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3123:25:01

    军队当然还可以硬性命令,下级服从上级,可是张自忠毕竟不是何基沣的顶头上司,他没法对人家呼来喝去。

    走不了直线就走曲线。张自忠转而给宋哲元去电话,让后者直接给何基沣下命令。

    张自忠出面打这种招呼,本来也有越权之嫌。

    要不要打丰台,从上到下,自有“军长”宋哲元做主,如果宋哲元一时难以决断,他还可以让“副军长”秦德纯给他参谋,哪里轮到你一个师长来说三道四。

    然而结果却是“军长”听“师长”的,而且言听计从,立即以29军军部的名义,严令何基沣:“只许抵抗,不许出击”。

    在29军中,一直盛传着一个说法,即宋哲元最顾忌张自忠,就生怕一个不好惹对方不高兴,因此在“出国考察”等事情上都是百般袒护,对方每次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他也总是能照办的就照办,即使一时办不了,也竭力敷衍,反正从不给打回头票。

    宋哲元胆小,不敢跟张自忠争?

    非也。这恰恰体现出,宋哲元虽然因见识所限,有其处事偏狭的一面,但在维护“团体”方面,是具备克己让人的大局观的。

    当年29军建军,在争执头把交椅应该属谁所有时,萧振瀛力挺宋哲元,理由就是宋“义高能得士”,像个做大哥的样子。

    能做到这一点,与宋哲元的宽厚个性以及善待下属不无关系。

    有人说,还宽待呢,他不照样把“首功之臣”萧振瀛给一脚踢出去,还逼其出国了吗。

    我告诉你,按照故国老传统,对于君王或诸侯而言,这就算是“仁义之举”了。

    读古史,我们在看到柳宗元、苏东坡这样的一代文豪被贬嫡到天涯海角,乃至“万里投荒”时,都会为他们感得不值,忍不住还要痛骂皇帝老儿两句。其实“文字由来重李唐”,唐宋时候的皇帝实在都称得上是仁厚之君,再怎么得罪他们,也罪不至死,那柳苏被赶得再远,不还是地方官吗?他们照样可以倒背着手,在山水之间优哉游哉,写下漂亮的文字。

    可是到明清你试试,一语不合,不砍你脑袋,就是打烂屁股,充军流边,结果精神和**一道灰飞烟灭。

    宋哲元对可能威胁自己权力宝座的昔日兄弟,如萧振瀛、张自忠,也并没有举刀相向,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意思。

    须知,即在东北军中,素称仁厚的张学良也曾在“登基不久”之后,毫不留情地让“似有不轨之心”的杨宇霆人头落地。

    萧振瀛不掌军权,宋哲元就让对方暂时“乘桴游于海”,但张自忠与萧振瀛不同,这位实际的“二头儿”可是有实力的,宋哲元没有办法释其权,那就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打,要么让。

    从骨子上说,宋哲元是个硬汉子,乃至29军也打上了他的烙印,属于宁折不弯的那种。他身边的那些“谋食门客”曾经也不比张自忠少,撺掇宋张相争的“进谏”亦不绝于耳,都巴不得两人把刀子拔出来,朝对方胸口上互捅呢。

    但宋哲元还是选择了“让”,因为他和萧振瀛都明白,无论谁赢谁输,这种内斗的后果都是很可怕的,无非是好好的一个“团体”四分五裂,29军彻底完完。

    所以宋哲元在大部分时间都选择了让,并竭力给外界造成一个印象,即宋张是真正的“兄弟手足”,对外说话都是同一个声音,做事都是同一个步调。

    只是如此让来让去,把大好的作战方略都给“让”掉了。

    奇袭丰台的计划只得就此搁浅,29军失去了一个彻底扭转宛平战局,以解城桥之围的良机,纵使金振中冒死夺回卢沟铁桥,也难补其憾,惜哉。

    (819)

    2010-09-0100:07:12

    请假条

    原因无它,又要出远门了。

    晚上又看一遍大家的留言。几乎是每一个都看,对错不论,我也希望大家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别人的观点。我在帖子上说过一个人物,蒋介石的秘书徐复观,他当年拜国学大儒熊十力为师,一开口就说我看了古史哪几章,那个时候有什么样的弊病。熊十力说什么,他说你以后就不要再看了,都是毛病,你看它做什么。你看书,关键是要学到对你有用的,那样才能学到真东西。徐复观如遭棒喝,他说他后来的几乎所在学术成就都是以熊老师的这句教诲为起点的。

    在下不才,以这个典故与众位仁兄共勉。

    我还看到有留言说,更新太慢了,是不是与出版有关啊。这个,我承认,有关,确实牵扯精力,而且按照出版社的原意,是希望这里停掉更新的,但又无关,因为我不会停,与此地有感情,且能增己之学识,只要天涯不关不封,为何要自己停掉,我又没病。慢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累积的文字量告急了,因为在天涯发帖前,已经累积了很多文字,现在寅吃卯粮,都快用完了,短期内真的无法恢复到三更。我记得有朋友评论说,绥远战役写得没前面精彩,实际上也是我当时赶进度的原因,很多精彩的史料没安上去,回过头来看很后悔,只能寄希望于回头再改。

    在外面这些天,虽然也可以晚上或什么时候上网,但手头既无资料可参考,也无时间可坐下来写,实在无料提供,更新也只能暂停。博客倒有可能会更,那是因为原来写好的老东西,就是改动也是前几个月改的,我带个U盘在身边就可用。实话实说,也希望大家能予以谅解。

    究竟出去几天,暂时还不能给个准信。我希望越快越好吧,尽快回来。再一次谢谢大家!

