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秘境:在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

正文 第1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3-2013:41:53

    (24)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事情,就是见到了违背科学观的现象,而我眼前的一切,如同是一个异域,是那么的不合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加无法相信顾青云的直觉,站在这个山峰上,我们真的是有所发现,而且是极具颠覆性的。

    眼前是一个被雪山环抱的圆形盆地,方圆大约10平方公里,盆地底部的海拔比我所在的位置约低300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雪线竟然出现在我脚下不到100米的地方。

    脚下的山坡上,随处可见散落的碎石,它们半埋在积雪中,形状大小各异。在山坡和盆地的接壤处,躺着十几块巨大的岩石,如同散落在巨大棋盘上的棋子。盆地中是成片的墨绿色植物,其间闪烁着点点波光。

    再往远处看,盆地的正对面是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区域。宽约500米的喇叭口朝向我们,喇叭嘴与对面的山体连成一体。奇怪的是,整个喇叭形区域并不是水平的,它整体稍斜向下发展,里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我呆呆地看着脚下,眼前这个盆地,本身并不特殊,这在山区十分常见,也十分普通。但在四周与其毗邻的雪山的映衬下,它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与青藏高原格格不入。

    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个诡异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游荡,我甚至突发奇想,自己在睡梦中。我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了一下,就找到了一个既合理又扯淡的解释,下面的温度很高。

    但是,这可能么?

    我十分困惑,扭头去看身边的人,但他们已经呆若木鸡了,大家都是搞科学考察的,眼前的一切让人找不到北,毫无理由可言。

    “我下去看看。”顾青云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十分坚决。

    这一次,没有人阻拦他,我们只是看着他。

    顾青云微微一笑,扫视了我们一遍,什么话也没有说,沿着山坡向下走去。我们依然看着他,没有一个人阻拦他。

    然而,就在他走下去十多米后,突然间又转身走了回来。他径直走到我面前,对我道:“沈工,你和我一起下去。”

    2012-03-2013:42:54

    (25)

    我看着他,心情有些复杂,既感到为难,又感到兴奋。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扭头去看其他人,但他们都没有开口,感觉像是默认了。

    “你们先回营地,今晚我和沈工在下面过夜。”顾青云望向其他人,“下面的气温很高,不会有危险,我们明早返回营地。在空中救援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必须转移到下面去,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同意。”李应龙看着我和顾青云,“你们要多加小心。”

    “这个我们知道。”顾青云回头看了一眼盆地。

    临行前,我和顾青云携带了一些必备物资,一盏煤油灯、一小罐煤油、二把手电、几节电池和几包压缩饼干。千叮咛万嘱咐后,众人就此告别,约定明天中午营地见。

    我跟着顾青云,沿着山坡向下走去。我不时地回头,望向留在山顶上的队友,他们一直在向我们招手,很久都没有离去,眼中充满了渴望。

    在倾角接近40度的地面上,碎石裹着积雪,脚踩在上面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顾青云走的很快,有时会水平伸展开双臂,踩在较大的石头上往下滑一段,如同表演杂技。

    不多时,我就不再回头了,注意力全部投向了盆地。这个时候,我依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同身处在一个神奇的梦境中,甚至开始担心,自己随时都会醒来。

    我们没有停留,一路向下走去,同时伴随着一个奇特的现象,越往下面走,气温就越高,如同从铁棒的一头走向被加热的另一头。

    可以肯定的是,盆地里必定存在某种热源,改变了这里的地貌环境。但是,它会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我并没有被它所困扰,因为答案就在盆地里,我们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发现。

    跨过雪线之后,脚下的碎石失去了积雪的陪伴,被我们带着一起往下滑落,发出了一片哗哗声,如同小规模滑坡。当我们抵达盆地底部的时候,气温已经超过了零摄氏度。

    脚下是高原地带所特有的冻土,表面看上去有些潮湿,反**着阳光,但脚踩在上面却十分坚硬。地面上随处可见一丛丛的草本植物,多为小蒿草和固沙草,它们在微风中舒展着枝叶,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2012-03-2015:17:58

    (26)

    那些在山顶所看到的巨石,当我们在它们身边经过的时候,就更加感觉到它们的巨大了。它们的高度大多超过了15米,如同一栋栋奇形怪状的房子,表面布满了犬牙交错的凸起和裂纹。

    我们一直都没有停留,径直向盆地腹地走去,气温也一直都在上升。走出去一百多米后,前方出现了大片灌木丛,它们生长的十分茂盛,有些高度甚至超过了我们。

    走入灌木丛后,我们在枝杈的间隙中穿行,身旁陆续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一眼望去清澈见底。在水洼的底部,躺着跌落下来的枝干,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水草,缝隙中可以看到成堆的白色根系。

    我看着身边的一切,感觉实在是太神奇了,不由地有些冲动,停下脚步蹲在了一个较大的水洼旁。我伸手试了一下水,冰凉而清爽,我洗了把脸,又喝了几口,一种沁人心扉的感觉,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甚至连高原反应也消失了。

    顾青云走了过来,蹲在了我身旁。他也洗了把脸,喝了几口水,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附近一定有热源。”他注视着波光闪闪的水面。

    “地下温泉或是活火山口?”我说出了心中的猜测。

    “也许吧。”他站起身,“我们再往里面走走,也许会有所发现。”

    2012-03-2016:21:29

    (27)

    越往前面走,灌木丛就更加茂盛了,以至于我们的视线都被遮挡住了。顾青云一直都在前面带路,他的方向感很好,带着我左拐右拐,始终保持向前的行走路线。

    我看着身边的灌木,感觉它们十分诡异,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海拔六千米的地方。不过,对于灌木本身而言,只要是适合生长的地方,它们就会出现,诡异的感觉其实源自于这个盆地,它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地方。

    毫无疑问,是气温异常造就了这里的一切,而我已经想到了二种可能性。一是在盆地地表下面,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地下温泉水系,它对整个盆地产生了加热作用;二是这个盆地是一个活火山口,地下岩浆提供了热量。

    一路上,我观察的十分仔细,希望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以确认我的判断。但奇怪的是,我什么也没有发现,只能伴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陷入越来越深的困惑,并推翻自己最初的猜测。

    不过,我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这个问题伤脑筋,气温上升必定会有一个限度,热源一定就在前面,并且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也就是说,我虽然面对一道难题,但题目后面却附有答案,我只要一直看下去就可以了。

    我们弯弯曲曲地走了半个小时后,以周围环形雪山作为参照,已经抵达了盆地的中心位置。而在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原本茂密的灌木丛,突然间变得稀疏起来。

    “热源就在前面?”我非常兴奋。

    顾青云摇头,带着我继续向前走去。

    几分钟后,灌木丛再度变得茂密起来,而这时,顾青云却放慢了脚步,并最终停了下来。他开始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我感到十分困惑,刚想开口,他忽然抬起手指向左前方,道:“有间木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