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81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08-0809:08:44

    咬着牙扛吧。

    每一天都有日本人上门,往来川流不息。这些人中,还分为两拨,一拨是驻日使馆和天津驻屯军的,他们专谈外交,明着攻,另一拨是所谓的新闻记者和议员,这些人假装采访,暗着袭。

    组团忽悠来了。

    秦德纯与萧振瀛性格不同,一静一动,在早期与日本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秦曾一度处于下风,但随着不断的历练,他的能耐也在见长。

    对付日本人,如果说萧振瀛使的是少林硬气功,秦德纯打的则是武当太极拳。硬也好,软也罢,用法之妙,存乎一心,到了极至都是上乘拳法。

    日本武官问:你们什么时候兑现“协定条款”?

    秦德纯回答:宋委员长不在,容我等调查研究一番再说。

    他的“调查研究”自然是漫漫无期,有天无日头。

    再逼急了,秦德纯一般无二地会效法“刘玄德故事”,当众就捂着脸痛哭,而且哭得非常具有“29军特色”,表情真挈,声音哽咽,中间都不带停的,弄得日本人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最后不得不懊丧离去。

    此刻,不是笑比哭好,而是哭比说好。

    即使对那些搞暗袭的,秦德纯虽不胜其烦,但仍沉着应付,以太极功将其来势化为乌有,不给对方一点可乘之机,话里话外亦不令其挑出半点毛病。

    宋哲元离去后整整四个月,他在对日外交中未有一点闪失,功力不可谓不深厚。

    天津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这时60岁还不到,按说尚算“年富力强”,特别是在诱宋哲元上当,并迫使其招架不住,不得不因“多愁善病”而避居乡里之后,更有得意忘形之感。

    这老小子自以为他是天下第一前锋了,可是没有想到后继的对手十分老到,完全是“S”身段的防守。太妖了,搞到他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结果心力交瘁,导致本来就有的毛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趴到床上去了。

    大家都是生病,宋哲元的病是假的,田代的病却是真的。

    日本人在手段用尽的情况下,意识到,如果不对“存心赖帐”的29军施行“武力惩罚”,他们是再也难以前进一步了。自此,从东京到华北,“对华一击”论甚嚣其上,已成蔓延之势。

    卢沟桥和它后面的宛平县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丰台的日军步兵旅团频繁在宛平城外组织演习。所谓步兵旅团,其建制本来是天津驻屯军里面没有的。它是以防止东渡红军进入华北为名组制的,实际上就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野战部队,要论挑事,自然当仁不让,而且“热情有加”。

    开始是每月一次,后来变成了半个月一次,再后来三到五天就搞一次,还是大演习。其演习方式,最初是虚弹射击,打的是空弹,现在改为实弹射击,黄澄澄的真子弹就填在枪膛里,然后射出去。

    就连作业方式都变了,白昼演习变成了“晚自习”,黑黢黢的,一看就知道在干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一足以令人窒息的紧张空气,让很多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一个地名脱口而出:柳条湖。

    就好象早已准备好的程序,6年前,日本人曾经“淌”过“湖”,6年后,他们似乎又要准备“登”上“桥”了。

    最让人感到惊心的是,天津驻屯军司令官原先是由军部任命的,其时却成了天皇直接任命,变成了可与关东军平起平坐,而驻屯军也由一年轮换制变成了永驻制。这一切,与当年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关东军又是何等相似啊。

    (796)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