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15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4-2820:31:48

    连续的挫败,使宋哲元深深感到前线可用之将的稀缺,一听到张自忠前来,马上就派出专车,要接他来新乡。

    经历过如此多的坎坷,张自忠变得越来越稳重,虽然他其实也归心似箭,但还是克制住了。

    他对来人说,我不能跟你走,要走的话,必须经过“委员长”同意才行。

    宋哲元明白对方的处境。他随即向同在新乡的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进行了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59军的内部人事——乱七八糟,各行其是,李文田不能领导,换其他人也不行,非张自忠不可。

    程潜转报老蒋,后者终于同意张自忠回军。

    对外,如果这话说得太透,流言蜚语肯定少不了,所以具体处理方式为:张自忠仍然是“军政部中将部附”,不过从现在起,他将以上级领导的名义下基层指导工作,代宋哲元整训部队。

    宛如重生,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张自忠谢天谢地谢人,他说你们大家对我都是恩同再造,在张某有生之年,应当以热血生命来“报答国家、报答长官、报答知遇”!

    说到此处时,这个高大汉子已潸然泪下。

    宋哲元亲自陪同张自忠到59军,北平往事仍然是难以避免的话题。

    张自忠留平是我的主张,可那是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退。

    这是宋哲元第一次在原29军内部,对此事作出的解释,也成为后来很多关于北平撤退事件版本的源头。

    宋哲元告诉59军官兵:军长一直未派他人,就是给张自忠留着的,现在他回来了,我还让他做你们的军长。

    军营中欢声雷动,颓丧之气顿时一扫而空。

    面对自己的部属,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

    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

    闻者无不落泪。

    还会想起那个夏天吗,那个起初晕晕乎乎然后又凄凉失落的夏天,曾经拥有的一切,无情地从身边悄悄滑落。

    就当过去都已枯萎吧,虽然从无把握。

    从现在起,我只有两天。

    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

    他对董升堂说:我这次回来,你知道是来干什么的吗?

    为国家而死的!

    自此以后,“死”这个字从未再离张自忠左右。

    对老蒋来说,让张自忠执掌军队,其实只是水到渠成,顺水推舟的事,因为大战在即,战将实在是太稀缺了。

    早在宋哲元之前,已被任命为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就来保举过张自忠。

    即使与桂系的其他将帅,包括白崇禧比起来,李宗仁也算得上是一个读书很少且不爱读书的粗人。

    据说他小时候宁愿上山打柴,都不肯坐在私塾里做一天好学生,年长后进军事学校,前前后后加一起,也统共只念了三年。

    在这三年里,别人或许会翻翻《孙子兵法》,或者“曾胡治兵语录”,可他对这些本本上的东东从无兴趣。

    老李爱的就一样,那就是梁山好汉们个个热衷的——“使得些好拳棒”,因此还得个绰号:李猛仔。

    李猛仔一生,打了无数的仗,上马杀贼自然不在话下,下马草军书就不行了,稍为像样一点的文字稿都得帐下的文书替他起草。

    (1124)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