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39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1510:12:01

    然而就在日机要瞄准射击的一刹那,令人惊诧的一幕出现了,中国飞机忽然来了一个“巧妙的急转弯”,这一动作从轨迹上看,像一个直“8”字。

    立刻,霍克三脱离了“96”的射程和火力范围。

    百分之一百要完蛋了,可刘粹刚却属于那百分之一百零一。

    日军飞行员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在他看来,对手已经是个身上插了箭的兔子了,纵使垂死前还能来几个救命动作,相信也蹦达不了几下。

    你来直“8”,我也会。“王牌”不是盖的,他依葫芦画瓢。

    一次,两次,两个空中格斗的高手都用上了全部的力量,汗水涔涔而下。

    两次直“8”字的“单臂大回旋”之后,刘粹刚仍然没有能够摆脱追杀,每一分,每一秒,都意味着被其一口吞噬的可能。

    这场空中追逐赛,已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死神不断鱼跃俯冲,它张开血盆大口,逼视着决斗的双方。

    耳边,似乎已经听到牙齿咬啮肉块的声音。

    地面上响起了一阵阵的惊呼声,那些躲避空袭的人们提前从防空洞里走出,做了“空中大肉搏”的现场观众,在极度惊险的一刻,有的人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们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的英雄自空而落。

    直“8”第三次。

    一升一降,一擦一过之间,日军飞行员忽然猛地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后,现在却变成了在前。

    这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电光火石,几乎让人难以察觉。

    但已经足够了。

    身后的刘粹刚反客为主,一串长射后,“96”应声落地。

    地面的人们惊呆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微妙的变化出现在什么时候,只看到日机冒着白烟,撞到地面,然后粉身碎骨。

    前后,仅几分钟而已。

    一摸案上杯盏,热酒尚温。

    太神了!

    继高志航后,又一位准天神诞生。我们的四大天王次席,它属于刘粹刚。

    刘粹刚不仅弹无虚发,而且拥有一手死里逃生的绝技。干净漂亮的直“8”字飞行术,让他即使置身于最危险的情况下,也仍然能把对手给绕进去,从而斩你于马下。

    当时的日军飞行员,甭管多么王牌,见到高志航和刘粹刚都没有不怕的。

    刘粹刚驾驶的战机号为2401号,日机只要一看到“2401”,马上就像见到瘟神一般,远远躲开,惟恐避让不及。

    道理很简单,你打他,他不死,他打你,你必死,简直就跟游戏里面有无数条命的圣斗士一个模样。

    要知道,谁的脑袋也不会凭空多长出两个,能不怕吗。

    日本人称刘粹刚为“飞将军”,或者是“赵子龙”,誉其在空中取上将首级,易如探囊取物一般。

    据说,对刘粹刚的直“8”字飞行术,连那些曾经牛气冲天的日本“王牌飞行员”也惊羡不已,纷纷在内部偷偷加以模仿和训练。

    常常感慨,如果当时海军能够像空军一样,表现得更勇猛一些,并打破衙门帮派思路,海空协同,主动进击,战争形势可能会大不一样。

    包括武器优劣方面的各种差距,我们都得承认,那是客观事实,可明知不敌,也并不说明你就不能够亮出手中宝剑。

    要知道,大多数陆军手里拿的还是汉阳造,即使是空军的霍克三,在性能上也弱于“96”,它们与对手火力上的差距,绝不比海军更小。

    (992)

    2011-01-1520:35:29

    无奈“英式绅士”们虽然平时个个心比路远,眼比天高,但临到头来,表现却比谁都孬。

    陈绍宽采用的是消极得不能再消极的防御战术,除了用沉船堵塞江**道外,他把中央海军的主力都“龟缩”在自家门口,日本海军从舰上往沪上战场扔了多少炸弹,似乎都充耳不闻。

    你就是上去挡一下也好啊。

    我们的陆军士兵很悲哀地说了一句,不怕地炮,就怕舰炮。

    因为地炮是固定的,老兵能够从声音上,对地面炮弹的落地时间和区域有基本判断,但是舰炮不行,军舰时时在移动,你掌握不了它的规律。

    陈绍宽的如意算盘,是当第3舰队向他冲击时,双方再舰对舰,炮对炮,来一个“绅士”般的决斗。

    可惜人家的脑子转得比部长大人要快得多。

    你们既然都挤在了一个小角落里,凭什么还需要舰战,飞机炸弹就可以报销你们。

    日军的炸弹可都是大个的,中央海军成了人家空袭中的死靶。

    陈绍宽的主力舰队最后全军覆没,抗战中唯一的一次海战刚开始就结束了,它的失败,并不比甲午海战让我们心里更好受一些。毕竟在那次让国人蒙羞的海战中,还击沉击伤过多艘日舰,这次却一艘都没有。

    自甲午战争以来,国家所建造的海军舰艇几乎全部沉没于江**面,这回不需要你“自沉”,人家来帮你“沉”了。

    别告诉我,要是手上有一艘航母就有用,天晓得。

    只能庆幸,当时买航母的钱都拿去买霍克了,所以我们在空中尚能抵挡一阵。

    本来蕴藻浜战场上的日军已经黔驴技穷,只能跟《三国演义》学,用“火箭”射一下来打发光阴了,但是由于海上无人阻挡,后方畅通无阻,所以很快他就缓过气来了。

    没弹药,弹药运到了,缺人手,补充兵开来了。

    松井抖擞精神,准备重新发动新的进攻。

    现在是课间休息十分钟。

    可是在上课铃再次敲响的这十分钟时间里,谁也不敢真休息,南京统帅部忙成一团,参谋大员们在地图旁边绞尽脑汁。

    此时,众人都已感到前线难以为继。

    老蒋并不是如一般人们想像中那种不会用兵的人,相反,他是懂点兵法的,只是需要他调动的局面太大,而下面的人事网络又太复杂,有时决策就显得不那么灵光了。

    松井一个劲地实行“中央突破”,如何应招,大家最先可能想到的就是两翼包抄。

    很简单,日军中间突出来了,两边必然薄弱,那么我也给他来个迂回包围,一左一右夹住不就行了。

    可这只是我们坐在家里看地图时一厢情愿的想像罢了。

    两翼包抄,你得看那两翼的地形如何,守军的左翼在长江岸边,右翼在黄浦江边,都是江南平原,连个可用于遮掩的土山丘都没有,对方在陆地上拿个望远镜老远就能看到你。

    不光陆地,还有天空,有长江大海,那都是人家的天下,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地盯着你,在这种情况下,想迂回的人马半路就可能会被截杀,还怎么包抄,弄不好包没包成,反而把原有固守阵地都丢了也说不定。

    奇兵如果都这么好出,人人都能成军事家了。

    (993)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