    (关河)

    2010-09-0416:22:44

    自家兄弟,不仅打架不帮忙,还从旁掣肘,甚至与那个兄弟的对手勾肩搭背,谈笑风生,此情此景令旁人也感到不可理解,因此背地里称张自忠为“张宗昌”。

    就是在这件事上,宋哲元看出张自忠无心于战,而这也大大动摇了其主动出击的信心。

    张兄弟说得或许不无道理,就照他的办,让他主持和谈吧。

    在外交方面,张自忠自认颇有发言权,并且早早地就在天津与日本人展开了谈判,好象他的本事比秦德纯和萧振瀛加起来都大一样。

    这时候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外交家”。

    宋哲元到天津仅仅两个小时之后,张自忠就得到他的许可,由秦德纯出面,与松井草签了《卢沟桥事件现地协定》(又称“秦松协定”)。

    “秦松协定”的答成,在内,当然是由于天津驻屯军在卢沟桥那里吃了亏,不仅铁桥被中方收复,河边旅团亦处于进退不得的困境,在外,则是由于收到了东京方面“不扩大”的命令。

    卢沟桥枪声一响,日本军部也闻风而动,并针对“卢沟桥事件”召开了“紧急对策会议”。

    在那次会议上,陆相杉山元赴会并首先发言。

    这老小子对“七七事变”的反应,可用两个字形容,叫做“大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

    陆军中有名的“傻瓜元”激动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形势一片大好啊,诸君。

    看看外面的行情吧,苏联不会干涉我们,英国受到德国牵制无暇东顾,美国呢,国内那一堆烂事就够他忙的了,根本管不了远东。所以说“卢沟桥事件”来得正是时候,给我们出兵支那提供了一个“千载一逢的良机”,此岂非天意哉。

    说到这里,他竖起了三个手指。

    3个师团,我们只要出动3个师团,中国支那这个不堪一击的“东亚病夫”必败无疑,并不得不向我们俯首称臣。

    杉山元这番话立刻煽起了室内的“热情之火”。

    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武藤章大佐(陆大第32期)跟着手舞足蹈,像吃了鸦片一样兴奋:知道中国支那还能存在多久吗?

    3个月!

    不,3个月都高估了,应该说绝不会超过3个月。他们那样脆弱的军事力量,那样混乱的政治组织,怎么可能长期抵抗我们“皇军”呢。

    与板垣这些人不同,武藤章喜欢的不是直接跃马上阵,他爱的是做“军师”和搞情报,绥远抗战时,他曾经跟田中隆吉一起在绥远帮德王搞过策划。德王翻船后,他也喝了两口水,心里面恨死了中国人,就恨不得立刻起兵把中国给灭掉。

    在杉山元起头,武藤章帮腔之后,“灭华交响曲”的调门越弹越高,都快收不住了。

    陆军省次官梅津美治郎、参谋本部中国课长永津佐比重、陆军省军事课长田中新一(陆大第35期)等人随后发言,一个比一个能吹。

    这个说,只要日本国内一动员,你就看吧,运兵的列车一过山海关,中**队铁定望风披靡,溃不成军。

    那个说,不能这么讲,他们没那么弱。

    不过也强不到哪去,只需在保定和他们打一次会战,最后准保把他们打得躺地上起不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一帮人拿中国之“弱”当消遣,个个满脸兴奋且充满“憧憬”,似乎已经提前把中国给“拿”下了。

    以陆相杉山元、次官梅津为首的这批狂人,此时在日本军内是主流,被称为强硬派。

    在强硬派发表高论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镇定地坐在那里,似乎跟这片热闹气氛完全融合不到一块。

    但是等他站起发言,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室内鸦雀无声。

    (819)

    2010-09-0416:43:45

    跟大家伙打声招呼,其实还在外地,其实还没回来,忍了两天,还是从盘里找了一段放上来,算这两天让大家苦等的一点歉意。

    我想跟大家解释一点的是,老关虽然是个百无一能的书生,但也没到无稿费就混不下去的地步。我以前也说过,我对这套书有感情,希望完完整整地把它出完,这是我的底线。这么多内容能把它出完,一般人很难做到,作者是应该心存感激的,所以无论是题目之争,还是其它的,只要不违背原则,我都愿意做出妥协。毕竟大家活在这个世上都不容易,你不为自己想,也得帮别人想想。

    因为我晚上有一段时间能上网,因此也看新闻。我觉得我们现在是不是距离传统道德越来越远了。我支持上面一位仁兄的话,即使那不是烈士的遗骨,也不至于拿推土机一推了之吧。我到乡下去,发现为埋个先人的骨灰都没地方,祖辈的尊严荡然无存。

    我现在喜欢看电视上的戏曲,可能我的心态已经老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