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驭兽实录-讲述津门一位兽语者的诡异传奇经历

正文 第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4-159:47:00

    第二章

    第五节

    民国三十年五月,国民中央军与日军在山西南部的中条山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可这次战役也给地处河南北部的滑县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为他们要同时向驻扎在河南的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的部队和山西南部中央军供应军粮,由于连季的旱灾,当地大多农民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军粮的供给更如雪上加霜般将他们进一步推向了苦难的深渊。

    为了完成征粮计划,军队与当地的保长坐在农民家里使出各种手段催粮。许多家无存粮的农民在这些人的逼迫下,无奈中只得不断变卖家中的财产,换成粮食上交。

    中央军与日军在中条山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最终以中央军的全面溃败告终,中条山会战也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视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而此次战役的全面失利,也导致河南北部的大部县市完全暴露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到了夏秋交接之时,河南大部地区依旧是骄阳似火,滴雨未下,无情的旱灾已经将河南众多农民逼到了破产绝望的地步。

    可此时好大喜功的“中原王”汤恩伯却故意隐瞒灾情,竟然上报中央政府,说河南今年依旧有八成的收成,一切税赋全不免除,这项不顾民众生死的决定更是给河南农民带来了旱灾以外的深重灾难。

    北部的滑县更是这场罕见旱灾的重中之重,持续的干旱导致农田变得如同沙土一般松软,根本无法播种。即使这般,颗粒无收的农民也还要按照政府新近制定的“田赋征实”的政策纳粮。

    由于担心滑县随时会被日军占领,政府更是下令,农民家中不得存有余粮。天灾**,加上沉重的赋税,迫使众多农民为了生存,开始举家逃亡。

    而此时县城的粮价已经暴涨到令人昨舌的程度,许多倾家荡产的饥饿农民开始以树叶,树皮,草籽果腹,县城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饿的面黄肌瘦的灾民和从沦陷区逃难而来的百姓。

    面对着每日轮流不断跪在店前哀求乞食的饥民,生意也已经陷入极度困境的王寿贵只能摇头叹息,狠心相拒。

    凭着明锐的洞察和听到的一些消息,王寿贵心知滑县的陷落是迟早的事情。在进过了一番极为痛苦的思想斗争后,他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饭馆转让给了他人,准备举家迁移。

    临行前,王寿贵又让儿媳玉芬将此事通知了亲家,玉芬的家人也感觉到了局势的危机,可两家在逃离的方向上却出现了分歧。出于对国民政府的极度不信任,加上他从一位客商得到的信息,王寿贵毅然做出了一个明智大胆的选择,选择北上,前往陕西**领导的抗日边区。

    而玉芬父母则认为对边去的情况并不了解,还是先投奔国统区洛阳的亲戚家中,最终两家也未能达成一致,只得各奔东西。王寿贵在精心准备一番后,带着一家人踏上了生死未卜的逃亡生涯。

    就在王寿贵举家逃离半月后,河南北部及东南部被日军占领。而到了转年春季,随着旱情的极度恶化,几百万饥饿的灾民以及从沦落区出逃的难民纷纷涌入洛阳大后方,而这时国民政府依旧没有采取必要的赈灾措施,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多达三百余万的河南灾民在这次人间惨剧中失去了生命,这就是被《中国灾荒史》编入重要位置的-1942年河南大旱灾。

    玉芬的家人在逃往洛阳后,从此便渺无音讯,直到解放后,也没有见到一人返回故里。

    2012-4-1520:15:00

    第二章

    第六节

    逃亡的艰辛自是不必赘述,一路上那赤地千里的荒凉景象和骨瘦如材的灾民更是随处可见。为防止中途断粮,王寿贵为父子二人制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唯有还在哺育孩子的儿媳得到了一些特殊照顾。

    可风餐露宿式的长途奔波,中途中玉芬还是断了母奶,为了不至于让孙儿挨饿,王寿贵在沿途中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换来了一些高价细粮,熬成粥喂给孙儿王金禄。

    所幸的是王金禄虽还不满一岁,可生来体格健壮,尽管条件艰苦,可一路上竟然未生过一次病,这也让在颠沛流离中逃难的一家人颇感欣慰。

    这日,王寿贵一家人走到了位于山西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按照那位客商告知的路线,王寿贵估算再有几日就可到达边去延安。

    由于听说常有日本鬼子前来这里扫荡,王寿贵也不敢多做停留,一口气又走了三十余里,见天色已晚,一家人便躲到一处山中过夜。

    沿着幽暗的山间小道,王寿贵正四下观望,准备找处安全避风的的地方歇脚做饭,突然一声低沉的断喝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都给我站住,举起手来。

    随着话音,就见从林中噌噌跃出三条黑影。

    王寿贵闻声一惊,瞥眼看到身边站着两高一矮三个青年,这三人年纪看去不大,都是一身短打扮,中间一人右手握着一把盒子枪,令外二人手持长枪。

    王寿贵望着那黑洞洞的枪口,不由吓得一哆嗦,心想定是遇到了拦路抢劫的土匪,他定了定心神,连忙高举着双手陪着笑脸道:

    几位小爷,你们误会了,我们是逃难的灾民,身上可没值钱的东西。

    那你们夜晚跑到山里做什么?

    中间那青年问道:

    我们是怕遇到鬼子才躲到山里来的。

    王喜福紧紧护在妻子身边抢先答道。

    那人看了他一眼,对身边那高个青年道:

    小毛,去搜搜这二人的身上。

    你们都给我老实点,听见没有。

    那矮个青年一晃手中的长枪,用威胁的口吻命令着王寿贵父子二人。

    我们不动,我们不动,小子你们尽管搜好了。

    王寿贵连声点头回应着。

    那高个青年将长枪背在身上,走上前在二人身上仔仔细细摸了个便,转头对那青年道:

    十哥,他们身上没有家伙。说着将目光朝着玉芬望去,

    这个女的还要不要搜搜。

    玉芬惊的一哆嗦,紧紧抱着孩子,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她怀中的王金禄此时却没有哭闹,反而用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三人。

    王喜福挡在妻子身前,大声道:

    她是我媳妇,身上什么也没有。

    那青年朝小毛挥了挥手,说道:

    看这一家人的模样不像是奸细,可今情形特别,我先将他们带到大哥那里去,你二人在这给我盯好了,把眸子放亮些,一发现情况马上报告。

    那二人应了一声,转身躲入林中。

    那青年吩咐罢,对王寿贵道:

    你们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劫道的土匪,不过今个这里有点特殊的情况,所以我还不能放你们走,先跟我走一趟吧。

    小爷,您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

    王寿贵紧张问道

    去见我大哥,可你们听清楚了,千万不要想着逃跑,否则可别怪我不客气。

    王寿贵心知此刻绝无反抗的余地,忙道:

    小爷,您放心,我们绝不跑,您让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

    说着朝王喜福眨了眨眼。

    王喜福明白父亲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扶着还有些战战兢兢的妻子随着那青年往山上走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