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4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1611:49:23

    荔非元利不慌不忙地询问李光弼的前来督阵的侍从:

    “兄弟们,战斗正在紧张的进行,你们闹嚷嚷地干什么呢?本将自有妙计,司空你老人家这时候却叫我去做什么呢?”他不理会李光弼的军令,率领自己的大军直接退入自己驻守的羊马城。燕军不敢进逼追赶。

    过了很长时间,燕军也没有寻找到进攻官军的最佳机会。久攻官军不下,燕军终于懈怠了下来,他们士气不振,纷纷停下进攻,坐下休息。

    荔非元利见机不可失,立即率军擂鼓呐喊,突出自己的营门,向燕军发动猛烈的反击。

    燕军拼死抵抗。无奈,他们早已经疲饿交加,结果只能溃败,狼狈地撤退逃离。

    6

    然而,燕军依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改变自己的策略,再次调整自己的部署,集中自己的优势力量,转而进攻北城。

    李光弼立即率领自己的主力进入北城防守。然后,他亲自站到城楼上观察燕军的阵势。

    李光弼仔细观察了一会,笑呵呵地对左右侍从的将士说道:

    “兄弟们啊,本帅明白地告诉你们,我们很快就将取胜!你们看,盗贼军队虽多,但是却没有一点纪律性可言。前进后退,完全没有一点严肃与戒备的气氛,我们用不着畏惧!本帅向你们保证,过不了中午,一定会把他们击败。我们那时再举行庆功宴席!”

    将士们大受鼓舞,拼命攻击。然而,燕军殊死抵抗,时间到了中午,双方胜负仍难判定。

    李光弼急忙召开阵前临时军事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各位将军,据你们观察,依过去的经验分析,盗贼阵势,哪里最强,不易攻击?”

    有人回答:“报告大帅,末将以为,西北角最强!”

    “很好!本帅赞同将军的意见!好的,郝廷玉听令:你要求的五百人马实在太多,本帅军力不够分配。本帅现在给你三百人,由你率军攻打叛贼的西北角,你有没有信心?本帅将令已下,不得违抗,你马上执行!”郝廷玉遵令率军而去。

    “各位兄弟,你们认为,叛贼阵势,第二强的是哪里?”李光弼继续排兵布阵。

    有人回应:“报告大帅,末将以为是叛贼的东南角那里。”

    “好!兄弟,你分析得很好!论惟贞听令:你要求的三百名骑兵太多,本帅现在拨给你骑兵二百名。你务必努力攻打叛贼的东南角方向,有没有信心?本帅将令已下,不得违抗,你马上执行!”论惟贞也领军而去。

    “众将官听令:你们立即做好准备,带好自己的队伍,遵照本帅的军令指示行事:当军旗缓缓摆动时,你们就随自己的判断,各自为战,努力抵抗叛军;当军旗剧烈摇晃,三次接触地面时,你们就全军出动,一同拼命地发动攻击。不管自己队伍的伤亡死活,都要马上深入敌阵,后退一步,就地处决!”

    李光弼取出自己的匕首,插到自己的战靴里面,他声音沉痛地说道:

    “兄弟们,当前战斗,是凶险已极!本帅是帝国三公,不可以死在叛贼的手里。万一我军战败,各位在前方战死,本帅在后面自杀,绝不苟且偷生!本帅绝不会让我独活,而让诸君领死!

    督战队,准备好你们的大刀利斧。后退者,立即用军法处决!各位将军,努力!努力!成败在此一决!帝国命运,系于一战!诸君努力!

    将军们,我们报效皇恩的日子到了!马上率军,立即出击!”李光弼涨红了眼,慷慨激昂地发布军令。

    唐军得令,各部奋勇攻击。

    一会功夫,攻打燕军西北角的郝廷玉突然从前方奔跑回来。

    2011-02-1615:58:03

    李光弼看见,大惊失色,脸色一片死灰:“糟糕透顶!郝廷玉败退,大军处境危急!督战队,马上前去,砍掉郝廷玉的人头报来!”

    见督战队如飞奔来,郝廷玉急忙边跑边申辩:“报告大帅,不是末将畏怯!是我的战马被流失射中受伤,我来换马,不是队伍败退!”

