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29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6-2819:01:11

    当天早上10点,也就是老蒋被逮1个小时之后,黄永安走进了祝绍周的办公室。他们两人是保定军校同学,所以祝绍周并没有介意,然而当黄永安拿出一份电报给他看时,后者脸色大变,汗都下来了。

    好哇,你们想造反。祝绍周立即掏出枪对准黄永安,不过他心里很明白,如果黄永安照电报所示去做的话,他将死无葬身之地。

    未料黄永安说出了一句让他意想不到的话:这是“乱命”,我不会执行的。

    原来黄永安和刘海波权衡利弊之后,认为他们手上充其量只有2个炮兵团和1个教导大队,兵力单薄,而豫西有中央军樊崧甫1个师,如果对方杀回来,自己即使能暂时占领洛阳,也守不住,所以临时动摇,投向了南京政府。

    祝绍周一听喜出望外,真有绝处逢生之感。

    既是保定军校出来的,脑子里的战略意识自然不差。得知张杨正在秘密发动西安事变后,他马上连出三招。

    第一招,调动自己所能掌握的警察部队和第2教导大队,将第1大队的东北籍学员全部拘押,并占领洛阳各个要道。

    洛阳在手,等于关上了陕西之外的东北军入陕应援之门。驻河北保定的万福麟第53军因此与西安的联系被断绝,导致万张无法遥相呼应。

    第二招,调动樊崧甫师,让他们放下锄头钉靶,立即回师增援,不过不是来洛阳,而是往西直奔陕西的潼关而去。

    与洛阳相比,潼关是一座更重要的大门。

    樊崧甫抢先一步逼近潼关城下,就与西部的中央军一起,对西安形成了夹击之势。

    第三招,失败了。

    得悉“委座”危急,祝绍周派教练机飞赴临潼,以营救蒋介石。然而此时老蒋早已成瓮中之鳖,飞行员一着陆就被张学良的卫队逮了个正着。

    但是前两招已经使万福麟显得相当被动。在盘算完双方的胜负面之后,这位东北军元老很干脆地选择了背叛少帅,不再执行张学良发出的命令。

    端纳入陕,一去又无消息。宋美龄的心再次悬了起来,不知道未来等待的究竟会是什么命运。

    此时西安方面面临的局势也越来越严重。

    在失去洛阳,黄永安、万福麟等东北军将领相继背叛后,中央军通过陇海路不断向洛阳集结,但张杨仍对防守东线抱有一丝希翼。

    寄望者即为防守潼关的冯钦哉。

    潼关者,古之函谷关是也。此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秦国就靠这个天险挡住了东方诸国的联合进攻。到刘邦伐秦时,仍然对之望而生畏,不得不绕了个大圈子,转从东南武关入秦,这才杀到长安城下。

    如果强弓硬马,显然潼关是很难突破的。

    兵临城下的樊崧甫心知肚明,他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采取了派说客疏通的做法。

    冯钦哉是“老滑头”了,他观察了一下东线形势,感到“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马上表示自己要“反正”。

    (741)

    2010-06-2908:58:42

    有趣的是,当时南京政府尚不知道杨虎城也是西北事变的发动者之一。作为代理行政院长的孔祥熙竟然还希望通过冯钦哉的关系,托杨虎城来“营救介公脱险”。

    这个目的当然无法达到。不过经过冯钦哉这么一倒戈,西安东面防守再无屏障可言,中央军东西夹击古都之势已成。

    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挫失,使张杨倍感压力,他们非常希望能得到外界的支援,哪怕是声援也好。

    西安事变之前,张杨曾通过各种途径试探过各路诸侯对蒋的态度。当时这些大小诸侯的表情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深恶痛绝,尤其是对那个臭名昭著的“攘外必先安内”。

    看那样子,如果有条件,他们发动兵谏的劲头绝不比张杨来得差。

    事变发生的当天,张杨发布全国通电,就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纷纷响应。

    可是他们在关键时候却走出了一记错着。

    在那份八项抗日主张的全国通电后面,他们除自己署名以外,还甭管愿意不愿意,又把被扣的中央要员的名字都一古脑写了上去。

    此举原本是要增加通电的份量和气势的,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几乎把人心都给弄乱了。

    看到通电的人少不得在心里嘀咕:难道除了老蒋是坏蛋,其他人包括那些中央大员都是好人?或者说,我们和南京政府以及中央军仍然是一道儿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立场该往哪儿摆了。

