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汉开国往事

正文 第11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722:54:03

    发送者:屠师日期:2012-3-1721:35:00[回复]

    您好!您的文章《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往事》已被推荐至"天涯聚焦_文学"栏目,感谢您对"天涯聚焦_文学"栏目的支持!——

    被推荐了,谢谢诸位的支持!与你们一起见证刘秀,见证东汉开国!

    W.DSNT|-1808:36:33

    一位网友更贴无法上传:替上传如下

    :

    梦想,在路上2012-3-181:29:26

    贴子看完了。顶顶顶顶你还是不成功,看来我这本科村长天涯不买帐哈哈。参考文献越来越多了构思想向越精彩了.尤其较前面几段好看了。另一刘秀写手宇为的我也看了,各有千秋。风格迥异。他铺陈总的较多喻今讽时少些,就史料史趣而言不及双儿兄。就写实手法和速度高于你。文风虽不同文字均见功底思想均见深度。他的好多观点和细节我觉得值得借鉴进一步挖掘。呵呵,很期待二位奇葩各领**以肴天下读者。贴子虽无法顶,却无时不关注之加油双双!

    W.DSNT|-1818:53:25

    【刘秀二十二岁】(公元16年):乱象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们一直都在说王莽同学怎么对待他的亲人,对于王莽的政策,我们一直触及较少,现在我们来说说王莽同学的政策。

    王莽同学天性好改。我们先来看看王莽同学的官制改革:

    第一,王莽为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别设置了助理职务: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这三个官职,虽是副职,地位却很高,称为“三公司卿”,都列为“孤卿”级别。

    第二,在中层职务设置上,王莽下诏将“大司农”改名叫“羲和”,后又觉得不便理解,又将其改为“纳言”。“大理”改名为“士”。“太常”改名为“秩宗”。“大鸿胪”改名为“典乐”。“少府”改名为“共工”。“水衡都尉”改为“予虞”,分别归三公管辖。他设置了二**夫、八十一元士,分别主管朝廷各府。同时,又把“光禄勋”六个部门改名,统称“六监”,全部列为“上卿”。

    第三,在地方官的名称设置方面,王莽下诏将各郡“太守”改名叫“大尹”,“都尉”改名叫“大尉”,县令、县长改名为“宰”。

    以上只是略举,详细的改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守其实并不是只改名为大尹这一种,太守这个职位根据你的爵位来,假如你有侯爵爵位,那么你是一个太守,那么你应该叫卒正;假如你是伯爵爵位,那么你应该叫连率;假如你没有爵位,出任太守,那么你的名称就是大尹。),(「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其无爵者为尹。」)一个太守就有好几种称呼,还有其他各种官署改名儿,官们不胜其烦,王莽有时候诏书自己也记不住。

    王莽对于改革官制名称之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且还喜欢占点儿口头便宜,比如匈奴的单于,王莽同志给人雕了一个公章,将匈奴单于改名叫作降奴伏于,把匈奴改叫恭奴,单于改叫善于,把高句骊改为下句骊,把句町王贬为侯,嘴上便宜占了,但是边乱频发,大动干戈,劳民伤国。后汉书称:“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及匈奴构难,边民死亡、系获。又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罢弊。数年之间,北边空虚,野有暴骨矣。”

    这莫非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改官名儿就罢了,地名也改,分三辅为六尉郡,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改成六队,长安改成常安,长乐宫改成常乐宫。刘秀的故乡南阳从此改成六队中的前队,改革不要紧,王莽说:你们的职务没改革好,工资不好调,所有工资一律停发。(资治通鉴第38卷:公元16年,莽以制作未定,上至公侯,下自小吏,皆不得俸禄)。

    货币改革我们上面略略触及,就是一个字:乱。我们再来看看王莽的土地改革:

    今天我们都知道:土地私有才是人们安居乐业的根本。假如你买了个房子,政府跟你说:你房子的产权只有70年,你不爽吧,你跟帝王说:“我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人家眼睛一瞪:没收,抓人。

    王莽同志可能觉得当时的土地兼并太严重了,于是实行土地改革,王莽的“王田”政策规定:土地一律收归国有,全部改为“王田”,而且不许买卖,并在诏书中宣布:“男口不足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九百亩)之家庭,必须把多余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每人百亩的古制从政府手中领取。有敢违抗者,流放四夷!”这一政策严重违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下面我们就各种人群的反应来看下。

    贵族、官僚等大地主集团,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田产,听到这个诏命的反应:“神马?要我割肉,你去死。”他们岂能拱手让人?土地是农业社会最大的财富,那是财富的象征,身份的象征,面子的象征,牛叉的象征!

    中小地主们也一样,他们与那些普通老百姓最接近,他们的财富不像官僚、贵族那样是祖上抛头颅洒热血挣来的,而是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在日常生活中或勤劳或坑蒙拐骗弄来的,我们看看我们今天的中产阶级就知道了。国家给予他们的不多,而且向他们收的税多?现在还要让他们来救济平民,对不起,做不到,你夺了我的田地,不让我买奴婢来马杀鸡,是何道理?我恨你……

    老百姓其实也恨王莽。上面的政策下来,本来是希望有分田分地真忙的好时光,没想到要么根本分不到,地方官报上去说分到了,要么分的田都被中产阶级撒盐碱泼硫酸给破坏了。有的地方田里莫说是庄稼,就连草也不长。本来乡里还有两个乡绅见面打打招呼,现在无形中让政府把他们和中产阶级、贵族的矛盾挑起来了,中产阶级和贵族看见这些平头老百姓就烦,一个个侧目而视:就你们这些泥腿子,还抢我们的土地?门都没有。

    当一个社会贵族和中产阶级憎恨农民,认为农民破坏了他们的美好生活的时候,可怜的农民就遭罪了,不许你们到城市来打工。恰巧王莽又发布了不许买卖奴婢的命令:神马?想到上海来做保姆?比你们家里收入高?你们遭荒了?干我鸟事?你们就是种田的命?神马?田是盐碱地?干我鸟事?

    当他们找到官府,官员们说:我都没工资发,你还叫叫叫个毛。王莽的运气也不太好,上任后不是益州地震,就是南方萨斯什么的,或者黄河改道,不发工资的结果是大家都是临时工,中国临时工一贯相当厉害,天下乱了,临时工干的。不过不发工资这一招也太毒了,你把今天全中国公务员工资停掉试试看?当然了,中国官员,就是拿工资,也照样走样。

    况且莽同学心浮气躁,政策朝令夕改,也确实没办法执行。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终于宣告失败,而这时候,王莽尤拳拳于改革,朝野之间,流民四起,啸聚山林,星星之火,以地为天,一闪一闪亮晶晶。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