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

正文 第133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8-0409:09:35

    第74军就如同台儿庄战役中的汤恩伯军团,或许你老是觉得它不上劲,可只要它一发狠就能起化学反应,这就叫本事,换成其他部队,别说骂了,任你怎么捶怎么打,该不行的还是不行。

    薛岳打定主意,谁的话都不听,连顶头上司陈诚也不行,第74军就是不能走。

    陈诚不行,换成了蒋介石,后者亲自来电,要求将第74军撤到长沙去休整。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道,颜良文丑皆为河北名将,乃袁绍手下第一勇士,连徐晃张辽都战之不下,可是关公上去只一个照面就将两人给斩了。

    并不是云长的水平真的高出这些人很多档次,而是因为他胯下有曹**赠送的赤兔,这匹世间难得的宝马在速度上远远超过它的同类,以至于颜良文丑在被杀之前都没能完全反应过来。

    某种程度上,第74军就如同蒋介石的千里赤兔,老头子虽然送给薛岳使用,可是回头想想,中央军里好不容易出这么一个特别能打的,别两下三下就被老虎仔给折腾死,还是得留着点本儿。

    “委员长”亲自来电,薛岳却并不卖帐,回复就四个字:撤不下来!

    别人或许会惧蒋介石,薛岳可不会。实际上,包括张发奎在内,能让这些当年的“大内侍卫”打心眼里服气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孙大总统。

    在薛岳眼中,蒋介石跟他们一样,开始也是跟在革命先行者**后面混的,只是运气不错,风云际会,正好坐上金銮殿而已。

    以薛岳后来在抗战中的作为来论,堪称军事奇才,既然是奇才,又有几个是好脾气的?

    何应钦脾气倒是很好,涵养深厚,实际也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他总也打不了出奇制胜的仗,还被人私下叫做“何婆婆”,这就是奇才和人才的区别。

    你就算蒋介石对薛岳再好,再怎么重用他,也改变不了老虎仔那种固有的性格,一句话,说不鸟你就是不鸟你。

    那是蒋介石了,好歹回了你四个字,要换别人,没准理都不理。

    蒋介石深知薛岳的脾气,只好厚着脸皮再次来电,并说明理由:第74军在岷山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

    薛岳铁了心不想还赤兔,在给蒋介石的第二次回复中仍然毫不客气: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

    眼下正是打仗的节骨眼,不是我不想让它整补,而是得缓缓。

    薛岳说的当然不完全是实情,李觉的第19师不也调下去了吗,然而话讲到这个份上,蒋介石也不好意思再发第三通电了。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既然薛岳如此执拗,也只得由他,不然打了败仗,责任算谁的?毕竟战场之上,打赢才是硬道理。

    此时广东形势已十分紧张,日本对广东进行海空封锁,大战一触即发。余汉谋连日急电中国统帅部,请求将粤军调回用于防守。

    这次不同以往,薛岳本身也是广仔,岂能坐视不救。在接到命令后,他终于咬咬牙,同意部分粤军可以南调,但也必须“暂缓”。

    余长官,以后你那里缺牛,我给你当牛,缺马,我给你当马,就现在不行,马上要干真仗了,手上多把腰刀都是好的,等我这边打完一个回合,再让他们回广东参战不迟。

    (1307)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