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8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2907:58:44

    既然是偷偷地,那就不能聚在一起,非得排队才行,所以望眼欲穿的汤恩伯首先盼来的是陈长捷的先锋官——张树桢。

    强将手下无弱兵。张树桢手下虽仅一团之众,但闻听前线十万火急,不待全师集结,便急行十八里,正好挡住从骡子圈蜂拥而入的日军。

    当时冲进来的日军还不是很多,所以双方形成了暂时的对峙,紧张局势稍得缓解。

    倘若张树桢再晚一点出手的话,水就要淹到汤恩伯的脖子以上了。

    张树桢(保定9期)为人机警干练,在初步站稳脚跟后,他没有坐等后续部队,而是自己爬上山头,把战场地势以及敌我双方位置,一个个标注并测量出来,绘出了一份“临时地图”。

    如果没有保定军校的严格训练,这种短时间内绘地图的绝活,可不是普通军旅之人所能干的。

    等到陈长捷率全师到达前线,更加突出了此举的重要性。

    陈长捷手上也有一张地图,却是前清光绪年间的,距现在整整四十年了!

    更糟糕的是,那时候的人们还没建立起测绘学概念,所谓的地图,跟古玩店里的“长江万里图”差不多,无非是某个文人或者小吏在周围溜了一圈,然后回到斗室凭借记忆,写意式地记下山川形胜而已。

    对于战场指挥官来说,地图可不是一般的重要。

    明末清初时,有一个叫顾祖禹的无锡人,写了一本奇书,当时很多人看了都不知道作者写此书是干什么用的,“骤读,每不知其用意所在”。

    不懂归不懂,书却是奇货可居,价格贵到吓人,直到清末,买一本手钞的也得用去白银四十两,史载,无锡当地人多以誊写该书为生者。

    实际上它是一本军事地理书,一村一溪一山一店皆记之甚详。顾祖禹是明末书生,也跟“明末三大儒”那样搞过反清运动,失败后才不得不隐居山林著书。他写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给后来的反清义军做指路明灯。

    让人吁叹的是,几百年之后,顾氏之书并没有被拿去反清,却被人读后用在了与太平军作战方面,而且立即见效。

    此书名叫《读史方舆纪要》,读这本书且享得大名的人,叫左宗棠。

    据说日本人对此书也十分重视,“战时行军,多行其意”,可见许多年过去,山川形胜仍未有大的变化。

    但毕竟时代在演变,以前打仗用放大镜就行,现在最好还得用显微镜。

    陈长捷手中的地图,甚至都不如《读史方舆纪要》,拿着这种地图上阵,有如盲人骑瞎马,要到东,它可以指你到西,要到西,它可以指你到东。

    想要最精确的地图,还得到日本人那里去找。

    后来陈长捷弄到一份,主人是一个受伤被俘的日军中队长,他随身的挎包里有很多地图,其中一份就是长城地形图。

    让陈长捷惊讶不已的是,这张地图绘制得极其精准,连小村庄和单家独户的房子都标注在上面,长城上哪里有碉堡更是画得清清楚楚。

    (965)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