    李光弼急令左右:“孩儿们,快去牵马,立即交给郝将军!郝廷玉,你务必立即投入战场,死命指挥战斗,拼死抵抗,不得后退!违令者,斩!”

    那时,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瑒攻击燕军,情势不利,也稍微向后退却。

    李光弼在城楼上远远望见,急忙大声命令督战队速去斩首号令。

    仆固怀恩父子眼见传令官气势汹汹,手提大刀如狼似虎地奔来,父子二人大惊失色。父子俩急忙转身杀入敌阵,拼死搏击,勇不可挡。燕军见势不妙,纷纷躲避逃生。

    李光弼在城楼看见燕军的阵势已经动摇,形势对叛军及其不利,机不可失。他急摇军旗,三碰地面,发令全军攻击。

    唐军各将领眼见大帅的号令,煞那间,一起挥军向前拼死进击。呼声,擂鼓声震天动地。

    顷刻间,燕军大军阵营突然崩溃,叛军将士们纷纷丢盔弃甲逃命。

    正在南城拼命进攻的史思明闻听己军北城兵败的消息,知道独木难支,急率自己的攻城大军快速撤离。

    李泌激动地看到这里,脸上漾满笑意,一种神往之情油然而生。他合上邸报,愉快地在小屋中走来走去。

    2011-02-1622:05:04

    7

    又到了乾元三年(760年,也是上元元年)的春季。可是仍然没有盼到皇上见召的消息,李泌就依然在衡山隐居,留意着天下大事。

    几年过去了,那少年已经长成了一个青年,出落得越发俊美,俊秀得使人对其身份产生一丝丝的怀疑。

    他这时才坦白地告诉李泌,说自己姓卢。他与李泌的关系也越发地亲密。李泌也说不清为什么,心里总会对他有着那么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李泌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

    有时,卢公子常会无缘无故地脸红,或者生气。可是,他依然是那么活泼,阳光,甚至还有些淘气,小气。

    他喜欢定定地注视着李泌,眼神有些特别,有些怪异,李泌常常会被他看得心跳不止。

    在李泌眼前经常显现的,是个漂亮,乖巧的头,仿佛一位美丽的少女。

    他肤白如乳,俊美靓丽。在李泌无意识的注视下,有时他的脸上还会泛出一些红晕。他将那长长而又柔美黑漆的头发盘在自己的脑后,如同道士的发髻。

    李泌在个人生活上是个马虎的人,他不太注重别人的细微反应,尤其是关于男女之情。

    其时的唐王朝其实是个特别开放的王朝,尤其是人们对待私生活和感情更是如此。上至公主王孙,下到黎民百姓,都从不忌讳遮掩和谈论男女之情。

    然而,李泌却真的是一个修行的高人。

    他宁愿让自己沉迷在深邃的思考中,孜孜不倦的阅读中,而不愿沉醉于秀色的诱惑中。旁人一眼都能看出的男女感情,他却似乎显得或是故意显得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似的。

    他更加关心的是国事或自己的静修,而非自己身边的那些鸡毛蒜皮之类的生活琐事。

    每当卢公子照例从山下归来,为他讲述刚刚发生的那些国家大事时,他对国事的专注总是胜过对青年的注意,并因而引起卢公子的恼怒,诱发那位俊秀的青年,不时地独自地在旁边生着闷气。

    卢公子早已意识到李泌的这一些个性,但又对他无可奈何,只得听之任之。他实在不愿意为李泌讲述这些有些烦心的新闻,但又挡不住李泌的苦苦追问。

    卢公子常会在讲到最紧要的过程中突然停顿下来,仔细地观察着李泌的反应。当看见李泌渴求的眼神时,卢公子内心似乎既有些痛苦又有些妒意。他似乎在嫉恨李泌对那些国事的看重与关注,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心与关切。

    当然,李泌有时也的确会关心人。他会发至肺腑地真诚地关切地询问卢公子的情况,关心卢公子的一切,以及卢公子家里的情形,还有他下山的经过等等。

    但他得到的,往往是卢公子的模棱两可的不确定的回答,或者是似是而非的信息。所以,结果是,弄得李泌问也不是,不问也不是。因而,这也更加引起了卢公子的恼怒和生气。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