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79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7-2509:52:30

    此时,涩泽已去世多年。

    忆完故人,在老蒋的提议下,大家又起立一分钟,向涩泽致敬。

    经过此次“民间之旅”,儿玉发现,如今这世道,骗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一回国,他就得出结论:(对中国)除使用武力外,别无他途。

    日本军部对佐藤外交也渐渐失去耐心,参谋本部专门召集在华“中国通”进行会商,从而掀起了“对华再认识的再认识”。

    问题在于,一贯退让的中国人,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胆大包天,水火不惧了呢?

    下面立刻有人抢答——

    因为他们抓住了我们的把柄,以为我们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了。

    说这话的是须磨。这位老兄在中日南京谈判中不仅没有讹诈成功,还差点为漏写一架照相机而自掏腰包,因此一直有一种气急败坏的感觉。

    作为原南京总领事,他倒的确是看出了一点端倪:中国认为日本患了“恐俄病”,而且相信可以得到英美外援,所以开始小看我们日本了。

    后面这句话,一下子把众人窝在心里的那股邪火给点燃了。

    原来如此,一个被欺负惯了的“东亚病夫”,趁着我们备战苏联的当口,竟然想变天了。真以为我们抽不出空来揍他是不是?

    须磨一见大家脸红脖子粗的劲儿,跟着来个火上浇油:你们还不知道吧,据我的观察,这两年中国的军事实力已大大增长,“军队的姿态、士气完全一变”。

    此言一出,一众日本人不光是怒,而且急了。

    怎么办哪,等到“病夫”变成“壮夫”,想占便宜也占不了了。

    “再认识的再认识”的结果就是:不能多等,苏联要打,中国也得教训,而且在对苏行动之前,首先要完成对华一击,以便“挫伤蒋政权的基础”。

    “对华一击”论终于在军部露出了“尖尖角”。

    林铣内阁当政期间拿不出什么令人称道的高招,自然也混不长久,上台才几个月就又下来了,“佐藤外交”亦无果而终。

    人事难题还得西园寺来解。

    他环顾左右,穿军装的讨厌,做政客的软蛋,喜欢的人家不要,人家推荐的自己又不喜欢,简单说吧,朝野上下,凡是认识的,就没一个觉得可用的。

    幸而这个时候有人举起了手——“**”近卫文磨。

    近卫出身于标准的贵族家庭,老爸是贵族院议长,十四岁时,他就已经从老爸议长那里承袭了公爵的封号。以后的名头越来越大,三交九流,左派右派,军人政客,都争着来拜见,他自己也很得意,颇有点中国春秋名公子孟尝君的味道。

    近卫公子外表看着华丽,其实内囊很不匹配,既无担当也缺眼光。二二六事变后,西园寺曾推荐他出来组阁。可是他见形势微妙,风险很大,便赶紧找借口推辞了。

    这并不是说他不想当首相。很想,可是不能做无头首相啊。这一年多过去,看看时局渐趋稳定,没人敢轻易朝内阁开枪了,他那颗萌动的名利心又动了起来。

    既有名望,又非军人,西园寺喜出望外,那就他吧。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在西园寺的推荐下,近卫文磨正式组阁。

    (782)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