    电报发出后,第一天无人应声。

    第二天,宋哲元率先作出了答复。

    在这之前,他曾专门召集手下的谋臣武将进行商议。

    曾几何时,老蒋曾希望能用秦德纯来影响宋哲元,可却一直未能如愿。不过功夫毕竟不是白下的,秦德纯可以在萧振瀛在时,跟宋哲元咬耳朵,说萧某如何“身在曹营心在汉”,但他自己却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坦白承认,原来他受老蒋的影响也不小,尤其是那次在庐山“推诚相见”的谈话,令他大受感动,实际上也是很想“以国士报之”的,只不过时机未至罢了。

    现在时机显然到了,因为自从萧振瀛被迫离开后,第一军师的宝座就非秦德纯莫属,宋哲元最听他的话了。

    在观察众人特别是宋哲元的神色后,秦德纯先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要说老蒋啊,这两年的有些做法确实不咋的。

    但是——

    如果他真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情况就更糟了,因为国家没人统领,只会四分五裂。

    秦德纯的潜台词一听即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蒋在,我们老睡不好觉,怕他“削藩”,但要是他不在,一旦日本人打过来,光靠29军去顶,那就可能连睡觉的床都没有了,还“藩”什么“藩”。

    秦德纯的话确实说到宋哲元的心坎上去了。对啊,怕的就是这个。

    宋哲元给张学良发来电文,上面没有一个字的支持或者同情,全是“忠告”:“忠告”张学良确保“委员长”安全。

    他的屁股完全挪到南京政府那边去了。这样的电报真是看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不过,到此时为止,张学良仍然相信有一个人一定会支持他的。这个人就是老阎。

    (742)

    2010-06-2909:19:43

    作者:苏涂涂回复日期:2010-06-2820:24:33

    虽然不想说,可还是忍不住要指出老关的不足。怎么老不写日期呢?(绝非指责,不要生气)

    南京开会哪一天?轰炸关中哪一天?洛阳之变哪一天?潼关倒戈哪一天?事变结束哪一天?非科班出身的诸公真的都清楚吗?

    现在单线叙述还不打紧,77之后,叙述一旦由单线变多线,华北华中华南事情一起来,不写日期的话,肯定有人会晕头转向。

    ————————————————————————————

    时间上大的方面都有标注,特别是后来加入了民国的编年。不过因为不是专门的学术文章,亦有别于一般编年史,其节奏变化主要还是由争端的解决过程和人物的表现来串连的。西安事变的这几段都是在几天之内进行的,标的过细恐有害文意,读起来也可能不会太顺畅,但我会遵兄意见,在这方面多注意,能标注的尽量标注。

    2010-06-2914:31:09

    还记得一起“犯颜直谏”,流着眼泪说“我们自己干吧”的动人情景吗?

    少帅甚至认为,在兵谏这件事上,自己与老阎是形成了一种神交默契的。

    果不其然,到第三天,总算又盼来了复电,而且真的是老阎从山西发过来的。

    真够哥们。

    打开函电一看,张学良的手发抖了。

    不是激动,而是给气的。

    宋哲元不过是“忠告”一下,老阎却几乎是在教训人了。

    电报上一共提了四个问题,问了五个“乎”,集中在一起,就是说张杨扣蒋的行为,完全是在“以救国之热心,成危国之行动”。

    你们闯了这么大的祸,看你们怎么了结(“何以善其后乎?”)。

    通篇没有支持,没有理解,没有同情,全是一副兴师问罪的嘴脸。本来应该是最大的同盟者,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最强有力的反对派。

    宋阎的电报一问世,立刻影响了一大片。

    除四川的刘湘尚态度暧昧外,起先驻足观望的广西李白、云南龙云、山东韩复榘都赶紧跟进,发电表示支持南京政府。

    不过韩复榘却在里面玩了一招滑头,明里拥蒋,暗里却又发一份密电给张学良,说“服从副司令,愿效前驱”。

    韩复榘背地里在打着什么主意,张学良又岂能不知。这种两面派的手法,只会让他更感伤心和气愤。

    以前,我想跟着老蒋干时,你们全劝我不要“愚忠”,而且一个个信誓旦旦,说要反蒋到底,好,我如今带头反蒋了,怎么样,你们却全哑巴了,甚至喝我的倒彩!

