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14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2608:41:46

    同样,对方也不肯见张自忠,不仅不肯见,还不能轻易原谅。这个人,当然就是重新被张自忠呼为大哥的宋哲元。

    两人之间必须有一座桥,萧振瀛北去就是要做架桥的工作。

    他知道,宋哲元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北平弃守的责任问题,而且他也知道,宋亦是耿直之人,从不会干落井下石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张自忠已落得如此境地,他更不会舍兄弟之义于不顾而痛下杀手。

    萧振瀛把他与张自忠见面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宋哲元。

    张自忠已经知错了,他亲口对我说,对不起团体,对不起大哥,而且我也明确告诉他:“其错在汝”。

    从事情的整个过程来看,张自忠系受汉奸挑拨和诱惑,现在他境况极糟,我们应该帮帮他。

    听到第一句,宋哲元郁结已久的内心为之一宽。

    听到第二句,他的心立刻软了下来。

    帮是应该的,可是如何帮呢?

    萧振瀛闻言大喜:只须如此如此即可。

    却说张自忠在看到冯玉祥肯为之写信后,心情顿时好了很多。当天他就给原38师部将李致远(就是那位李武术家)写了信,信中情绪乐观,表示自己将有可能重返老部队,并通过“拼命杀敌”,以求“见谅于国人”。

    这时正是59军(即扩编后的38师)混乱不堪的时候。张自忠不在,副军长李文田暂代,可是李文田却难以服众。

    李文田是保定6期毕业的,按说这种军校资历,在其它军队应该金光闪耀,但老西北军、29军、鲁军这样的部队却又不同。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历来看重的不是文凭而是实际拼杀能力,对军校出身的军人,他们不仅不欢迎,还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李文田就是吃了这个亏,重编的59军下面,两个师长,刘振三和黄维纲,没一个鸟他的。特别是刘振三,因为李文田在廊坊之战中“退亦不得,打又不能”的指挥,更是看对方不起。

    凭良心说,廊坊之战指挥失当,并不完全是李文田的错,可刘振三不会这么想,他就认为李文田光会读书,不会打仗。

    这些师长开始是不听李文田的,到后来则是连冯治安的话也不听了。

    在原29军中,38师战斗力居于最强之列,四个主力师里面,可谓独占鳌头。天津之战中,连被日军抓住的小兵都能喊出“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想见这支部队上上下下有多么骄傲。

    与之能够形成竞争的只有37师。37师以卢沟桥之战而闻名,但38师仍然看低37师,认为对方战斗力不过乃尔,到头来还是打不过日本鬼子,守不住卢沟桥,致失北平。

    这37师却也不是好惹的。老子们再不行,总还一直在打,你怎么样,老是“一个打一个看”,天津最后不是也丢了吗。

    到宋哲元去泰山休养,第1集团军由冯治安负责指挥,两军之间的这种矛盾更是加剧。

    (1118)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