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0908:48:10

    日军很高兴,他们希望对方是“晕”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到活的,开战以来,中国空军几乎是把他们给打懵了,如果能够生擒“支那飞行士”,那就太好了。

    陆战队员们越走越近,已经能看清楚飞行员那年轻甚至略显稚嫩的脸庞。

    忽然“死人”一跃而起,双手各持一把自卫手枪,子弹扫过,五枪打死了五个鬼子(一说为七弹打死七人)。

    阎海文是在“装死”。

    日军没想到面前这人如此之勇,哪里还敢轻易靠近。

    阎海文检查了一下手枪,里面还有最后一颗子弹,而四周围仍然不断响起要他举手投降的叫嚣。

    我是不会被俘虏的,也决不投降,永不!

    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对不起,我的故土,我的民族,今生再也不能为你尽力了。

    就是这最后一颗子弹,令他的对手大为震惊。

    日本海军后来专门在大场附近为阎海文建墓厚葬,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这回不仅日军,就连日本媒体都瞪圆了眼睛,发出了一声哀叹。

    “原来今日之支那已非昔日之支那!”

    中国不一样了,所以才有这么多勇士。

    两天之后,也就是8月19日,作为轰炸机大队的第2大队自广德机场出发,轰炸长江口外敌舰。

    分队长沈崇海的座机中弹着火,他本来是可以选择返航,或紧急迫降的,大队长也示意他赶紧离开,但沈崇海和他的轰炸员任云阁却不愿放弃,而是继续前行,逐渐落在了编队后方。

    等到轰炸任务结束,人们再也没能找到沈崇海的飞机。

    当时地面有观战的百姓,他们告诉2大队,有一架负伤的中国飞机曾向日舰迎头撞击,以致粉身碎骨。

    查对下来,这架飞机只可能是沈崇海的那架。

    我知道,一直有人对日舰有没有被撞沉进行质疑。

    沈崇海驾驶的轰炸机载弹量有限,能把偌大的日舰撞沉的可能性确实很低,甚至很有可能,他那架受伤的飞机在还没撞到日舰前,就已被对方炮火击中落进了大海。

    可是这个很重要吗?

    就算撞沉一艘日舰,对于数量庞大的日本舰队来说也并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其实对手早就告诉你了,他真正害怕的,是你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那种誓与敌同归于尽的无畏气慨。

    据说,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有记载误为一二八会战时的白川)在召集部下讲话时,曾训斥这些家伙说,我们过去在日俄战争中很威风,可是现在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到哪里去了呢,我看,都被中国的勇士沈崇海、阎海文他们夺去了!

    空军光彩照人,海陆军自然相形见拙,于是短时间内竟然成了人家的配角。

    还记得“一二八”会战,也就是第一次淞沪会战时的那艘“出云号”吗?

    这破船已经是中国人的老冤家了。当初“美髯公”胡厥文曾组织水手用鱼雷进行袭击,可惜未能得手。

    五年过去了,如今,它仍然是第3舰队的旗舰,也仍然是我们擒贼先擒王的首要目标。

    (926)

    2010-12-0908:48:10

    日军很高兴,他们希望对方是“晕”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到活的,开战以来,中国空军几乎是把他们给打懵了,如果能够生擒“支那飞行士”,那就太好了。

    陆战队员们越走越近,已经能看清楚飞行员那年轻甚至略显稚嫩的脸庞。

    忽然“死人”一跃而起,双手各持一把自卫手枪,子弹扫过,五枪打死了五个鬼子(一说为七弹打死七人)。

    阎海文是在“装死”。

    日军没想到面前这人如此之勇,哪里还敢轻易靠近。

    阎海文检查了一下手枪,里面还有最后一颗子弹,而四周围仍然不断响起要他举手投降的叫嚣。

    我是不会被俘虏的,也决不投降,永不!

    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对不起,我的故土,我的民族,今生再也不能为你尽力了。

    就是这最后一颗子弹,令他的对手大为震惊。

    日本海军后来专门在大场附近为阎海文建墓厚葬,上书: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这回不仅日军,就连日本媒体都瞪圆了眼睛,发出了一声哀叹。

    “原来今日之支那已非昔日之支那!”

    中国不一样了,所以才有这么多勇士。

    两天之后,也就是8月19日,作为轰炸机大队的第2大队自广德机场出发,轰炸长江口外敌舰。

    分队长沈崇海的座机中弹着火,他本来是可以选择返航,或紧急迫降的,大队长也示意他赶紧离开,但沈崇海和他的轰炸员任云阁却不愿放弃,而是继续前行,逐渐落在了编队后方。

    等到轰炸任务结束,人们再也没能找到沈崇海的飞机。

    当时地面有观战的百姓,他们告诉2大队,有一架负伤的中国飞机曾向日舰迎头撞击,以致粉身碎骨。

    查对下来,这架飞机只可能是沈崇海的那架。

    我知道,一直有人对日舰有没有被撞沉进行质疑。

    沈崇海驾驶的轰炸机载弹量有限,能把偌大的日舰撞沉的可能性确实很低,甚至很有可能,他那架受伤的飞机在还没撞到日舰前,就已被对方炮火击中落进了大海。

    可是这个很重要吗?

