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汉开国往事

正文 第1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722:13:12

    【刘秀二十八岁】(公元22年):宛败

    李通的失败,刘秀听到的时候,并不怎么意外,李通的众位兄弟满口大言,不能保密,泄露军机,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他在与李通谋议的时候,曾经告诫过李通,但可能李通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

    舂陵起义与李通在南阳首府宛城起义本来是一场起义的两个分别部分,刘秀只得一方面继续举事,一方面派人去宛城探听消息,事情的起因如下:

    与李通勾结的掾吏张顺与李通兄弟往来颇密,而南阳最高领导人甄阜是个精明人物,有两把刷子,在绿林军进入南阳郡后,在南阳进行了特务高压统治,采取了打篮球的技术:实行了人盯人的政策,一有异动,立即秘密收捕审讯,李通兄弟李宠等却肆无忌惮,市买兵器,与张顺勾勾搭搭。

    张顺之妻甚怪之,于是询问,张顺遂告其妻,其妻恐,遂告其父,其父遂到南阳府衙首告,事从中起,甄阜连夜逮人。

    李通首先得信,从床上跳将起来,惊慌失措,跑到马厩,跨马欲逃,不期马缰犹在拴马桩上未解,狠揍几下,那马咆哮不止,却不行步,暗夜之中,不能分辨,李通以为鬼神作祟,遂下马逃窜,匿伏民间(事见《后汉书》:李通传:李次元聞事發覺,被馬欲出,馬駕在轅中,惶遽著鞍上馬,出門顧見車方自覺,乃止。略有改编)。而宗族之中,独走李松,李轶与刘秀在舂陵,亦逃过一劫,宗族余人,悉被逮下狱。

    李通堂弟李季前往京城给父亲李守报信,但李季在路上,一日,忽然得病,竟然暴毙,书信遂未能达于李守,却说李守在京,连日来坐卧不宁,骨惊肉跳,遂卜一卦,上卦为水,下卦为山,合为水山蹇卦,又于用卦中测其动爻,乃得蹇之九三,爻辞曰:往蹇,来反。李守叹曰:“乱将作矣,反讯来矣,虽蹇,当归!”

    遂与同乡在京为官的的朋友黄显,将卦象与他看,商量道:“连日来我骨肉不宁,坐立不安,恐犬子在家作大事矣,我欲潜行归家,卿为我筹谋之。”黄显官居中郎将,亦颇忠义,听到李守这般说时,道:“如今天下大乱,城门进出盘查甚严,你长得这么出众,就像暗夜中的萤火虫,你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都会深深的出卖鸟你。”李守怅然,摸摸下巴,实在是帅到掉渣,一出门就被人发现,当下无奈遂引用刘邦同志名言道:“为之奈何!”

    黄显分析了一下,提出若偷偷回家,肯定办不到,不如干脆直接向皇上陈情,反正现在你家还没出什么事情,令郎无状之事还未上达天听,趁此请求自免官职,归死故乡,或许皇帝一糊涂就恩准了,李守听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上书归死(《后汉书.李通传》:守從其計,即上書歸死),就在李守这封上书还在秘书那里搁着,王莽还没批阅的时候,南阳消息传来,围剿叛逆李通一家,李通逃走,现已绘影图形捉拿,王莽遂将李守关押于监狱。

    黄显很够义气,上书站出来为李守说情,陈述道:“陛下,李守是个好臣子,好筒子,听说儿子出事了,也不逃跑,还在这里等死,多么滴忠心啊!我愿意和李守一起回到家乡,劝说他儿子回头是岸,假如劝不了的话,我把李守的脑袋带回来给陛下,答谢陛下大恩。”黄显的上书很忱挚,王莽听了这句话,心里暖暖的,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忠心的大臣,当下照准黄显的要求。

