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1816:52:35

    第八回小人谗言害将相李泌力谏保功臣(1)

    1

    一天晚上,李亨处理完军政要务后,一个人高兴地回到寝宫,他感觉心情格外地轻松自在。

    可惜,回来时,妻子张良娣已经早早地歇息了。李亨独自闲坐了一会,见没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他感觉很有些无趣,孤寂和无聊。

    于是,他立即叫陪伴的李辅国叫来李泌来到宫中与自己闲谈。

    李泌很快地就来到了宫中,与皇帝李亨畅谈了起来,两人兴致勃勃,谈兴很浓。

    不久,李亨与李泌就不由自主地谈到了从前的日子,以及他们俩共同的遭遇和经历,畅想了从前结下的深厚交情。他们君臣俩是一会儿兴奋,痛快;一会儿愤激,恼恨。

    回首起不堪的往事,不知不觉中就一下勾起了李亨心中的旧恨。

    李亨咬咬牙,面色阴森森地,恨恨地诉说道:“先生啊,想起从前那些令人忧愤的日子,朕是记忆犹新,可说是刻骨铭心啊!那时,朕的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也可说天天是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可恨李林甫那狗贼,他口蜜腹剑,阴险毒辣,让朕经常如芒刺在背,忧心如焚。

    十年前,朕依赖高公公及诸大臣等的努力,才被父皇封为太子。

    可是,这件事更是使朕成为了那狗贼的眼中钉,肉中刺。只因朕被封为太子这件事,不是出于李林甫那狗贼的本意。

    因此,他就与宫中的娘娘勾结起来,一心一意想要更换太子,千并且方百计地陷害打击朕。

    幸遇父皇英明睿智,目光深远,才没中那厮的奸计。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朕如今终于等到了出头的日子。

    先生啊,朕私下打算训令各战区将领,等到克复长安后,立即挖掘李林甫那狗贼的坟墓,焚烧他的骨骸,扬弃他的骨灰,以泄朕心头之恨。先生以为如何呢?”李亨满脸铁青,青筋直冒地说道。

    提起李林甫,李泌也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李林甫与安禄山当初的勾结。

    当初,安禄山曾多次到长安,参加宫廷和官场的活动。他每次入朝经过龙尾道时,总是南北侧目窥察,很久才进殿去。

    可见,那时,他的心中早就对大唐的锦绣河山,已经开始有了蠢蠢欲动的念头。他感到天下可图,朝廷可欺,不免暗生异志。

    刚好那时是奸相李林甫揽政。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就想方设法杜绝像王忠嗣一类的文武兼备的边关大帅入朝为相。

    李林甫害怕他们夺去己宠,于是向皇帝李隆基建议任命蕃将担任边关大帅,理由是蕃将既熟习边疆其它异族的生活、战斗习俗,又勇猛善战,可以使朝廷及早完成统一大业。

    好大喜功的皇上认为李林甫言之有理。

    于是,皇上就打算放手任用蕃将担任边关大帅。

    那时,皇帝作出这一决定时,安禄山刚刚才被任命为平卢兵马使。

    李林甫此举,固然是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位,不过也同时透露出他对蕃将们的轻蔑。他认为胡人不能举大事。

    而李林甫与安禄山之间的关系,那时也是相当微妙的。

    安禄山初见李林甫的时候,他仗着皇帝的恩宠,态度怠慢,相当不恭敬。李林甫瞧在眼中,却不动声色。

    当时王鉷也专权用事,深受皇上宠信,和杨国忠齐名。李林甫托故把王鉷叫来,让安禄山站在一旁观看。

    当时王鉷身兼二十余职,恩宠无比,但他见了李林甫也只能卑词趋拜,满脸媚笑。

    李林甫向王鉷问对,十分精审,王鉷对答,百倍地恭敬。安禄山在一旁不觉瞪大了眼睛,态度也恭敬起来。

    王鉷说话越谨慎,安禄山的态度也就越恭敬。

    李林甫看见安禄山态度的转变了,终于达到了自己惩戒安禄山的目的,这才冠冕堂皇地对安禄山说道:

    “安将军此次来京,深得皇上的欢心,实在可喜可贺!将军务必好自为之,效命朝廷。皇上虽春秋已高,但宰相不老。”

    安禄山听了李林甫话中有话,心中深惧。

    此后,李林甫每次和安禄山讲话,都能猜透安禄山的真实心思,安禄山心里暗暗惊服。

    因此,安禄山善于拍马屁,将皇帝哄得服服帖帖,对满朝文武也倨傲无礼,任意侮慢朝臣,唯独畏惧李林甫一人。

    只要李林甫开口说话,虽值盛寒之时,安禄山也不免冷汗淋漓。李林甫问安禄山任何事情,安禄山丝毫不敢隐瞒,将李林甫奉若神明。

    李林甫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敢轻易得罪安禄山,见安禄山意屈,也不免暗自得意,之后便恩威并施。

    慢慢地,他们二人的关系亲密起来,安禄山亲切地称呼李林甫为“十郎”。

    安禄山人在范阳时,每逢派人向朝廷奏事,便叮咛问候李林甫应该如何处理。

    安禄山的奏事之人每每从长安回来,安禄山所问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问“十郎何如何如”之类。

    安禄山曾对亲近之人说:“我安禄山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当今天子我也不怕,只是害怕李相公。”对李林甫的畏惧和忌惮之深可见一斑。

    安禄山这话也道出了当时的朝廷局势:天子忙于享乐,朝政则尽为李林甫把持。

    想起这些,李泌不禁想到,安禄山后来的谋反,是与继李林甫为相的杨国忠不能像李林甫一样,对安禄山恩威并用,既拉拢、又打压,只知道一味靠强力相逼安禄山的关系而造成。

    安禄山派其心腹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城长安,负责窥探侦察朝廷的一举一动,并及时地将朝廷的各种动态飞马通报。

    李林甫的奏本与皇帝准备起用蕃将担任边关大帅这一重大举动,当然也很快被通报给了安禄山。

    安禄山得知这一情况后,喜出望外,一面加紧贿赂张利贞等出巡幽州的朝廷命官,一面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给皇帝和李林甫进献战俘、各类杂畜、各色珍禽异兽、珍珠宝物等。

    安禄山并及时入朝向皇帝表白自己的忠贞不二,向宰相李林甫倾诉自己只愿作宰相的骁将,不敢有异谋,只想给宰相捧书、献墨的心声。

    因此,安禄山就进一步使皇帝感到称心,李林甫觉得放心。

    这样,安禄山一路平步青云,直至被赐铁券、封王爵。

    李泌想道:安禄山能够快速起家,既与安禄山本人性情狡阴险诈、善于逢场作戏,外表却给人一种憨直、诚朴的印象有关;又与宰相李林甫的自私、狭隘、嫉贤妒能分不开;更与皇上的好大喜功,偏听偏信直接相关。

    想起这些,李泌也有些懊悔起来。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