    他终于看透了这些人的用心,其实加起来就是两个词,一个词叫虚伪,一个词叫自私。

    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只有两种似乎跟朋友搭界的人,一种叫出卖朋友的人,一种叫被朋友出卖的人。

    张学良倍感痛苦。他已经发现,在这场多方博奕中,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控制全局的主角,而只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枚无法决定进退的棋子。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4日,经过会晤交谈后,端纳致电南京,表示张学良有意请孔祥熙和宋美龄一道去西安。

    在“亲友团”看来,这应该是“一周大限”到来之前,第一个让人欣喜的好消息了。

    孔宋都愿意应邀赴西安之行。可是主战派马上就不让了。

    端纳的电报可信吗,这老外以前是张学良的顾问,别是他们串通好了来诳咱们的吧。

    他们是不是想通过这种办法,把我们的代理行政院长诱过去,然后多出一个重要人质,从而加重他们谈判桌上的份量呢?

    至于蒋夫人,也一样,请是假,诱是真,去西安只会“加以拘禁”,多个人质而已。

    不可不防啊。

    见遭到拦阻,宋美龄大为着急,坚持端纳十分可靠,张杨并非诱骗,自己非去不可。由于言语过于激烈,她也顾不得再扮什么端庄淑女了,几乎是捡着手榴弹就扔,什么厉害上什么,就差没脱口骂娘了。

    (743)

    2010-06-2918:17:19

    争论归争论,宋美龄也感到,孔祥熙如今身份不一样,老蒋不在,就是名义上的最高首脑,万一真的又被扣住了,那就太难看了。于是,她在随后和端纳的联系中,便提出,自己排除万难,一定会来,但是孔祥熙身体状况不行,“医生坚嘱”不能坐飞机,能否用宋子文或者顾祝同这些人代替。

    西安方面答复:同意。

    宋美龄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和平营救,终于跨出了第一步。

    但这并不表明后面的事顺利了,相反更为棘手。

    由于仍然得不到任何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老蒋尚存活人世,南京的军人政客特别是主战派的心情越来越焦躁。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6日,南京政府发布对张学良的讨伐令,何应钦就职总司令。此后,刘峙被任命为东路讨逆军总司令,顾祝同为西路讨逆军总司令。东西两路部队各集结10个师,可谓重兵压境。

    虽碍于“一周大限”,步兵暂时未动,但洛阳集中的空军已经待命出发。

    消息传出,西安城内一片混乱。

    此时在张杨方面,实际上只有张学良的东北军力量足一点,有3个步兵军和1个骑兵军在陕甘可用于抗衡,杨虎城的第17路军兵力本来就很单薄,一共才2个军,在冯钦哉军倒戈之后,仅剩孙蔚如军聊以维持。

    置身这种强大外部压力之下,担任西安卫戍任务的第17路军开始出现不安,一些人指责张学良,认为是他把大家带入了一条走不出去的死胡同。还有人声称,只要中央军有一颗飞机炸弹落进西安城内,就铁定会先毙了姓蒋的。

    看起来,老蒋小命要玩完了,即使不在飞机轰炸西安时“中奖”,也可能被愤怒和惊恐弄得不知所措的官兵给处死。

    关键时候,老天拯救了他。

    下雪了。

    飞机无法越过华山。

    西安是轰不成了,但炸弹也没有带回去的道理,飞行员在回去的路上,就一路走一路扔,结果,洛阳至渭南一带,“被轰炸者已不胜数”。

    此时张杨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外面重兵围困,即将兵临城下,内部也充满乱象,每每让人惊心。

    张学良决定出面劝说和感化老蒋。

    老蒋原先由第17路军卫队营负责看管,由于担心他的安全,张学良便把他接到了东北军控制范围,每天好茶好饭好招待,一有空就向他诉说自己发起事变的初衷,说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但老蒋的态度总是有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怎么可能再给对方好脸色看呢。

    一个月前,才刚刚办完五十大寿,全国开庆祝大会,献飞机的献飞机,唱赞歌的唱赞歌,激动之余,他亲笔写下了一篇妙文,谓之“五十生日之感言”,副标题是“报国与思亲”。

    那个时候的他百感交集。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是多么不易,你看,往南,迫走红军,经略西南,压服闽变,搞定两广,往北,慑服老阎,震住商震,吓退韩复榘,拉住宋哲元。

    这还只是对内,对外则要在打又打不得,和又和不成的情况下,与日本明争暗斗,斗政略,斗战术,斗心机,乃至无所不用其极。

    (744)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