    黄显于是赶紧回家收拾包裹细软,准备等李守一放出来就一起跑路,这时候,南阳方面更为详细的李通勾结南阳掾吏张顺谋反的报告从南阳送达,文书中详细说明了李通预备起兵的情况,莽按文书,大怒,口正沫出,道:“几为竖子所欺!”遂发一纸文书,核准李守死刑,黄显尚不知情,以为王莽只是寻常改变主意,再次上书为李守陈情,王莽扔下文书,黄显一并下狱论死。同时,核准南阳陈请族灭李通一家的文书。

    书下,前队(即南阳,王莽改名)大夫甄阜遂按诛李通一家六十四口。李通起事至此完全失败。

    舂陵起义遂为孤军,部伍即成,声势即壮,早有临近未反乡聚怕事小民将舂陵起义事状告发到蔡阳县,蔡阳县又迅速上报到南阳府衙,起义军下一步立刻面临的就是军事行动。

    这时候,刘縯派往新市、平林军中做联络工作的联络员刘嘉从绿林军中赶回,带来了好消息,新市、平林军正向舂陵移动,这两支农民军队伍在瘟疫之后,也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为了生存,满世界晃悠,成为一支游军,前路茫茫,也在寻求友军,派员与刘縯接触,

    刘縯也明白当前的情况,起义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得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是起凝聚人心的作用,前路漫漫,需要胜利也需要失败。但目前,需要的是胜利,初战,需要的是胜利。

    军事行为和个人行为完全不同,个人行为是可以接受初战失败的,但是军事的初战失败,会涣散人心。因此第一战,一定必须是胜利。因为要建立起信心,要凝聚起人心都必须先通过这一战。

    第一战很重要,要打出声威,打出气势,历来兵家,都重初战,初战不胜,那些未经战阵的士兵就会散掉,信心是通过胜利来建立的,另外,舂陵子弟,也必须接受血与火的洗礼,才能成长。慎初战得到很多军事家认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许多资产阶级军事家都主张慎重初战,不论在战略防御或战略进攻皆然。”

    眼下,刘縯俨然也是整个舂陵家族的家长。初战必胜,队伍才有勇气走下去。

    他批阅荆州地图,把目光瞄向长聚这个地方,这只是个小小的乡聚,是建制比乡还小的政区,但从军事上来说也算一个比较重要的据点,属新野县范围内,驻扎部分莽兵,新野县尉亲自坐镇,别无名帅,刘縯于是和新市、平林的首脑王匡、王凤等现场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军事会议。

    王匡等人欲屠蔡阳县。今天我们看西汉末年的地图,我们就知道刘縯的雄才大略,蔡阳县是舂陵乡的上级单位,如果按照一般土匪的造反原则,肯定是利用老百姓对于本地政府的仇恨先攻打本地政府蔡阳县,但是刘縯否决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蔡阳在舂陵乡的西面较远,而刘縯早已锁定了这次起义的阶段终极目标——南阳首府宛城,紧邻舂陵西北的长聚,这正是通往宛城的相对最为直接的道路,而进攻蔡阳县则仍然属于绿林军以往流窜作案方式,偏离了宛城方向。

    绿林军此时也是瘟疫之后(上文提及),实力大减,也想看看刘縯才能,故刘縯即提议进攻长聚,新市、平林的军事头头交换了一下眼神,当即同意,刘縯随即率部进发。

    舂陵初起,装备较差,尤其缺少战马,刘秀在此次战役中骑着青牛参加了战役。一路大呼曰:“老子来了,老子来了”新野尉从未见识过骑牛将军,更不读书,不知道老子其实是个仙人,一个错愕,刘秀勒牛已奔到眼前,牛马交错,刘秀翻身跃上对方马背,将新野尉斩于马上,遂夺其马(《后汉记》:使宗室劉嘉往誘新市、平林兵與其帥王鳳、陳牧等,合軍而進,西擊長聚。世祖初乘牛,殺新野尉乃得馬)。

    舂陵、新市、平林三股人马就这样首次实现联合,取得了初战的胜利。联军迅速把目光瞄向了下一个目标——唐子乡。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