    就算撞沉一艘日舰,对于数量庞大的日本舰队来说也并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其实对手早就告诉你了,他真正害怕的,是你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那种誓与敌同归于尽的无畏气慨。

    据说,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有记载误为一二八会战时的白川)在召集部下讲话时,曾训斥这些家伙说,我们过去在日俄战争中很威风,可是现在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到哪里去了呢,我看,都被中国的勇士沈崇海、阎海文他们夺去了!

    空军光彩照人,海陆军自然相形见拙,于是短时间内竟然成了人家的配角。

    还记得“一二八”会战,也就是第一次淞沪会战时的那艘“出云号”吗?

    这破船已经是中国人的老冤家了。当初“美髯公”胡厥文曾组织水手用鱼雷进行袭击,可惜未能得手。

    五年过去了,如今,它仍然是第3舰队的旗舰,也仍然是我们擒贼先擒王的首要目标。

    (926)

    2010-12-0919:51:44

    空军像个老大一样,首先发话,派出3架轰炸机光顾,炸弹投下去,也打中了,却并没将“出云”给炸沉。

    紧接着,海军赶紧出手——再不出手,除了沉船堵水道外,都没什么带劲的可讲了。

    不过,这支海军却不是陈济棠的中央海军,后者仍然在正经八百地干着水电工的活哩。

    其实更应该算是学校,它的名字叫做电雷学校,又称电雷系。

    有趣的是,电雷系并不隶属于海军部,而是归军政部直管,校长就是老蒋自己(当然是兼的)。

    在海陆空所有的中央系部队中,对于空军和陆军,老蒋基本都能做到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惟独海军,因为不是自己亲手带大的,怎么弄都弄不熟,非得拿糖果好话给哄着骗着,有时甚至还得看对方脸色。

    到了一二八会战的时候,陈绍宽想不打就不打,弄得舆论一片哗然,老蒋自然也感到很难堪。

    儿子还是亲生的好啊。

    于是就有了几乎是照着黄埔套出来的电雷系。

    就像黄埔军校平时上课,但拉出来就能打仗一样,电雷系也合军队与学校于一身,并且有一个响亮的称谓:海军的黄埔军校。

    在陈绍宽的闽系中央海军看来,电雷系的这些人真是土得掉渣,连艘正经的大舰都没有,就只会捣估水雷鱼雷这些小玩意。

    更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这个学校教出来的学生简直就是一帮下里巴人,竟然连海军的基本礼仪都不会,船舰相遇,人家给他们敬个礼,他们连怎么回礼都不知道。

    那电雷学校练什么呢,简单,黄埔精神!

    电雷系平时理解的黄埔精神,就是抱着雷,嘴里大叫,冲啊,然后不顾性命地往前冲。

    听听他们给鱼雷艇中队起的名字吧,一共四个中队,分别以四个好汉的名字命名:文天祥、史可法、岳飞、颜杲卿(与颜真卿同时代同姓氏的一个硬汉子)。

    也难怪闽系的“英式绅士”们要耸肩无奈了:你们以为这是在陆地上吗?真够傻冒的。

    可是世界上的傻冒者往往是执拗者,而执拗者又往往更出色。

    就在“绅士”们只能叮叮当当凿船的时候,电雷系却架起高射机枪,打下了一架木更津航空队的轰炸机。

    这是海军打下的第一架日机,却跟中央海军没有任何关系。

    在空军轰炸未能得手后,电雷系派出两艘经过伪装的鱼雷快艇,相互掩护,乘夜袭击“出云”号。

    由于中央海军在长江口到处沉船,使本来快速精悍的鱼雷艇都受到极大束缚,拐了好多弯,绕过许多障碍,才潜入了黄浦江。

    随着鱼雷射出,“出云”猝不及防,尾部受到很大创伤,可是它仍然没有沉。

    尽管如此,这毕竟是中国海军第一次主动攻击日舰。有此一举,已足以把“绅士们”给比下去了。

    海空军都玩过了,陆军竟然也开始琢磨起了“出云”号。

    为什么都要打它的主意呢,其实也没什么不可理解的,因为黄浦江内的敌舰炮对陆军进攻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孙元良手下骁将黄梅兴就是死在炮火之下的。

    如果能将“出云”号给搞掉,不仅可以使陆战队失去指挥中心,而且能够有效地威慑其它炮舰,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冤有头,债有主,陆军的操刀手还是孙元良师。

    (927)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