条,那就是29军必须全部退到长城里面去。

    幸好这回宋哲元学聪明了。他说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得由中央做主。

    如此一拖,就把事情给拖黄了。

    仅仅履行一下正常的检查手续,就被敲了这么大一个竹杠,老蒋听得暗暗心惊,想体现一下“国家之正气”,其实就是顾一下面子的想法大大动摇。

    在询问黄郛,得知通邮谈判已经因破裂而中止时,他也着急起来。

    黄郛进言,如果双方一直陷于这种互不接触的状态,于中方最为不利(“久僵终非至计”),并不是说你不跟他往来,不谈下去,他就不会打你的主意。于局部而言,通邮这件事也不可能永远这样拖下去,终究是回避不了的。

    只有打开僵局,保持对话,我们在华北才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尤信於大局必有裨益”)。

    老蒋终于明白了,面子和现实之间,他只能选一样,而不可能二者得兼。

    那就只有让步了。

    双方重开谈判,中方不再提建立商业机构的方案了,同意邮务可由双方邮政机关办理,但必须在山海关和古北口各设一个邮务代办所,以避免与伪满邮局直接接触。

    这已是中方能答应的最后底线,日本人知道再逼下去也没有用,勉勉强强地答应了。

    尽管如此,由于日方居心叵测,到处夹枪带棒,所以谈判的推进仍然十分艰难和缓慢。最后南京政府只好派外交部次长唐有壬亲临北平督阵,高宗武在里面谈一步便和他打一个电话,这才得以把议程谈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15日,在双方均未签字的“谅解备忘录”的基础上,中日正式通过通邮协定。至此,通车通邮谈判全部结束。

    不久以前,我看到过一位学者关于通邮谈判的论文,其中论及中方的谈判代表表现过于呆板,转圜不够,而日本代表明显“技高一筹”云云。

    我以为这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因为这已不是双方外交家的职业素养问题了。换个情境来看,假如我们也占领了日本的北海道,并有兵锋直指东京的可能,我就不信他有什么办法做到“技高一筹”,真这么有能耐,他们为什么不在同样高手云集的国联会场露上一手,而要弄得一败涂地呢?

    文中还谈到,黄郛作为“第三者介入”,影响了主谈代表高宗武的决策。但在我看来,黄郛介入实出于无奈,他是华北政局的主持者,首当其冲的责任就是避免因谈判破裂而危机扩大,乃至影响全盘大局(“所争者小而所失者大,为国家计,绝非至策”)。

    高宗武在晚年回忆通邮谈判时,说他和黄郛在观点上确实存在着“太多矛盾”,一老一少经常发生言语冲突,但他仍毫不讳言,黄郛其人“非常爱国”,而且谦和勤奋,在经验和能力上都让他印象深刻。

    (601)

    2010-04-3008:59:36

    在通车通邮谈判中,黄郛为顾全大局,已经做出了一些让步,日本人也通过他们的“技高一筹”,在里面打了很多的“擦边球”,拼着命希望人们能在事实上认定有“满洲国”这么一个东西存在。

    但是他们失望了。火车通了,信也可以寄了,然而国际上认“满洲国”的仍然没有多出一个。

    与此同时,黄郛却在“所失者大”中的那个“大”上前进了一步,这个“大”,有很大一部分是指华北的团结对外。

    当时老蒋正在西南诸省指挥对长征中的红军展开围追堵截,然而由于黄郛坐镇华北,这里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洞若观火,这一对盟兄弟经常通过电报以及南下北上的方式商讨对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8日,阎锡山的老家山西河边村气氛热烈,因为这里即将迎来一位极其重要的客人——“蒋委员长”,后面括号:夫妇。

    老阎自己诚惶诚恐,鞍前马后招呼自不待言,阎老爸患病多年,平时极少出门,这次也硬让家人用椅子抬着,出来“叩见”自己心目中的“万岁爷”。没想到这个“万岁爷”与众不同,未等阎老爸开口,就连称“老伯”,并连着鞠了三个躬,把个“老伯”当场惊得不知所措。

    要说这老蒋虽然位高权重,但对于封建礼教的那一套却是极其注重的,他哪知道阎老爸的心理啊:堂堂“天子”哪有给我等小民敬礼鞠躬的事,这不折寿么。后来老头没过多长时间就真的一命归天了,村里迷信的人就都说是让老蒋给“折”的。

    阎老爸如此,阎老妈(其实是老阎的后妈)和他媳妇更没好到哪去。她们在私下里,都口口声声称呼宋美龄为“尊贵的王后娘娘”,把后者差点笑死过去。

    外行看热闹,内行见门道。老蒋的这次“人情外交”可是用意至深的,那就是要借机观察一下山西的动静,同时拉近与阎锡山的距离,在华北可能面临分裂危机的情况下,首先把这个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给稳住。

    虽然前后仅仅在山西呆了三天,但老蒋此行的收获是非常丰厚的,两人开始从中原大战时难以相容的政敌逐渐转变为盟友(哪怕是暂时的)。听听两人通信时用的称呼你就知道了,老蒋称老阎为“伯川大哥”(伯川是阎锡山的字),而老阎却毕恭毕敬,不敢逾越雷池一步,起头永远都是“委座钧鉴”。

    徐永昌对老蒋说过的那句话终于要开始兑现了:“(你)不但有与阎先生合作的必要,将来他还会有帮你的时候”。

    在“华北群雄”中,阎锡山资历最老,声望最高,说话也最有权威。因此,日本人此前也曾对他进行过多番引诱。

    现在老阎跟“委座”一接近,无疑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华北几个大佬顿时都把屁股坐定,不敢再多问窗外事了。

    (602)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