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17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1323:20:17

    刘士毅在发现对方这一企图后,马上意识到要吃亏了。

    这里不是淞沪战场,第31军的身前背后,左左右右,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予以接应,像这样挺着身子挨人炮弹,有多少也等于白给。

    好汉不吃眼前亏,刘士毅选择了武术中最精妙的一招。

    我闪。

    这边荻洲师团已经把炮兵集中好,就准备天一亮,来一声“放”,然后万炮齐轰,眼看着对方丢盔卸甲,狠狈不堪。

    天亮了,人却没了,阵地上空空荡荡,除了白费炮弹,日本人什么也没捞着。

    可是荻洲仍然十分开心,因为对手“溃退”了嘛,自己可以大模大样地开进明光,并向淮河进发了。

    刘士毅在闪的同时,已经暗地定下计策,跟李宗仁一汇报,后者连连称赞:果然妙计。

    妙是妙了,但刘士毅既“闪”,淮河正面不能无人防守,用相声术语来说,刘士毅是逗哏的,不给他配一个捧哏的可不行。

    可是让谁上呢。

    现在五战区的所有部队,可谓没有最好,只有最差。

    也不用多挑,反正就那么几位,李宗仁很快就看中了于学忠。

    于学忠打仗,虽不能归入上乘,但毕竟是正规军,而且装备不错,所辖第51军是东北军中武器最精良的部队。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就让他上吧。

    不过于学忠正防守青岛,没法脱身。

    抽调于学忠,实际就是逼着你做出一个选择:守青岛,还是守淮河。

    青岛守军,除须防备板垣师团的冲击外,还得提防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登陆,显然,光靠于学忠是守不住青岛的,而处于东西夹击之下的青岛,也只不过是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城,如何可守。

    相对而言,守淮最有把握,因为旁边尚有刘士毅蹲在暗处,附近援军也正迅速赶来。

    只能弃卒保车,弃青岛,保淮河。

    于学忠飞赴淮河,将荻洲阻于对岸。

    荻洲师团虽配备了专门的渡河和架桥部队,但要在枪林弹雨之中,搭一座可供万人包括那些坦克大炮通过的浮桥也并非易事,所以不得不放慢进攻速度。

    整个津浦线战场,李宗仁就像是一人在同三人下棋,趁着矶谷、荻洲二位在棋盘前皱着眉头想招,他赶紧掉转屁股,料理第三位,也是最厉害的日方顶尖选手:板垣。

    这时的板垣却连南下都顾不上,他正在跟海军大吵大闹。

    日本海陆军内部大致有一个分界线,即北边归陆军,南边归海军,按照这一“惯例”,北方战场应该没海军什么事,但海军的军舰一天到晚在青岛海面上转悠,若不是突然爆发淞沪战役,他们早就想在青岛实现登陆了。

    在淞沪战役上,海军先点火,但陆军却像当年的“一二八”会战那样,后来居上,风头完全压过了海军,这次进攻青岛,参谋本部就想到,与其让对方抢先,不如打声招呼,大家一齐上。

    军令部开始没说什么,但在得到一个报告后,不干了。

    报告是第4舰队送上来的,据他们说,于学忠的东北军已经调到南边去了,青岛几乎等同于一座空城。

    一座空城,第4舰队一家就能搞定,为什么还要等他们陆军。

    板垣师团?离青岛还远得很哩。

    最后这句话倒不假,因为要给韩复榘时间考虑“独立”,矶谷过黄河就晚了,板垣则更晚。

    (1149)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