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24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2007:17:37

    卢汉要把滇军调到禹王山去,可问题是,李白的计划是想原样复制另一个台儿庄大捷,你们这么一走,靠一个已没什么战斗力的池峰城,如何能守得住台儿庄,那个口袋阵自然也只能做流水落花了。

    滇军和孙军团不同,虽名义上属五战区和孙连仲调遣,但实际上和桂军、川军一样,只要老大还活着,就都属于一个独立军团,自主性很强,一尥起蹶来,谁的命令都可以不听,只听龙云的。

    李白不行,得老蒋亲自来。

    老蒋就在徐州,当晚即坐火车赶到台儿庄,电话召卢汉前去一晤。

    一番苦口婆心的道理之后,老蒋宣布再从军委会派一名高参到卢汉帐下听用,此外,还将包括重野炮、战防炮在内的特种部队调给滇军使用。

    卢汉无话可说了。

    4月26日,李白认为时机已到,命令于学忠向东,汤恩伯向西,在台儿庄以东封口袋。

    但袋口怎么也封不起来。

    口袋阵是个好打法,可你得看你的口袋有多大,进口袋的猎物有多少,台儿庄大捷时,充其量半个师团,还都已被熬得形消骨蚀,弹尽油缺,现在却是经过补充后的一个半师团,而以于学忠搭配汤恩伯,又哪里能封得住对方。

    汤于二将只好又哪来的退哪去。

    从南往北攻击的卢汉却没有办法退,他得一个人拼命顶住,否则台儿庄就保不住了。

    所幸滇军有了炮兵支援,打坦克不靠手榴弹而靠大炮了,因此胆壮了许多。

    滇军的光荣史,起源于云南起义,那是蔡锷打响反袁第一枪的所在。这位蔡松坡,不光与小凤仙有过一段足可流传千年的佳话,还被誉为近代军神、民国第一流军事家,在战略战术上很有一套。

    蔡氏曾对如何与外邦作战进行过专门研究,研究的结论是要诱敌深入,所谓“俟其深入无继,乃一举歼除之”。

    就在日军快接近台儿庄时,卢汉向蔡老师学习,终于玩儿了一把绝的。

    眼看台儿庄近在咫尺,旅团长长濑武平喜不自胜,台儿庄是濑谷启折戟的地方,这个面子,该由我来帮矶谷师团长找回了。

    他派出一个大队为前驱,向台儿庄开进。

    这个日军大队在到达台儿庄东南10里处,一个叫东庄的地方时,发现附近守军已被完全击溃。

    触目所及,一片焦土,看不到有人存在的迹象。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假像,因为滇军就埋伏在周围。

    之前,日军对东庄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并投下烧夷弹,以消除地面目标。

    照理,卢汉应该灭火才是,否则部队都地方呆,但他没有,而是晚上继续跟着烧,直到把所有的东西都给烧光了。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连日军航空兵传来的情报都表明,此地无守军驻扎。

    那么,滇军在哪里呢,他们伏在麦田里。

    德国顾问上的课要派用场了,滇军在东庄摆出了一个奇门八卦阵。

    在麦田前,共挖四条壕沟,每条沟长50米,深3米,各沟相距10余米。

    日军的坦克战车到了壕沟前,必须自动停步,否则蹄子就要陷里面了。土木战术若是运用得当,有时比战防炮都强——麦田里可以藏人,却不能藏炮。

    能进入壕沟的只能是步兵。

    距麦田一千米时,日军大队忽然枪声大作,滇军却“潜伏不动”。

    (1218)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