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63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5-1114:18:34

    守军不敢擅自作主,只好先把他们带到军法处去,然后电话请示。

    宋哲元摆摆手,还是那句话:放掉吧,下不为例。

    你想下不为例,日本人可不干。

    被扣下来的四个特务,八小时后就被释放了,比现在传讯调查的时间还短,可是张家口日本领事馆和特务机关却依然抓住不放。

    他们找到时任29军副军长的秦德纯,说事情没这么简单,不是光放人的问题。我们的人受了惊吓,有精神损失,这笔帐一定得好好算算。

    是谁让卫兵出来查护照的,这个人得“惩办”。

    你们29军的军长在哪里,叫他出来,给我们道歉。还有,以后碰到我们日本人来察省“旅游”,不得搜查。

    像那个酒井隆一样,他们也扔了一把剑在桌上:“限五日答覆”。

    整个过程和“张北事件”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胡乱找个借口就上,除了特务少了一半外,就是样子更凶狠,勒索更离谱。连日本人自己也深知其中的玄妙,因此称之为“第二次张北事件”。

    “第二次张北事件”发生的同时,正是何应钦被迫接受酒井隆的要求,决定从北平撤出国民党党部和军队的时候。

    日机在平津上空盘旋,眼睛一眨不眨地监视着中**队是否真的在进行撤退。

    宋哲元本来是准备用“第一次张北事件”的方法,把球踢到中央去的,他派秦德纯到北平去找何应钦。可是何应钦这时候自身还难保,又有什么办法能帮29军脱困呢。

    第二天何应钦就离开了北平。

    这时候南京是汪精卫当家,他比宋哲元还怕事,一想日本人的矛头是冲着宋哲元来的,干脆就准备下令,把宋哲元的察哈尔省主席一职给免掉。

    29军高层获悉后均大为不满,萧振瀛也是愤懑不平,遂亲赴成都去向老蒋喊冤。

    老蒋这时候却另有打算。

    通过两次“张北事件”,他发现依靠宋哲元在北方对付日本人,以“镇守四方”似乎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要是这个样子,那还不如把他调到南方来帮我“剿共”呢。

    不过后面这个心思,当着萧振瀛的面,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承认的,因为那样只会把前进后退的路都给堵死。

    老蒋首先表现出对撤宋哲元职务“甚为激愤”的态度,说要是把宋英雄都给撤了,“华北如此,形同丧失”。

    为了把责任都推给汪精卫,他又举出中央军从北平撤出的例子,说当时他要撤,而我说不要撤,结果还是撤了。

    那意思,撤宋的事我是不赞成的,那都是汪精卫一个人的主张。

    萧振瀛一听,那太好了,您不赞成就行。现在中央军撤离,华北空虚,29军更不能再出意外,“委座”还是让宋哲元继续主察吧。

    老蒋说行,我这就给汪精卫发电报。

    有这句话,萧振瀛放心了。

    老蒋又让人陪着他去成都附近的武侯祠逛逛,散散心。

    武侯祠还没游到一半,老蒋的侍从副官就急急忙忙地跑来了,对萧振瀛说,不好了,“委员长”接到一个电报,正在发火呢,让你快回去。

    (632)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